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做人性格绝学
15307700000001

第1章 代序 做人的成功之智——治心养身

我们总希望做个明白人,让自己顺顺利利地走在人生的成功之途上。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欲望。

做人的问题,与人的性格相关。不同的人,因性格不同,自有不同的做人方法。很多人误以为,做人与性格毫不相干,甚至谈做人与性格的问题,都是没有什么必要。当然,也会有人立即举手反对,认为不谈此问题,一定是降低了人活着的价值。我们认为,后一类人是明白人!

假使我们在一起讨论做人与性格的问题时,你能知其要领吗?按照曾国藩的观点,一个人能否治心养身,乃做人之始。他的意思是:只有善于修养身心的人,才有可能培养做人的广大胸襟,不求名利,不为是非纠纷,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在这里,我们想把曾国藩做人的观点细化如下:

其一,在生活中,我们周围总有一些鬼头鬼脑的人,一些打小算盘“偷吃”别人利益的人,这类人可能会因一时之成而仰天大笑,但不可能长久下去。因为他们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相反,那些善于根据自己性格特点,取长补短,完善做人之道的人,才能做大人生局面。

其二,人人性格不同,但都应当学会做人,争取以最佳状态与人和睦相处,互相依托和帮助,这样做的好处是造成一股强大的人势。有了人势,就容易找到成功的利器。

曾国藩处理做人与性格的关系问题,可谓功力深厚,如:

曾国藩是一位善思多变的大师,并以之为性格特征,时时训练自己灵活变通的手法,在绝路处求生路,在逆境中谋顺境,因此尽管在他的面前出现的是羊肠小道,但在他的心中总是阳光大道,由此渡过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险境,成全了自己的一生大业。由此可见,以变应变,是成大事的基本性格,万万不可视之为儿戏。

曾国藩一生求稳,从不急于在两眼摸黑的情况下就显露身手,而是左右盘查,细心扫视,上下琢磨,前后思量,此等功夫铸造了一个步步为营、稳中求胜的曾国藩。求稳为《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一贯之理,曾国藩如此,我们做事也应当如此,才能稳操胜券。因此一定要学会走慢棋而不走快棋,此乃成功之大要。

曾国藩的本领之一就在于训练自己的圆通性格,不与普通人一般见识,看透是非纠缠,明晰人生真谛。守住“清淡”两字,读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滋养品性。故他总是高人一筹。这说明,不知圆通者,绝对成不了什么人生大气候。尽管圆通不能代表一切,但它是成大事者的人性优点之一。

曾国藩绝对是一个善打“太极拳”的大师,他把对手长短尽收眼底,先观其表演和抖动功夫的架势,然后乘虚而入,轻手一点,就让对手匍匐在地。他明白:软如藤条,硬如钢条,不在于它们是什么,而在于它们究竟能在什么样的场合发挥相同的效果。这就是曾国藩惯用的软硬术,是其刚柔性格的自然反映。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以全新的角度,去分析曾国藩做人的性格绝学,总结出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九类经验。这些经验是供我们学习的一面镜子,这令人想起唐太宗的一句话:“知人,可以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