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说过:“伟大的灵魂是向往怀疑的。”怀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一言以蔽之,怀疑是通往真理的道路。如果善于问“为什么”,你就会得到更多。
善于问“为什么”会使你收获许多
有一个人,他以5美元一打的价格买了许多的椰子,而以3美元一打的价格卖出。不久后,这个人由于这种做法成为了百万富翁。这是怎么回事?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怎么会不可能呢?实际上,这个人是位慈善家,他原本是一名亿万富翁,在开始这项慈善事业后不久,他从一名亿万富翁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在人们常规的思维中,人们会人为地设定一些假设,比如在刚才的例子里,许多人会不自觉地设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工作来积累财富。然而,正是这类假设在阻碍你解决问题。
英国剑桥大学思维基金会主席德·波诺认为,许多事都被想当然,而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得出做事的新方法和新思想。长久以来,文学作品中这样描述死亡:“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人们都认为如果心脏停止了跳动,就活不成了。然而有一天,有人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想到以人工手段让心脏继续跳动,于是出现了人工心脏和心脏移植,因此,就使许多人又获得了生命。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遇到什么事情或者什么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在追问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上,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苹果熟了,会自然地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空中,面对这个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牛顿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进行了艰苦的“为什么呢”探索,并从中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类进入了科学的时代。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曾经使用过提问创造性思维法来找出问题的最终原因,从而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有一次,本田汽车公司的一台生产配件的机器在生产期间突然停了。管理者就立即把大家召集起来,进行一系列的提问来解决这个问题。问: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答:因为保险丝断了。问:保险丝为什么会断?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大大。问:为什么会超负荷?答: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问:为什么轴承不够润滑?答:因为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问: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来油?答:因为抽油泵产生了严重的磨损。问:为什么油泵会产生严重磨损?答:因为油泵没有装过滤器,造成铁屑混入。
在这个问题中,主要用“为什么”进行提问,连续用了6个“为什么”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当然,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还会像上面叙述的那么顺利,但要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在提问的时候,当第一个“为什么”解决后就停止追问,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换上保险丝。这样,不久保险丝还会断,因为没有根本的解决问题。
在遇到事情,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追根问底”,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尽可能消除可能的隐患。
凡事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失手打碎一个碗,打碎一个杯,打碎一个花瓶的现象是很多的。打碎了东西后人们的反应如何呢?有的人,打碎了东西,感到心疼,埋怨懊恼;有的人,打碎了东西,却满不在乎。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最后都是拾起满地的碎片,把这些碎片倒进垃圾桶里。
但是,雅各布博尔却很例外。有一次,雅各布博尔不小心失手打碎了一只花瓶,可他既没有满不在乎或一味地懊恼,又没有当作垃圾弄走了事,而是兴致勃勃地弯下腰去,细心地收集满地的碎片。然后,他又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并记录下来。结果他发现:10~100克的碎片最少,1~10克的碎片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也表现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为了验证这个发现的真实性,雅各布博尔又有意多次打碎花瓶,反复验证的结果都一样。就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理论诞生了。雅各布博尔的这个发现称为“碎花瓶理论”,可以用这个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面。
可以这么说,成功就是这样简单。为什么多数人都与成功无缘呢?有人怪自己文化太低,有人怨自己没有机遇,有人叹自己不具备好的条件。这些说法看似有理,其实,认真想一想都不是理由,不过是为自己碌碌无为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而已。把打碎的花瓶碎片拾起来,需要多高的文化呢?把这些碎片找秤来称一称,又是多高的条件呢?这样的“机遇”难道你就没有碰到过?可是你想过这样去做吗?你动手这样去做过吗?我想几乎没有人去做吧。
打碎花瓶这样的小事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谁敢说在它的背后就再也不存在大自然的奥秘和科学道理了呢?谁敢说就再也发掘不出新的科学理论了呢?这难道不是机遇?只要你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始终对事物保持敏感和好奇的心理,积极探索,凡事“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你就有的是机会,成功就有可能向你招手。反之,对生活麻木不仁,那么机遇就会从你身边溜走。
众所周知的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科学家们的成就往往在于打破前人的约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才能更客观、更全面,也更科学地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刨根问底,也就是面对问题一定要追究到水落石出,否则绝不罢休。
敢于怀疑才能独树一帜,才能有创新,才敢于大胆地超越。由此可见,怀疑是无限的探求,多问几个为什么是解决问题的钥匙。经验表明,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会开启人们的思路,引导人们作出准确判断和科学的选择。原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对明天的认识的唯一限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