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漕粮由来已久,“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但秦朝、唐朝的这些海运只是昙花一现。海运成为经常之事是在元朝,元朝定都于北京,百司庶府和卫士编民都要仰给于江南粮食的供给,把江南数百万石之粮运送到北方,经过摸索,元朝最终选择了海运这一方式。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始实行海运,史料记载“初伯颜平宋,遣朱清、张瑄载宋库藏诸物从海道入京,二人遂言海道可通,乃命上海总管罗璧既清等造平底海船六十艘,运粮四万六千余石至京师”。后来,岁运“累增及三百万石,春夏分二运,舟行风信有时,自浙西不旬日而达京师,内外官府吏士人民无不仰给于此”。到了明清时期,虽然运送东南漕粮至京师主要依靠京杭运河,但偶尔也实行海运。
明朝初年,海运被短暂实行过,到永乐十三年(1415年)会通河开通后,海运被停止,专行内河运输。到了明朝中后期,即从嘉靖年间开始,由于运河不畅,有碍漕粮顺利北运,于是重行海运之议兴起,并且也短暂实行过。下面就整个明朝海运的实行情况作一探讨。
一、明永乐前期海运漕粮施行概况
明初,通过海运送漕粮到天津主要是在永乐元年(1403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之间。在此期间京杭运河尚未开通,而北京是永乐帝的发源地,为加强对其建治,需要不断从南方运送粮食至此,因此沿袭元朝旧制,实行海运。
从中可以看出,从永乐元年(1403年)至十二年,除了永乐八年(1410年)没有关于海运情况的记载外,其余每年都要从南方海运粮至北方,其中大部分被运至北京,也有运至天津、通州、辽东的。在漕粮运达的这四个地点中,除辽东外,运至其他三处的漕粮都必经天津。其中运至北京、通州之漕粮先运达天津,但由于北运河水浅,大型海船不能通行,所以需要在天津将海运粮交卸给小型船只转运。后来,因转运不及,有误海船回空,于是就在天津建盖仓廒储存海运粮,以便海运船早日回空,然后再用小船将海运粮转运京通。永乐十三年(1415年),会通河开通,此后运往北方之漕粮都通过京杭运河运输,海运罢而不行。
永乐初年的海运路线因袭元朝旧制,元朝的海运路线经过三次变化,“元时海道自平江刘家港入海,经通州海门县黄连沙嘴、万里长滩,开洋沿山屿抵淮安路盐城县,历海宁府东海县,又经密州、胶州界,放灵山洋,投东北行,路多浅沙,旬月始抵成山,计自上海至直沽杨村马头,凡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其后再变,自刘家港出扬子江开洋,落潮东北行,离万里长滩至白水绿水,经黑水大洋转成山西行,过刘家岛入沙门岛,放莱州大洋,抵界河,至直沽。其道差直。三变,自刘家港入海,至崇明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直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入沙门,放莱州大洋,至直沽。如遇风顺由浙西至过旬月而已,其道径便,国初海运犹仍元旧”。而永乐初之海运路线因袭的是其第三次变化后的路线,即刘家港——崇明岛——黑水大洋——成山角——刘家岛——沙门——莱州大洋——直沽。
二、明中后期海运漕粮的议行
明朝海运从永乐十三年(1415年)停止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被再实行过,甚至也没有被提起过,但是从嘉靖年间开始,因运河阻塞,有大臣建议再行海运。
(一)嘉靖年间海运漕粮之议
嘉靖年间最先提出实行海运的是山东海道副使王献。其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锐意访求海运,并“督率工力专凿马家濠,功已半成,以迁代去”。此次海运之议也被停止。
