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言行要低调细节要高调
15315500000011

第11章 让高调的细节成为你工作的垫脚石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希望自己人生之路走得高而远,但如果方法不得当,你的努力也只能付之东流。沉下心来用细节做垫脚石吧,因为再高的山峰也需要一级级攀登,再大的目标也需要一步步实现。

从细节处用心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员工,就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只有以小事为突破口,在细节处下足功夫,在别人忽略之处做足文章,你才能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这样两位秘书:在帮领导购买到车票之后,一位秘书只是把一大把车票直接交上去,这样一来,车票杂乱无章,不但不容易查清时刻,而且容易丢失;另一位秘书却把车票装进一个大信封,并且在信封上详细地注明列车的车次、座位号和起程、到达的时刻。很显然,后一位秘书是一个有心人,她很注重细节,虽然只是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字而已,却方便了领导,并大大节省了领导的时间。

正是因为后一位秘书能在细节上下足功夫,所以她能够得到老板的青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下面这个小职员的提升,与那位秘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日本大阪的一家公司里,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与她的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商的接待工作。其中,一家德国公司与她的公司有重大的业务往来,因此,德国公司的经理必须经常往返于大阪和东京之间,而订票的工作也就顺理成章地由那位小姐来承担。但令那位德国经理感到奇怪的是,每次他坐车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靠近右侧的车窗;而当他返回东京时,座位却总是靠近左边的车窗,并且次次如此,从来没有一次例外。

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地问了这位小姐,小姐微笑着对他说:“我想来到日本的外国客人肯定都喜欢看到富士山那雄伟的身姿,所以我就给您做了这样的安排。这样,您就可以在每次坐车时都能看到富士山了。”

听到她的回答,德国经理倍受感动。他认为,这家公司的员工的工作如此细致入微,就连这样的小事都能够想到,那么,跟他们合作自然是毫无差错的了。于是,他很快给这家公司增加了250万欧元的贸易额。

在工作中认真细致,在细节上下大力气,也许你就能做出别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并在职场中轻松获胜。

做到简单而有条理地工作

众所周知,想在职场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如果没有真正过硬的本事,就算八面玲珑也是不行的。别人会轻视你,认为你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因此,如果你想高效而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应该会细分工作,使之经纬分明。

工作被细分的过程是它们被条理化的过程,这样更容易看清它的本质,更容易看清它在被处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这样,你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完成整项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相反,如果不会细分工作,在工作中就可能会产生“多米诺效应”:部分工作的完成效果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质量;有时在工作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就无法继续下去。可见,这种细微处的缺失往往导致较差的工作效果,从而导致人的信心的丧失。

学会细分工作,首先应该了解工作的来龙去脉。有的员工认为,如果自己能够认真对待老板指定的工作,并且努力做出成效,就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你应该明白整个工作的流程,明白自己正进行的工作与整体工作有什么关系,在整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在接受上司指派的工作时,首先应该明确工作的目的,其次,要了解工作的重要性、时间期限以及工作的进展等内容。从上司的话中领悟要点,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马上询问,从而避免在工作中犯错。

如何细分工作?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种经典的方法——5W2H法。

所谓5W2H,是指:

1.why(为什么),工作的重要性;

2.what(为什么),工作的目的;

3.when(何时),时间期限;

4.who(谁),工作负责人;

5.where(何地),工作地点;

6.how(怎么),工作方式;

7.how much(多少),工作的成本或者工作的数量。

每项工作都可以按照上面的七个方面进行分解。通过分解,工作的轻重缓急就可以清楚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准确地开展工作了。当然,一般情况下,工作程序还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成果、评价工作和撰写工作报告等步骤。只有以细分工作为基础,落实贯彻工作步骤,你才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工作细分可以使我们对工作的认知变得深刻而透彻,从而提高工作的精确度。

任何一位员工都希望工作起来顺利无阻,轻松自如。但现实中,我们见到的往往是,因为人为的原因工作被复杂化,上级交付的任务落实起来变得很困难,或者难以到位。因此,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尽可能使事情简单化。很显然,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但是,要使自己的工作高效、简洁、轻松,我们就应该向这个简单的方向努力。

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在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工作环境中东翻西找,这无疑意味着你的精力和时间都毫无价值地浪费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的书包、书桌,甚至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的公文包和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废报纸、喝剩下的半杯牛奶、折了半页角的旧杂志等等。

而许多高效率员工的桌面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没有杂物,非常整齐。

美国管理学者蓝斯登说:

