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
15311400000031

第31章 再婚家庭的教育心理问题

一、再婚家庭的现状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再婚者和再婚家庭也会增多。在传统社会,特别是在一贯褒扬婚姻的恒定久远,提倡女子“从一而终”、夫妇“白头偕老”的中国,再婚家庭通常都会被人看成异类家庭,甚至会被排挤,受着异样的目光。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再婚队伍不断扩大,中国每年进入再婚队伍的,在50万至60万人之间,20世纪90年代就跃升到70万以上。除了个别年份,基本上都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再婚家庭孩子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孩子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表现为快乐、自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继父或继母面前,则表现为冷漠,拘谨的情绪和行为,这些都是很常见的问题。

二、再婚家庭对子女的影响

离婚意味着一段错误情感的终结,再婚则是对爱情生活的再次延续和重新尝试。成人的世界变幻莫测,孩子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很容易成为父母感情的牺牲品。在自己感情受创的时候,又有多少父母真正关注过他们小小的心灵到底是晴天还是雨天呢?

我们周围离婚的人越来越多了,携子女再嫁或再娶的也为数不少,教育问题就成了再婚家庭的重大问题。虽然再婚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给予他们心灵一个慰藉,然而,这就可以弥补他们心灵的空缺了吗?毕竟继父母与孩子没有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继父常缺乏男人应有的宽容,继母也少了女人应具备的温柔,无辜的孩子却不得不面对这一切,承受着本不该由他承担的压力。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孩子的身心在面对家庭的挫折和压力下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当孩子还没有恢复,没有从阴影中走出的时候,家长的再婚又使孩子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他们无法接受,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用沉默、发脾气、搞恶作剧来表达内心的焦虑、不满和愤怒。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家庭中成员的丧失和增加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更何况是父爱或母爱的缺失,更容易出现忧虑、紧张、压抑等各种消极情绪,而这些问题又得不到及时而妥善的解决。继父母们该如何在新家庭中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使孩子重新获得父母的爱,并健康而快乐地茁壮成长呢?

有人说,再婚家庭就像一个布满裂痕的花瓶,放在高高的地方,只要轻轻一触,就会支离破碎。事实上,再婚家庭的关系往往比一般家庭更脆弱,更容易破裂。再婚家庭有两个敏感“雷区”,一个是对方的前配偶,一个是和前配偶生的孩子。很多人在再婚时已有自己和前配偶生的孩子,这些孩子常常成为引发家庭矛盾的敏感点。那些一进入新的家庭就要准备给别人的孩子当后妈、后爸的,心理自然很紧张。他们深知,和继子女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再婚后的婚姻生活,也影响到自己的社会形象。

再婚就如同续写一个故事,续写的主人公必须要以前面的故事为基础,不能忽略前面的铺垫。过去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再婚夫妻将来的生活。因为再婚,我们面对的家庭关系可能要成倍地增加。上一次婚姻留下的最无法忽视的“馈赠物”是孩子。有的再婚家庭夫妇双方都是再婚的,而有的则仅是一方再婚,另一方初婚。初婚一方对继父母的角色往往有一个艰难适应的过程。因为适应不良,会对孩子和婚姻造成极大伤害。

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情绪的异常。

三、再婚父母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离婚率节节升高,重组家庭如雨后春笋,再婚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继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彷徨、敏感、不知所措,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再婚家庭的孩子受到严重的心灵创伤,是受过风霜雨淋的花朵,不同于一般孩子的,他们需要更多的阳光和雨露才能茁壮成长,才能勇敢地迎接风雨的挑战。作为再婚家庭的父母,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应该学会运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子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1)要真正从心理上去接受现状。尊重和接受“前任”和孩子的关系,他们之间的血缘是永远无法替代的。不要肆意破坏“前任”的形象,并以爸爸、妈妈自居,要用心、用行动告诉他你是爱他的,会像亲生爸爸、妈妈一样照顾他、关心他、爱护他。让他明白你的加入不会让他失去爸爸或妈妈的爱,也不会离间亲生父母的关系。你的加入将会使他得到更多无私的爱,这样循序渐进地,既能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也有利于再婚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2)不要试图和孩子争夺丈夫或妻子的爱。不要在孩子的面前与丈夫或妻子太过亲密,因为孩子离开亲生爸爸或妈妈,已经感觉到了冷落和难过,已经或多或少地从心底“嫉恨”你了,不能再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避免说“我和你爸爸关系怎么好,如何的快乐和幸福”。

(3)要了解你所面对的孩子在此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具体分析他的问题。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和容忍孩子可能有的情感宣泄。尽可能在精神上重视和满足他们,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但同时也应避免为了讨好孩子而过度溺爱、言听计从,学会给孩子和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学会客观和理智。

(4)以鼓励为主,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全面发展。这些孩子身上有这种或那种缺点,有很深的自卑感,没有自信心。家长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他们的优点要多表扬,使孩子树立自信心。

(5)调动孩子的上进心、积极性,在生活上关心孩子,全方位促进孩子的成长。对于父母离异的孩子,不但需要在功课上努力教育,家长更要积极配合,在心理上对这些孩子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营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6)鼓励孩子加入集体的活动,多参加课余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要增加与学校的联系,从班主任处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给予表扬或教育,与班主任合作把孩子教育好,避免误入歧途。通过参加班集体的活动,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拥有一个更加宽广的学习锻炼的平台。

孩子总是无辜的,作为父母,既然接受了大人,就应该用爱心接纳孩子,让孩子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要树立一定能把他教育好的信心,让孩子从心底接纳自己,最终会相互尊重、相互爱护。

总之,孩子对爱和安全的渴望是出自生命的本能,愿我们的父母们给予他们必要的营养和温暖,尽可能地减少离婚及重婚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要让这朵稚嫩的花在刚刚绽开时就遭受严寒的袭击而过早地枯萎,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