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
15311400000003

第3章 个人发展和家庭发展的历程

家庭不仅仅给予孩子物质支持,更多是给予其精神方面的支持。而家庭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发展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家庭发展过程中,就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家庭教育比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得多。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随处可见。有人曾做过调查,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而大多数成绩差的学生生于农民家庭,主要的原因是知识分子家庭比农民家庭更懂得运用家庭教育这一功能。

一、家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前面提过,从我们的家庭生活可以看到社会的变化发展,从横向看,如金融海啸、楼价高涨等,在我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都有所体现;从纵向看,社会制度也可以影响我们的家庭生活。

(一)原始社会家庭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一种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很低,都是通过狩猎、采集或简单的种植来提供食物,人们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过着群居生活,他们以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共产制作为经济基础,同时也伴随着自然、朴素的原始群婚制度。也由于这种群婚制,形成了适应共产制的经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基层组织——家庭经济公社和氏族公社,没有个人经济出现,自然也没有个体家庭产生,也可以说,在原始社会,家庭即社会,社会即家庭。这决定了当时的人们以氏族为单位进行活动。社会成员是属于氏族公社大家庭公有的,儿童要由公社实行公养公育。氏族公社就成为人的终身学校。全氏族的长辈就是全体子女共同的教师,而全氏族的子女也是长辈们共同的学生。社会性和终身性就是这种教育最大的特点。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大家庭教育儿童的内容和方法都很简单,主要是一些赖以生存的技能。原始社会初期,儿童在跟随年长一代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学习渔猎、农耕、采集野果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接受勇敢、团结、互助和社会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原始人通过生产劳动学会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即“燧人氏钻木取火”,农耕是“神农氏教民稼穑”,甚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嫘祖发明养蚕、教民组织”,等等。而这里的“教民”是指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原始形态的生产服务。原始社会后期,因为部落之间的冲突,产生了军事教育,以向年青一代传授有关战争的经验和技术。这种大家庭的教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奴隶社会家庭教育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体制的改变相伴随,奴隶社会的生产力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私有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不再需要以氏族这种大团体为单位进行活动,而是划分出较小的单位,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出现了。但是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却打上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烙印。

奴隶主的家庭是奴隶社会结构的基本经济基础,家庭具备组织畜牧、农业、加工作坊等经济生产和组织家庭成员消费的经济功能。奴隶主是家长,是整个奴隶主家庭的“主事人”,掌管生产、消费生活的一切权利。奴隶主的家庭中,有众多的妻妾子女,还有作为终身附属品的奴隶。家中设有保、傅(即家庭教师)教育子女,形成贵族专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让子女学会奴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区别贵贱尊卑等,目的是培养可以镇压奴隶的统治人才。“龙生龙,凤生凤”,这一时期基本上可以说是出生决定了一切。在夏、商、周时期,有所谓“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即传授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体育训练、生产生活基本知识、识字教育、数学教育等,家庭教育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服务,具有十分明确的目的。而处于下层阶级的奴隶并没有脱离教育,他们接受奴隶主的教育,为了熟练地劳动和战斗以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最终还是被迫为奴隶主阶级服务,而奴隶的子女也没有人身自由,只能继续做奴隶。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带有剥削性和残酷性的教育。

(三)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

随着封建社会的出现,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是以封建统治阶级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社会,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其他的生产资料,残酷地剥削和压迫无土地的农民,事实上,封建社会的出现,就是一个剥削阶级代替了另一个剥削阶级。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受到重视,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家庭教育被认为是强权政治的工具。在封建社会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个人的命运决定着全家人的命运,因此,有“株连九族”等影响家庭的酷刑。

《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言,“齐家”放在“治国”之前,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而家庭教育则是“齐家”的重要内容。从汉代起,开始重视孝廉羞耻,而孝廉首先表现在对父母的孝,是家庭的产物。封建统治阶级通过家庭教育来向孩子们灌输“纲常伦理”、“男尊女卑”、“宗法观念”等思想,目的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但最终目的还是维持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

汉代,家庭识字教育的内容就结合了生产、生活。在唐代,教育内容有数学、算学、律学等,打破了经学独霸的局面。宋明时期,“蒙馆”、“家塾”发达,还编订了许多辅助家庭教育的教材,如《三字经》、《千家文》等。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设立了许多学堂,有助于辅助中下层家庭教育,而其教育内容不再只是八股文,其内容丰富,有近代的色彩。