嘉靖二十年(1541年),因“桃源、宿迁等处浅涩,徐、吕水不盈尺,岁运艰难”,被任命前往治理的兵部右侍郎王以旗上疏讲求海运,其言“海运固难,中间平度州东南有南北新河一道,元时尝有治闸,直达安东北,悉由内洋而行,路捷且无险者,此皆今日所当多方讲求,择便而从事者也”。而嘉靖帝认为“海运迂远难行,不必妄议生扰”,仍令其疏浚山东诸泉,多筹水源。稍后,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方远宜也奏请实行海运,但嘉靖帝仍以“运河一时浅阻,已命官往治,海运有旨不得妄议”为由,不准实行。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河道湮塞,深妨国计”,行海运之议再次兴起。是年,工科右给事中李用敬奏请循嘉靖十四年(1535年)副使王献所凿旧迹,再开新河,言:“见今淮安之舡由淮河直抵麻湾,即新河之南口也,由海仓直扺天津,即新河之北口也,自南口以至北口仅三百三十余里,各有潮水深入,中有九穴湖、大沽湖诸流可引,其淤塞未通,宜量加浚者一百五里,宜深加浚者三十余里,元人用功已开其三,今之用功当任其二,此皆彰明可见者,乞选才望官一二员会同抚按官亟为修举。”此建议经工部覆行,所在抚按详议,报可。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南京兵科给事中贺泾条陈治河事宜,其中一条为“开新河之利以备非常”,也奏请开凿新河。言:“自胶州由新河以达沧州,仅百七十里,中间不通者惟分水岭十五里耳,宜疏凿新河以省漕运之费。”此次开新河之议也被“报可”。
由于以上两位大臣的奏请,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皇帝遣云南道御史何廷钰赍敕前往山东,会同抚按官,勘查开凿胶莱新河是否可行。经过一番勘查之后,发现开凿胶莱新河存在种种问题,如“所引泉源恐或未足,岁加挑浚其费不穷,兼之此时南北兵革未宁,而近日灾伤尤异常时”,即开挑新河存在水源不足,费用浩大,另外,再加上北虏南倭之骚扰和严重的灾伤,所以最终开凿胶莱新河实行海运之议没有被执行。
(二)隆万年间海运漕粮之议行
从嘉靖年间复议开胶莱新河行海运未果之后,海运之议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到了隆庆五年(1571年),因“比岁河决,转饷艰难”,海运之议再次兴起。此年三月,户科给事中李贵和再次奏请循嘉靖年间副使王献未成之新河旧迹,重开新河。其认为新河开通之后,“舟繇淮安清江浦历新坝口、马家壕、麻湾口、海仓口,以达天津”。隆庆帝“以事体重大,遣工科给事中胡价往视之”。六月,胡价上疏奏报开凿新河存在着水源不足的问题,“虽有白河一道,徒涓涓细流,不足灌注。至如现河、小胶河、张鲁河、九穴、都泊,稍有潢污,亦不深广,胶河虽有微源,然地势东下,不能北引,且陈村闸以下,夏秋雨集,冲流积沙,为河大害,纵为诸水可引,亦安能以数寸之流济全河之用,则诸河之不足资明矣。或谓新河颇多积水,可因用为渠,不知潢潦所聚,皆以下流壅滞之故,设皆浚深,水必尽泄,则蓄水之不足恃明矣。或欲引潍河之水,不知潍河在高密西,去新河百二十余里,中间岭甚多,虽竭财力,终不可济,则潍之不可引明矣。分水岭以南至张家闸,以北至周家庄,虽云近海通潮,又皆石糜沙,终难凿治,则海水之不可达明矣。大抵上源则水泉枯涸,无可仰给,下流则浮沙易溃,不能持久,二者治河之大患也”。因此,其认为胶莱新河不宜开凿。于是隆庆帝下令,胶莱新河“自今不必更议,以滋纷扰”。
虽然下令胶莱新河不准再议开凿,但这并不能阻止海运之议行,此后行海运之议仍旧不断。如隆庆五年(1571年)九月,山东巡抚都御史梁梦龙等议海运,并言及其曾遣指挥王惟精等自淮安运米两千石,自胶州运麦一千五百石,由海达天津,以试海运。另外,在其疏中还言及行海运之利,“海之道汛期不爽占候不失,即千艘万橹保无他患;可以接济京储,羽翼漕河,省牵挽之力,免守帮之苦;防海卫所犬牙错落,又可以严海禁,壮神都”。于是户部议准“量拨近地漕粮十二万石,自淮入海”,实行海运,并令工部发银一万五千两,作为雇募海船之用,淮扬厅税也暂支五千两,充做雇募水手之费。
为了此次海运更好地实施,次年,总督漕运都御史王宗沐题准了七项事宜,“一定运米。海运既行,宜定额粮,以便征兑。隆庆六年(1572年)已有缺舡,粮米足备交运以后,请将淮安、扬州二府兑改正粮二十万一千一百五石尽派海运,行令各州县于附近水次取便交兑,遇有灾伤改折,则更拨凤阳粮米足之”;“二议船料。漕运二十余万,通计用舡四百三十六艘,淮上木贵不能卒辨,宜酌派湖广、仪直各厂置造,其合用料价一十一万八千百两有奇,即将清江、浙江、下江三厂河舡料价,并浙江、湖广本年折粮减存,及河南班匠等银解用,不足抚按及巡盐衙门罚赎银两抵补”;“三议官军。起运粮舡宜分派淮、大、台、温等一十四卫,责令拨军领驾,每艘遮洋旧例用军十二人,以九人赴运,其三人扣解粮银添顾水手,设海运把总一员统之,其领帮官员于海卫所选补,所须什物即将河舡免运,军丁粮银扣解置办”;“四议防范。粮舡出入海口,宜责令巡海司等官定派土岛小船置备兵伏,以防盗贼”;“五议起剥。粮舡至天津海口,水浅舟胶,须用剥舡转运至坝,每粮石给水脚银二两九钱,其轻赍银两先期委官由陆路起解,听各督粮官收候应用”;“六议回货。海运冒险比之河运不同,旗军完粮回南,每船许带私货八十担,给票免税,以示优恤”;“七崇祀典。山川河渎祀典具载,海运所畏者蛟与风耳,宜举庙祀以妥神明”。可见,这七项事宜,包括了海运漕粮的来源和数量、海运船只的数量及其制造、负责海运的卫所官军、海运的安全防护、海运船到达天津后的起剥、海运船回空携带私货等几个方面。如此看来,隆庆年间的这次海运具有一定的规制。
