书城成功励志现代沟通学
15296900000018

第18章 求职中的沟通行为

从学校走向社会,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个好的工作单位。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第一节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是你找工作还是工作找你

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结果

“案例”找工作怎么这么难?笔者的一位学生晶晶,大学毕业后到北京,通过朋友的介绍,在一家文化类公司做文员,开始做得还不错,受到单位领导的好评。做了一年多,就感到工作乏味,认为这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也没有和在北京的同学商量,就辞掉工作只身来到上海,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一年过去了,预想中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没有找到,曾经换过两份工作,都不如意,听说又要换工作了。三年来,跑了北京、上海两大都市,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次,笔者在网上遇见她,她向笔者诉说自己找工作的苦恼。笔者问她:“究竟什么是适合你的工作?”她的回答没有说得很清楚,但从她的言谈中流露出要找一个能发展自己、有稳定收入的国营企业之类的单位。笔者说,你怎么不换一种思维方式,让工作找你呢?她听了深感震撼。如果她再不改变旧的思维方式,继续盲目地找下去,真不知要找多久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案例分析”这位学生按自己理想化的目标去找工作,是让工作适应自己,每次找到工作时都是抱“临时”态度,心里想的是“以后遇到更好的工作再换”。这种心理状况,对当前的工作总是感到不满意,因为她总是要工作适应自己理想化的思维方式,但世界上的事情往往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己的主观世界脱离客观世界对个体发展的需求,这样下去当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即使找到了,也是暂时的满足,随着时间的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又会驱使自己去寻找更加“理想化的工作”。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当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时,有的人会牢骚满腹,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感叹“命运怎么这样捉弄自己”;有的人自信心受到打击自卑感油然而生,当不能承受这种心理打击时,从此就消极颓废。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找工作,就会是另外一片天地。

“案例”我用实力获得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 楠楠毕业于我国某名牌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应届考研落榜,找工作成为楠楠当前的最大难题:因为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楠楠获悉某单位为开拓一项大型的工程需要一个软件来运作,得知信息后楠楠开始了她毕业后的第一次独立编程。当她开始按照朋友提供的要求编制时,万万没有想到,困难一下子展现在她面前。在学校虽然学过一些计算机语言,像C语言、asp语言等,但是从来没有独立编制过任何软件,只是跟着老师做,理解一下就行了,现在要自己独立完成某一个软件的时候,困难是不可想像的。她翻遍了自己所学的笔记,翻阅了大量的有关书刊,遇到问题通过电话、网络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天天泡在电脑上,不知道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工夫不负有心人,用了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该工程运作软件的雏形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手中做出来了。当她到这个单位演示这个运作软件的时候,受到该单位领导的重视,这个单位也正好缺乏这样的人才,于是领导当即决定,借用她到单位,同时采纳她编制的软件。两个月后由于楠楠的出色表现,成为这个单位的正式员工。

找工作的经历使楠楠感慨万分,她说:“毕业后这一个月编制软件的过程,使我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是我上大学以来收获最多、提高最快的日子,我深深地感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实际能力,才是顺利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重要条件。”

“案例分析”楠楠的故事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传统的求职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凭只能证明你学习通过了具备本科生的课程,但不能代表你的实际工作能力。朋友、老乡、熟人关系只能解决你眼前暂时的就业问题,不能负责你以后的发展。所以,追求喜欢的工作环境,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要不断地根据工作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体现你闪光的价值。

大学毕业后每个人都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上,好多人怀着满腔的热情,抱着理想化的憧憬去找工作,但是,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学历甚至是名牌大学的学历,在人才竞争的大环境中,也黯然失色。现代企业招聘员工,在看你文凭的基础上,更看重你的综合能力,更看重你所具备的能力是否正好是企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这个字眼已成为招聘单位对求职者要求的耀眼的词汇。不是靠自己实实在在的能力,仅仅凭借一张大学文凭、家长的社会关系以及自己的运气等,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是很难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的。

“思维导言”大学生们和每个求职的青年人,要冷静地分析思考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自己该怎么做。未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综合素质,从现在起你必须着眼自身能力的提高,根据社会的需要为你的能力充电。喜欢的工作环境是要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创造。要记住:任何时候“天上不会掉馅饼”,树立“让工作找你”的意识,你有真才实学,工作就会找上门来。

二、“让工作找你”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

“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一个好的单位和岗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学毕业生们疲于奔命,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把工夫下在了“找工作”上。例如,制作漂亮的简历,编制能够打动主试人员的漂亮言辞,查阅大量有关求职的资料,探寻面试中招聘者可能提出的问题,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回答才能获得主试者的满意等。但是,很多“找工作”的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人才激烈竞争中被搞得疲惫不堪,纷纷在招聘者那里以“没有工作经验”为由“败下阵”来。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什么不换一种思维方式想问题:“让工作找你”,来获得你所希望的工作单位或喜欢的工作岗位呢?

