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15299200000095

第95章 一视同仁度世人

佛法要求禅师度化众生,为众生解除苦难,是没有什么分别心的。

无分别心的佛性中,能发起真实的菩提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慈悲心。

只度善的,和想看好的、想听好的一样,只是事物的一面,而不包括另一面,所以是不完整的,是执著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和尚不论晴天或风雨天,不论早晨或黄昏,总是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人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敝衣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有一次,两个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缘金,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其实,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缘金竟成了他们固定的一种收入。

几天后,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原来竟是那两位偷窃缘金的小孩。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则主张“普度众生”。与其惩治恶徒,不如以善缘感化。

因为善恶只不过是因缘的变化而已,没有永远的善,也没有永远的恶,都是不长久的,都会变化。

佛法扬善弃恶,却不执著,若想达到真正的慈悲,就需要一视同仁。

要想得到心灵的真实解脱,就要了解不分别善恶的这个佛性。

了解了以后,善要度,恶也要度。任何“认定”对方恶的念头已经是对对方不利了,所以也是对自己的不利。人类的争斗,有很多就是因此而起。就像武侠小说中,名门正派也出邪人邪事,旁门左道中亦有正大光明。

善恶都是相对立而起的,是不断变化的,在禅者眼里只不过是世人空幻的名相罢了。他那里只讲众生平等,不论贤愚。

不要妄加指责谁恶谁愚。在佛性中造出的一切念头,所产生的果报都得自己承受。

那种旁人“业力大业力小”的议论既不见容于社会其他人群,也是违背了佛法本意的邪行邪语。

佛说:“如果有人对我们做坏事、说坏话,我们亦同样对他做坏事、说坏话,结果双方都是坏人;所以要用好的方法、好的行为、好的话去对待他,自然会叫他心服,别的人亦称赞我们。”

世间人是冤冤相报,佛法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冤冤相报是凡夫,是造轮回业。真正觉悟之人,对于毁谤、侮辱、陷害他的人,甚至于要杀害他的人,都没有丝毫怨恨心,反而更加慈悲去爱护他、帮助他、救度他。感化一个人,就等于度化了一个人。

过去,有一位国王带领许多妃嫔、宫女到郊外游戏打猎。途中,国王追逐野兔走远了,妃嫔们于是在树林中等候。

妃嫔们看到一位修道者正在林中沉思,于是向他请教。国王回来之后,责备她们与陌生人说话。

“我不过是指导她们学习忍辱的精神而已。”修道人安详地回答。

“哈哈!你自命为忍辱的人吗?我倒要试试你的忍辱修养。”说着,他挥剑将修道者的手臂斩断。

“现在,你该愤恨了吧!”国王得意地说。

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

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忏悔。

这位忍辱仙人,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佛法中的一视同仁度化世人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极其明了地说明一切。无论恶人还是善人。他们的心始终会有柔软的那一部分。只要你不抛弃那个恶人,你终会感化他向善。

对恶人以善相待,胜于对其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