但此次海运实行的时间并不长,万历元年(1573年),户科给事中贾三近力陈海运之险,言“风涛险阻终属可虞”,又揭发此前“海运至山东即墨县福岛等处,忽遭异常风雨,冲坏粮船七只,哨船三只,漂消正耗粮米几五千石,渰死运军水手十五名”之事,另外,还言“河道之可恃者常,海道之可恃者暂”,当初实行海运是因为运渠梗塞,“计出于不得已”,而近来漕渠经诸臣整饬,已经通畅,因此,奏请停止海运,原行海运之粮仍由河运。另外,巡仓御史鲍希颜、山东巡抚傅希挚、巡按俞一贯也都奏请停止海运,最终户部议准将海运停止。所以此次海运只在隆庆五年(1571年)、六年、万历元年(1573年)实行了三年就被停罢。
到了万历四年(1576年)前后,因为漕渠梗塞,开浚新河实行海运之议再次兴起。这次海运之议最先是由兵部尚书刘应节提出。为了避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最后事无一成的结局,万历四年(1576年)二月,神宗皇帝令刘应节与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徐栻,会同山东抚按等官亲往新河详勘,并令将难以开挖之处先试行开浚,以观成效。到了三月,山东巡按商为正力陈新河开挖不易及海运之难行,言:“臣奉命亟趋胶州,择分水岭难开处挑验,用夫一千一百名,方广十丈余,挑下数尺即碙石,又数尺即沙,此下皆黑沙土,未丈余即有水泉涌出,随挑随汲,愈深愈难,今十日余矣,而所挑深止一丈二尺,所费银已五百余两,尚未与水面相平,若欲通海,及海舡可行,更须增深一丈,虽二百余万金不足了此。且麻湾、海仓海口,两头淖沙数十里,随挑随淤,虽使别开一渠,数月后,潮至沙壅,亦后如是。况海运必出自淮安海口,高宝其所必经,高宝不治,此河虽通亦不能越而飞渡,观其缓急先后之势,则此河之不必通亦明矣,而况有未必能通之势。”因此,奏请停止开挖新河。另外,山东巡抚李世达也逐条批驳刘应节所陈新河可通事宜,最终,因山东抚按二臣的反对,此次挑挖新河无疾而终。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武英殿中书舍人,管理山东矿务程守训疏请改易漕渠,实行海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海运路线,“繇高邮府达淮安府庙湾入海,经数百里达山东胶州麻湾入新河,至海仓复入海,又经千余里达天津”。此议一出,立刻遭到了工科给事中张问达的弹劾,认为程守训所奏“蠹国殃民,且假称明旨吓骗赃数十万,乞亟为罢斥”。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巡漕御史颜思忠“直陈新河可开之状”。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山东巡按毕懋康条陈开新河,实行河海互为表里之议。但这两次海运之议最终也都不了了之。
(三)崇祯年间海运漕粮之议行
继隆万年间议行海运后,到了崇祯年间海运再次被议行。崇祯十二年(1639年)冬,因“山东多警,运道时梗”,于是令议复海运,内阁中书舍人沈廷扬因生长海滨,习知水道,所以上疏极陈海运之便,并且编辑海运书五卷进呈,崇祯帝大喜,令造海船试行,“廷扬乃乘二舟,载米数百石,以明年六月朔由淮安出海,是月望日即抵天津,海道三千四百里,候风五日,实行仅一旬事”,崇祯帝听闻此事非常高兴,于是加沈廷扬为户部郎中,令其前往登州与巡抚徐人龙计议海运之事。
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莱巡抚徐人龙上疏言开凿新河,实行海运,崇祯帝“著所司详确酌议以闻”。明实录记载,是年六月,“中书舍人沈廷扬运万石自淮安庙湾出海,十日抵天津”。到了八月,又“定淮扬海运五万石”。另外,此年兵科左给事中陈启新也言海运之利,“且临清副总兵黄胤昌已行之”。
崇祯十五年(1642年),户部郎中沈廷扬再次试行海运,并请开胶莱河,于是第二年,命户、工两部发银十万两开浚新河,但“未行而流冦事棘矣”。
可见,崇祯年间,曾经在三个年份实行过海运,即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三年、十五年,但这三次海运规模都不大,只是试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