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口才经典训练教程
15308400000025

第25章 交友口才兵法有朋自远方来——选择与外宾交谈的话题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后,中国人到国外去,外国人到中国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和交往。在此背景下,同外国人在一起应该聊些什么话题呢?我们大致可以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选择外宾喜闻乐道的话题

许多外宾对中国这个有着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很感兴趣。有关中国的历史、艺术、饮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他们所关注和喜闻乐道的。谈一谈这一类的话题,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中国人与不熟悉的人相处,喜欢谈论天气,或询问外地人对本地的风土人情的印象。例如,“你来这里多久了?”“你在这里生活的习惯吗?”又或是从询问对方的籍贯入手,进而就自己的所知引导对方谈论家乡的风光与特产。同外宾交谈时,这些话题也是可以选择的。

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志趣爱好不尽相同,同外宾交谈时这些问题是必须要注意的。

南方某市的一位领导在一次会见奥地利客人时,兴趣盎然地同外宾们聊起了烹调经。他说:“我马上就要请你们品尝此地名菜活杀鱼,那烧好的鱼端上来的时候,眼珠还一眨一眨的,可是此地一绝呀!”谁想外宾却不领情,人家马上就表示了抗议,结果是宾主不欢而散。事后了解到,这批奥地利客人是该国动物保护组织的成员。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他们把我们津津乐道的“此地一绝”,当成是不能容忍的残害动物的行为了。

张彦是一位导游,有一次,她带了一个外国老年旅游团,但老人们似乎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小张主动和老人们谈起了中国的家庭关系,特别是老年人受尊敬的情况。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小张询问各种问题。原本冷清沉闷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小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善于发现谈话对象的“兴趣点”,并能够“对症下药”。

总之,了解和尊重对方,是进行顺利而有成效的交谈的前提。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公务繁忙,来去匆匆,可是有的中国记者却经常能见缝插针地同他侃上一通,侃的话题就是他酷爱的集邮。一番神聊之后,专访完成了。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归功于他们选准了话题。

2.选择双方都熟悉的话题

与外宾接触和交往,如能找到双方都熟悉的话题,就等于找到了共同语言,将大大有助于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果外宾主动谈起我们不熟悉的话题,应当洗耳恭听、认真请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要主动谈论自己一知半解的话题,否则,非但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有损于自己的形象。

3.注意回避外宾忌讳的话题

通常下列话题在同外宾交谈时不宜选择:

(1)过分地关心和劝诫。中国人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外宾却十分强调个性独立,所以,不能将中国式的善意关心和劝诫施之于外宾。否则,就会费力却不讨好。

(2)个人的私生活。同外宾交谈,不得随便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收入、住址以及其他家庭生活方面的情况。这类话题对中国人来说,是家长里短、习以为常的,但对于外宾来说这意味着是打听个人隐私,其动机令人怀疑。

(3)令人不愉快的事。讨厌的甲虫、某某惨案与丑闻、淫秽的故事一类的话题格调低下,与外宾交谈时不宜触及。他们认为,谈论这些“脏、乱、差”的话题既令人扫兴,又不吉利。中国人相见,往往要相互问候对方的身体状况如何,但是最好不要同外国人谈及这个问题,更不宜跟一位外国病人详谈他的病情。像衰老与死亡等之类的话题是不宜与外宾谈起的。

(4)别人的长短。外宾视谈论人际纠纷和他人的过失为无聊之举。像散布小道消息、评论同事的美丑、上司的好恶、女士的胖瘦、路人的着装打扮等,这些行为都会被外宾视作为缺乏教养和不务正业。

(5)了解双方差异,选择适宜的交谈方式。某些中国人讲话爱绕圈子,往往说了一大堆,最后才让对方明白自己在想什么;而外宾喜欢开门见山,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但这并不表明任何事情都要直统统地问,但是,遇到关于工作的话题时,他们喜欢用最简洁高效的办法直接表达,比如对你的工作或做事办法直接提出建议等。不少中国人在社交问题上往往不拘小节,随便说话,一涉及到工作、生意等正式场合的话题,就开始绕圈子。在与外宾交谈时,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首先就要多加注意。

尽管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近年来已被中国年轻人广泛了解,国内也有类似的庆祝活动,但西方国家还有许多其他节日,如感恩节、万圣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对外国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许多人未必知道,就像老外不太理解中秋节、重阳节和端午节对中国人的意义一样。

了解西方传统节日,有利于和外国朋友在交往时产生共鸣,而不至于出现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了解国外公司的用人制度、国外公司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培训和提拔人才、员工之间如何沟通等,对于即将走入职场的大学生和那些希望进入外企工作的人们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对外宾的政治主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个人爱好,不要妄加非议。当着英国人的面讥讽他们的女王陛下,随意评说一位收藏家是玩物丧志,都是失礼的。应当指出,在交谈中,一旦遇到外宾回避或不愿继续的话题,切忌我行我素,而要立即转移话题,必要时要向对方道歉。

上述几条基本原则,仅供大家在同外宾打交道时参考。原则不是模式,重要的是在交往中灵活运用,因地因人制宜,这样才能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