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地理
15311500000008

第8章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伴随着地球演化过程的一种自然变异过程和现象。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只有处理好国家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顺利发展。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复杂,因此,致灾因素和灾害种类较多。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类活动的干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

中国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交汇的地区(环太平洋带、北半球中纬度带),又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形成了多山的地貌,加上不稳定的季风气候的影响,导致中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强度大。主要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全球的各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在中国都出现过。

二、灾情严重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仅与致灾因子的强度密切相关,而且与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及产业类型密切相关。同样强度的自然致灾因子,在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大的地区比在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小的地区,更容易造成较重的灾害。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以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连线为界(中国人口分布线),此线以东自然灾害多,而此线以东也是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的地点,故所形成的灾情也十分严重。1990-2008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特别是1998年发生在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发生在四川、重庆的特大干旱,2007年发生在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2008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均造成重大损失。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1949年以来,干旱平均每年出现7.5次,洪涝平均每年发生5.8次,登陆台风平均每年7.0个,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1.3次,沿海重大的风暴潮平均每年7次,低温冷害平均每年2.5次,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每年近100次,严重农作物病虫害每隔3~4年发生一次,森林病虫害每年发生面积为800×104公顷,草原虫鼠害每年发生面积为2000×104公顷。一般年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约4000×104公顷,少收粮食2000×104吨;倒塌房屋300×104间左右,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108,其中需转移安置的约300×104,死亡上万人。平均而言,中国因自然致灾因子导致的直接损失约达全球90年代每年损失500×108美元的1/4.

1949年以来,平均每年洪涝成灾面积441×104公顷左右,其中,1989-1992年平均每年成灾面积793×104公顷,绝收167×104公顷,死亡3000~4000人,倒塌房屋200多间,平均每年损失150亿元(人民币)。1949年以来,平均每年干旱成灾面积789×104公顷,其中,1989-1992年平均每年成灾1267×104公顷,平均每年损失150亿元(人民币)。

1989-1992年,受台风影响面积平均每年307×104公顷,倒塌房屋18.9×104间,死亡450人,直接损失约80×108元(人民币)。1949-1992年,共发生风暴潮灾13次,其中1992年一次特大风暴潮在中国沿海造成96亿元经济损失,死亡约200人。

1949-1992年,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为27.7×104,伤残83.6×104人;地震造成倒房1139.3×104间,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1990-1992年,地震影响人口1500×104人,直接经济损失25×108元(人民币)。20世纪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61×104之多,占全世界同期地震死亡人数的50%以上。1983-1992年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每年造成9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6×108元。

1989-1992年,因病、虫、草、鼠害共造成粮食损失4700×104吨,棉花损失126×104吨。此外,草原鼠害与虫害发生面积超过2000×104公顷,致使草原严重退化。1980年以来,每年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超过800×104公顷,1989年达1100×104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20×108元左右。此外,水产养殖业因病害每年造成损失达10×108元(1990-1992年)。

此外,森林和草原火灾严重。1950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6×104次,受灾直接损失每年达10多亿元,每年死亡105人。1949年以来,牧区发生草原火灾5×104多次,死亡430人,经济损失300多亿元。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自然环境恶化,罕见的自然巨灾频繁发生,类似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巨灾近年已发生了7次之多。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决定,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三、自然灾害分布地域广,但地域差异大

(一)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集中在地势二级阶地上。各省(区、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但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三大地震梯上。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水灾多出现在七大流域中下游沿河两岸;雪灾、寒潮大风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沙暴多发生在西北地区。生态脆弱带(沿海、长江中上游、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灾害严重。

(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划

中国东部地区位于季风区,受不稳定的大气环流影响大,以暴雨、洪水、内涝、台风、风暴潮、冷冻等气象灾害为主要灾害;加上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也是本区的主要灾种。中部地区是中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和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南北差异显著。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西部地区南北灾害有较大差异。根据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可将中国划分为6个灾害带。

(1)海洋灾害带。包括中国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受海洋环境和夏季风等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影响,形成以台风、风暴潮、赤潮为主的自然灾害,对中国海洋渔业、石油平台、港口等海洋建设造成威胁。

(2)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威胁。

(3)东部灾害带。主要指地势第三 级阶梯。这里平原集中,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最多,自然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度高。洪涝、旱灾、病害虫等对平原地区的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

(4)中部灾害带。包括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势第二级阶梯,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但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也十分严重,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

(5)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区。这里高寒、干燥面积大,山地、高原、沙漠分布范围广、生态系统脆弱。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6)青藏高原灾害带。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致灾因子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

第二节 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从人员的死亡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而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多。

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

一、地质灾害

中国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带的东北边界,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地质灾害发生,范围遍及全国。

(一)地震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

四川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的情况,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滑坡和泥石流

山坡上的岩石和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中国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流水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开垦、开矿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地表松散物质增多,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的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势第二级阶梯,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由于多地震、多山、多暴雨,是滑坡和泥石流的重灾区。

地质灾害不是单一发生的,前灾往往是后灾的诱发因素,地震和暴雨以及人类活动均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二、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中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气象灾害种类多,尤以旱灾、台风、寒潮的危害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旱灾

中国的自然灾害中72%以上是气象灾害,而在气象灾害里面70%以上是旱灾。旱灾是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中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中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其中由于华北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人口密集、有超大城市群,生活用水多;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灌溉用水多;又是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用水多;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农药与化肥污水、海水倒灌等一系列污染水造成水质性缺水等原因,导致华北地区成为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二)台风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由于这些沿海地区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

(三)寒潮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即9月至次年5月。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因此,寒潮的入侵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寒潮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影响,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三、水文灾害

(一)洪涝灾害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泊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即为洪涝,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中国洪水灾害分布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涝渍集中分布在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且损失大是中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部平原是中国农业的精华地带,主要商品粮基地均位于此,洪涝的多发地区(东部季风区)恰是中国农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工业、商业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也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

(二)风暴潮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风暴潮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西太平洋是生产风暴潮最多的地区。中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中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此外,中国还有农林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减灾对策

防灾减灾是人类持之以恒的重要任务。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作用。

中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减灾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气象、农业、水利、林业、海洋、地质等自然灾害和社会性的防灾减灾等,都有了多方面的减灾实效。减灾建设已成为中国稳定社会、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中国政府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建设基本方针。此外,减灾建设还必须体现“除害兴利并举”的经济原则,以确保国家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目前,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建成,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基本形成,减灾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如国家加大了对防汛抗旱、防震抗灾、防风防潮、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等减灾重点工程设施的投入,建成了长江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小浪底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一批防灾减灾骨干工程。

近年来,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一系列减灾法律、法规,逐步把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中国的减灾建设包括减灾工程建设与减灾非工程建设两部分。前者包括防洪(潮)抗旱工程,防震抗震工程,泥石流、滑坡、地裂缝防治工程,防沙治沙、森林防火及防护林体系建设,农林牧生物灾害防治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主要的减灾工程建设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区及多灾易灾、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后者主要是指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报警报系统的建立、灾害保险、灾害救援等。

思考与练习

1.说说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2.讨论学校所在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