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中国
15304400000021

第21章 贵州·灵动俊秀

黄果树瀑布

贵州省是一个让人激动的地方!贵州的山,层峦叠嶂,峰耸岭峻,气势磅礴。贵州的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她以其独特韵味存在着——贫瘠而不荒凉,简洁而不单调——虽无宏伟的气势,却不乏生动的灵性。

这里山、水、瀑、洞、峰、林为一体,既有着千姿百态的绚丽,也有如缎带般的飘然。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布依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是亚洲第一大瀑布。瀑布高77.8米,宽101米,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翠竹之中,犹如一条白色的缎带,由天而降,带着雄伟的气势,呼啸而来。无论你是慕名而来,还是随意而行,来到黄果树瀑布公园都能感受瀑布的气息,远远的,它怒吼的声音便冲击着耳膜,让你忍不住想去看个究竟。沿着公园中长满青苔的石阶而上,远远地便看见大瀑布挂在那里,水珠纷溅,飞沫翻涌,如捣珠崩玉般地汹涌而下,其中烟雾腾空,气势非常雄伟。

而瀑布下一潭碧水,清澈见底,仿佛姑娘的眼,静静地望着你。然而,当水流从70多米的悬崖飞跌而下,直入深深的潭底,潭水也会怒腾翻升,水流喷溅的水花,如玉,如雪,如珍珠。美丽非常。如果丽日当空,在阳光折射下,瀑布会银光闪闪,一抹绚丽无比的彩虹斜挂在瀑布上,此时的瀑布,可谓是美妙绝伦。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最美是在雨后。当雨后初霁,云雾还未散去,缥缥缈缈地围绕在瀑布左右,瀑布两边油绿的翠竹随意轻摇,芭蕉漫不经心地开着,此时,如果不是似台风呼啸、山洪决堤、万马奔腾般的怒吼声在提醒,很难想象自己是身在人间。

或许黄果树瀑布真的是人间仙境,一如《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所以才会有水帘洞。水帘洞在黄果树瀑布40米至47米的高度上,离观瀑亭并不远。这个隐藏在瀑布后的洞,全长有134米,其中有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尽管水帘洞前有一帘飞瀑掩盖,但当你沿着一条小路,走到瀑布背面时,此水帘洞便呈现在你眼前。漫步于洞中,如同置身于云雾之中,身边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具有一种迷幻而朦胧的美丽。

自贵阳去黄果树瀑布有专线的旅游车,往返大概需要60元。游览黄果树瀑布的最佳时间,应是每年的7、8月份,此时水量丰富,气势磅礴,而其他时间多为枯水期,瀑布缺乏磅礴的气势。另外,游览瀑布的时候,最好自带雨伞,否则会被淋湿。

蓦然回头,透过水帘洞小小的洞窗,黄果树瀑布近在咫尺,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镶嵌在层次分明的画框之中。

梵净山

在佛经故事中,传说有一方乐土,能够净化所有的灵魂,人们称之为“梵净之地”。而在贵州铜陵的深山中,竟然真的有一个梵净山。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具有“武陵第一峰”的美誉。它巍峨雄伟,聚集了石、树、云、风的极致景观。在它近八百里的净土上,群峰耸峙,莽林幽壑,云海变幻,气象万千。梵净山又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早在明代以前,便被开辟成为了古佛道场,因此,它的名字和故事一直在南国久久流传。

梵净山的山体核心有三大顶峰,分别是老金顶、新金顶、凤凰山,其中凤凰山最高,海拔为2570米。但梵净山最美的地方,却在老金顶。站在山顶之上,极目远眺,武陵山脉雄奇俊秀的面貌一览无余,其间白云缥缈,浓密处犹如堆积的新絮,稀薄处犹如西施浣洗的轻纱,在山风中奔腾汹涌。

峰回路转,沿着老金顶上的石阶向南,一条如牛尾般细长的小河便横在眼前。在这条小河的源头处,耸立着一座海拔1748.2米,如剑劈斧砍的石山,远远望去,俨然一巨人正在仰望,相传此石为太子所化,故称“太子石”。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一位皇妃一心向佛,来此山修行。正当皇妃修身成功、将身成佛的时候,她的儿子小皇子却因思念母亲,悄悄溜出皇宫,历经艰难险阻到达这里。佛祖担心皇子阻碍母亲成佛,便用定身法,将小皇子定在了牛尾河谷里,并在他头顶上栽了一棵菩提树。因为菩提是梵净山的镇山之宝,佛祖曾在此树下修身成佛,片片叶上都有一尊佛祖像,小皇子便不再长高,天长日久,便化为石。此情此景,谁能不为小皇子的遭遇而叹息呢?或许就连金顶上的“飞仙桥”亦在感慨吧,成佛成仙和母子团圆到底哪个才是解脱,才是真正的获得幸福呢?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由于皇妃修行成佛,如今的梵净山上香烟缭绕,寺庙殿堂星罗棋布,释佛殿、弥勒殿前每日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或许这也是人们的矛盾吧,一面希望脱离苦海,得到神佛庇佑,一面却有割舍不断的亲情。然而,也正是因为人生有了这样的牵挂与矛盾,人们才生活得如此完整吧。

织金洞

只有来过这里,才能感受到洞里的奇,只有从地下看世界,才会发现,原来洞中别有天。

织织金洞坐落在贵州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下溶洞。曾经它被称做是“打鸡洞”,传说是苗族杀鸡祭神的地方,如今它早已洗去了往日的那层神秘,完全展现在人们面前。

或许是织金洞地处偏远,“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缘故,这个天下第一的大溶洞,竟然显得有些寂寥。穿过像一张大大嘴巴的洞口沿着石阶而下,一对雄狮迎面而坐,笑容可掬,你便进入了织金洞的“迎宾厅”。此时,若你抬头转望,定然会发现洞顶上那个圆形的小天窗,那是织金洞的小洞口。传说如果有缘,便能看到阳光、月光同时由大洞口和小天窗入洞,交相辉映,可谓“日月同辉”。但也有另外一种看法,当人进入迎宾厅后,回头转望,大大的洞口就像巨大的太阳,温暖而刺眼,而洞顶的小天窗就像是头顶的月亮,温和而清冷地照着人们的影子,因此称之为“日月同辉”。

沿着石阶,渐渐走向织金洞深处,一股凉气悠然而来,为这个炎热的夏季带来了一丝清爽。伴随着清凉的温度,织金洞的奇景也渐渐直逼眼底,令人应接不暇。织金洞已勘察的长度有12.1千米,而洞内的总面积有70万平方米,被分割成了高高低低11个大厅和47个厅堂,中间以蜿蜒曲折的通道相连。在这里,你可以在“南天门”下,仰望苍穹,体会一登“南天”的喜悦,也可以身居于虚无缥缈的“云雾”之中,感受那神秘莫测的仙境。

在织金洞众多千奇百怪的石中,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叫“卷曲石”的景致。人们常说石坚硬,水柔软,但卷曲石完全颠覆了人们的看法,它纤细玲珑,通体透明晶莹如玉,纤细之处如水中的细草,曲曲弯弯,随着水流而东西弯转,让你很难想象那是一块石。相反,卷曲石周边的水,落在地上,却有着钢珠落地般的清脆,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尽管织金洞带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奇,但在这些神奇的背后,却又能感受到那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