(四)社会主义的家庭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宣告了残酷、剥削、不平等时代的终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亲,所有别方面是以公有制为主,生产资料的大部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虽然社会制度全面革新,但家庭仍然是独立的消费单元,子女仍需要家庭教育。在学前,子女是以家庭教育为主;在踏入学校后,学校和家庭就共同分担教育子女的任务;入子女离校踏入社会并不意味着子女脱离家庭了,子女还要与父母联系,接受父母的帮助等,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家庭伴随我们一生。

社会主义的家庭教育不是为了某个阶级而存在的。社会主义的家庭教育是综合教育,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并且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子女不仅是父母的,也是国家的,子女不仅为了个人或者家庭的幸福而努力,也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加明显,受到国家的重视。

二、以史为鉴,认清家庭教育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回顾了家庭与个人的发展历程后,可以感受到在历史长河中家庭与个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家庭和个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并且在家庭教育领域留下了千古佳话。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也就是说,一个人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或性格,就像是先天形成一样,会作用于终生。也就是说,孩子小时候接受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其终生。而作为孩子成长的背景,家庭的发展,则非常重要。中国古代一些有见地的父母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例如,我们的“亚圣”——孟子,其成就和他母亲注重对其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据说,起初孟子的家在农村的一片墓地旁,孟子小的时候就学着玩哭丧、埋人之类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对孟子的成长有害,于是迁居到了集镇。结果孟子在那里学做买卖,由于受到当时“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孟母不满意于孟子学商,于是又迁到一个学堂的旁边,在这里孟子受到了良好教育,孟母终于满意并定居下来。

中国历来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易经·蒙卦》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即对无知的童子及时施教,使之不失其正,是圣人之功。从“圣人”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孩子的教育已经发展到圣人的高度了。西汉贾谊说:“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是说在孩子的思想还没有散漫时要抓紧教育,这样可以使教育目的更容易达到,得到很好的效果。

北齐思想家颜之推为了表现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专门作了深刻的论述。他主张,家庭教育抓得越早越好,甚至主张从十月怀胎开始。他认为,“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乐滋味,以礼节之”。他告诉了我们古代圣王胎教的方法:怀孕三个月的孕妇要迁居别宫,要让耳目清静,用优美的音乐陶冶情操,这对胎儿有良好的影响。他说:“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就是说,孩子刚生下来就设少师、少保去教导和训练孝仁礼义。一般老百姓即使不能受古代圣王那样的胎教和超早期教育,也应当尽一切可能进行早期教育。在儿童时期,当他们能够感知成年人的喜怒哀乐,能与成年人交流情感时就要开始教育,教给他们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到令行禁止。这样坚持数年,儿童就会越来越懂事,免得长大了养成坏习惯再用体罚去纠正。

从古人的家庭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从胎教开始。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成长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约6岁前),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据说,在古代某国,有一个时期皇位争夺战很激烈。一个乱臣夺得了皇位,并把前朝的遗孤、仅3岁的王子关在地下室,每天有人会送食物给小王子,但是禁止与小王子有任何语言上的交流,并且小王子在地下室听不到任何的声音。而到小王子18岁从地下室出来时,他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单调的怪叫声,并且智力仍停留在3岁的时候。

1920年,印度人在狼窝发现了狼孩卡马拉,她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刚发现时,在她身上毫无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她的动作行为跟狼很像。不仅是行为方式与狼相似,而且生活作息也与狼很相像。她白天潜伏,夜晚出来活动,还像狼一样长嚎,平时只吃生肉,而且不是用手拿着吃,要扔在地上她才吃。她被发现后,被带回人类社会生活,她花了两年的时间学会站立,6年学会像人一样行走,4年才学会6个单词,7年才学会45个单词。一直到1929年她临死时,年龄约17岁,她的智力水平连一个3岁左右的娃娃都比不上。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孩子,虽然有人类的身体,即具有“人的遗传素质”,但是没人给予他们良好的训练和教育。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是在非人类环境中度过的,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即使后来他们回到人类社会,也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因此,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要数家庭教育责任最重要了,因为家庭是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第一场所,孩子通过这个场所去认知世界、感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