“让工作找你”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以“我是你单位急需的人才”,“我有着你单位某种岗位需要的能力”,“我能够完成别人不能够完成的任务的实力”,“我的成果就是我实力的证明”等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把工夫下在收集、获取和研究社会、企业中最需要的岗位和最需要的能力的信息上,根据自己所学,选中努力的方向,把精力放在如何通过自己努力,通过最有效的途径取得最好的效果上。

“思维导言”“你找工作”是一种被动的、盲目的把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思维方式;“让工作找你”是一种主动的、有明确目标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思维方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实力满足招聘单位的需要来获得招聘者的重视。

不同思维方式指导下的行为,会展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前者没有明确的目标,后者有明确的目标,有努力的方向,所有付出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考与练习

1.你有过找工作的经历吗?谈谈自己找工作的酸甜苦辣。

2.想想如何去转换新型的思维方式?你真正理解“让工作找你”的真谛吗?

第二节“让工作找你”行为的五大要领

一、树立新型的思维方式

求职首先要树立一种新的意识,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何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环境,要明白学历证书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满足就职单位的需要,才是充实自己能力的目标。

要记住这样一个真理:靠自己的实力所求得的工作才是长久的、牢靠的。

二、需要信息的收集

在就业信息收集过程中,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了解当前社会最缺乏的能力而不是热衷于寻找最热门的职业。只有你具备某种职业发展的能力,喜欢的职业也会随之而至。

无论什么职业,缺乏的不是一般的工作人员,而是有能力、对完成企业目标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为此,你在找工作以前就要收集,什么样的职业和单位缺乏什么样的人才,自己的特点适合向哪方面发展,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

无论你是哪个大学的学生,毕业以后首先要做的不是急切地去找工作,而是要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个性特点最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确定好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真正进入社会,并考虑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这种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人单位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能力太差,而企业不是培训人才的地方,企业要求应聘的人员很快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因此,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能否达到用人单位的需要。

四、确定、实施能力提升方案

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自己能力提升的实施方案,是通过再学习和培训,还是在实践中提升?按照能力提升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去实施。

1.通过职业培训再学习,重在培养自己独立操作的能力

给自己设计一个要求,或者请某企业的技术人员给自己设置一定难度的要求,然后独立地在培训中去完成。

2.有目的地跟班打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找到目标后,勤勤恳恳做一个不讲报酬的打工者,不断把老板的经验、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案例”陶民是一位出身于山区的男孩,专科生,喜欢计算机行业,想当计算机老板,职业方向确定以后,就只身闯到北京,在中关村某计算机配件销售店打工,他从不计较报酬,很受老板赏识,通过三年来不断摸索、实践,掌握了与顾客打交道的本领,更重要的是积累了计算机配件销售渠道、进货来源等基本经验和能力。三年后自筹资金,在原老板的帮助下,成为一个专门经营计算机机箱的老板,而且生意兴隆。他说:“三年来,我注意和摸索当老板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能力,三年后我真的做了老板,专门经营计算机机箱,每天收入不菲,现在我的姐姐给我打工呢。”

“案例分析”有目标的打工,目的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不计报酬勤勤恳恳地工作,就会受到老板的喜欢,就为自己做老板奠定了基础。

五、增强信心,坚持不懈

在实施提升能力方案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以及各种干扰,不要急功近利,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很好地完成方案。实践证明,只有执著的追求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案例”坚强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毅力造就了成功者 一对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姐妹,几经周折才被一家礼品公司招聘为业务员。她们每月只有300元的底薪,其他生活费用全靠推销礼品的提成,但姐妹俩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差事十分看重,工作特别卖力。

她们没有固定的客户,也没有任何关系,只能每天提着沉重的钟表、影集、茶杯、台灯、电话机、文具及各种工艺品的样品,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找企业,上学校,去政府机关,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登门推销。5个多月过去了,她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处碰壁,连一个钥匙链也没有推销出去。最初半年里,她们没拿过一分钱的提成,少得可怜的保底工资只够廉价的租房和简单的生活花费。无数次的失望消磨掉了妹妹最后的耐心,妹妹向姐姐提出两个人一起辞职,另谋高就。姐姐说,万事开头难,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收获。

妹妹不相信坚持下去会有收获,只相信下一次可能有一个好工作,便不顾姐姐的劝说,毅然告别了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妹俩一同出门,妹妹按照招聘广告的指引到处找工作,姐姐依然提着样品四处找客户。那天晚上,两人回到出租屋时却是两种心境。一个神情沮丧,一个满脸喜悦,因为妹妹求职无功而返,姐姐的坚定却换来了回报,她终于拿到了第一个订单:当天,当她第四次登门找一家跨国公司时,她总算赶上了一个绝妙的机遇。这家公司要召开一个大型会议,向她订购了250套精美的工艺品作为与会代表的纪念品,总价值20多万元,她也因此拿到了2万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从此,姐姐的业绩不断攀升,订单一个接一个地来。

6年过去了,姐姐不仅拥有了汽车,还拥有了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礼品公司。而妹妹的工作却走马灯似地换着,仍一事无成,连吃饭穿衣也得靠姐姐资助。

妹妹向姐姐请教成功真谛。姐姐说:“其实,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我坚持下来了,比你多了一次努力。”

“案例分析”姐妹俩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工作态度,不同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同的毅力,最后带来不同的结果。推销员的工作,是世界上最能锻炼人的工作,也是比较艰难的工作,成功属于那些坚持不懈地努力的人,属于那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的人。

思考与练习

1.用新的找工作的思维方式制定“让工作找你”的方案,用坚持不懈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2.真正理解立即行动的意义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怎么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