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个性之花盛开
15302000000010

第10章 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不可能”这句话几乎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特别是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不可能”代表着自己的想法的放弃,代表着对自己或他人失去信心,从而看不到奇迹的发生。

然而,奇迹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能”的,所谓的“不可能”,很多只存在于观念之中。美国亿万富翁、工业家卡耐基说过:“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何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当我们开始用积极的心态并把自己看成成功者时,我们就开始成功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用张扬个性来创造自己的人生。

海伦·凯勒听不见声音,看不见东西,但她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约翰·库缇斯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一天、一周,但他却活到了34岁,成为轮椅橄榄球运动员,室内板球健将,国际著名的演讲大师,并有了妻儿……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处于向成熟阶段转变的青少年们,对现实也肯定有很多的无奈。关键的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张扬个性的能力,把一些看来不可能变成现实,从而走向人生的成功。

奇迹在于创造,命运不是天注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意识不到张扬个性对促进事情成功的重要性,他们总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事实上,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需要的就是一个积极的心态,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导致积极的思维,而积极的思维会导致积极的人生心态。心态是紧跟行动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的心态开始,等待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就真的是不可能成功了。

汤姆·邓普西是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人,是一个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人。汤姆·邓普西出生时,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然而,他的父母却告诉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切不可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自暴自弃。所以,他认为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别的男孩能做的,他也能做,如果童子军团行军10里,汤姆也同样走完10里。

后来,他发现自己扔橄榄球是所有同伴中最远的,但是当他参加踢球测验时,教练却尽量婉转地告诉他,说他“不具有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促使他去试试其他的事业。但是邓普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最后他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并且请求给他一次机会。教练虽然心存怀疑,但是看到这个男孩这么自信,对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了他。最终他以出色的表现成了众人皆知的名人。

对此,人们所做出的反应则是“真是难以相信”!但是邓普西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他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他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纪录,正如他自己说的:“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有什么不能做的。”

是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能,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就完全有可能。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不仅是在生活里克服困难的保障,也是以后人生道路不可缺少的。人们有惯性思维,宁愿相信过去的“不可能”,但事实往往却出乎人的意料。所以“没有不可能”不是一句空话,事实会出乎人们的想象,奇迹也会发生。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人们所用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开发自己的大脑,努力去实现,去争取,相信成功也是属于你的。

张扬个性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再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发现你确实能。而张扬个性的过程就是在把“不可能”变成现实,拿破仑·希尔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的一天,成为一个有名的作家。

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对有些人来说,也许很简单,但对拿破仑·希尔这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来说,精于遣词造句,把字词当成工具真的是难上加难。因此,他“善意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轻的希尔并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他把平时存下来的钱买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但是,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这个词,然后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丢掉,于是他有了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后,在他的脑海中,就一直没有“不可能”这个词,并且他把他整个的事业建立在这个前提上——那就是对一个要成长而且要成长得超过别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在此,建议青少年们也学希尔把字典里的“不可能”在头脑中剪掉,把心中的“不可能”观念铲除掉。把“不可能”这个词及观念永远地抛弃,而用光辉灿烂的“生命中的奇迹就是把不可能变成现实”来替代它。

青春的精彩在于未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从而创造出人生的奇迹。作为青少年,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你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经常性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需要以积极的心态为动力,并认为自己能行,再去尝试,最后就会发现你确实“能行”。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贺内·杜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