我赞美彻底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看看彻底和有条理的员工的工作方式,他桌上的公文已减少到最少程度,因为他知道一次只能处理一件公文。当你问他目前的某件事时,他立刻可从公文柜中找出。当你问起某件已完成的事时,他一眨眼就能想到放在何处。当交给他一份备忘录或计划方案时,他会插入适当的卷宗内,或放入某一档案柜。

再看看他的手提箱。箱中并不是3天旅行所用的东西,而是归类分明、随时要用的公文。其中也许有小说和文具,但绝不是一个废物箱。我认识一位装模作样的经理,他每天都一本正经地提了一大箱公文回家。有一天他把手提箱遗留在办公室内,让我偶然看到其中的东西:橡皮擦、两块啃了一半的棒棒糖、一份老爷杂志,以及一本乱涂的书。这种装模作样的经理人,每个公司都有……有效的经理人同样也因有条理和对工作的落实彻底而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上司会对他产生信任感,认为他言而有信。这种信任为这种经理人开启了更大和更佳的工作岗位之门。

办公桌面、作业环境是否整洁,是工作条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说,杂乱无章的工作方式是一种恶习。有些人却把杂乱看做一种工作方式,他们也许认为在这种随意的工作环境中,他们的心情会更放松,那些重要的东西总会在大堆的文件中浮现出来的。一位西方的老牌管理者对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东西提出了精辟的解释:“这是因为我们不想忘记所有的东西。我们把想记住的东西放到办公桌上一堆资料的顶部,这样就可以看到它们。”

可问题是,在多数情况下,东西越堆越高,物件越杂乱无章,就越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当你不能记起堆积物下层放的是什么东西时,或者你要为一个项目找到所有相关资料时,你就不得不在资料堆里埋头苦找。这样,时间就浪费在了查找丢失的东西上了。更糟糕的是,随意放置的凌乱的东西会随时吸引你的注意力。当你在做某项工作的时候,你的视线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送你的小纪念品、钟表或者全家福照片吸引走。等你回过神来的时候,你又不得不从头思索你刚才正在做的工作或者写的文书。

花时间来整理一下你手边的工作,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会给你带来惊喜。

高效利用时间是必须关注的工作细节

没有哪个领导者不喜欢高效利用时间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能够让上司放心地交付任务。能够将时间安排得合理有序,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理智,以及非常重要的一条——坚持不懈。

“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经过精心计划,否则我不可能完成任何事。”这是在密歇根州拥有将近20家家具店的坎贝尔家具公司董事长兼总执行长坎贝尔所说的话。

在他的观念里,充分利用时间将他的活动排定优先次序,懂得分层负责,使时间的利用充分、合理、高效,这是一门重要的技巧。

事实上,坎贝尔把时间视为最重要的投资。他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有许多人不珍视它。以今日的用语来说,时间是不可回收的。光是注意现在几点几分,是不会有任何经济效用的。在现今社会里,很少有人把时间视为一项投资,却对于每种投资,都要求满意的报酬。

而坎贝尔却能将时间看做一种投资。在他为别人工作的过程中,他就懂得让时间为自己工作。他合理规划时间的原则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1.懂得时间的价值。时间是上天最珍贵的赏赐,是一颗价值不菲的珍珠。坎贝尔建议:“定期安排会议,同时限定会议时间的长度,务必不浪费每一分钟。同时,我凡事都事先预约,而且我认为每个人都会准时。”

2.控制时间。以一种精打细算、有效率的方式,利用你所拥有的时间。坎贝尔提醒大家:“谨记好好掌握每一件事,意思就是好好掌握时间。”

3.要排对时间先后顺序。逐一检查你的工作,列出什么该在本星期之初就去做,什么可以留待稍后再做,列出什么应该一大早就做,什么可以晚点儿再处理。坎贝尔说:“排定优先次序可以帮助你确定你已将最重要的事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

4.授权要慎重。让自己专心去做主要负责的事务,把其他工作交给助手去做。坎贝尔说:“你想插手的事情愈多,你浪费的时间就愈多。授权是对的,但还要确定把工作分派给最佳人选。这么做就等于多了好几倍的你。”

5.不可拖拖拉拉。没错,拖延是偷时间的贼,所以今天该做的事,绝不要延迟到明天才做。坎贝尔说:“我为自己定下了一个规定,在我下班离开之前,一定把工作做完。”

西方有一句谚语:“省下一分钱就等于赚到一分钱。”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省下一分钟就等于赚到一分钟。”所以,你省下的每分每秒就是你所赚到的,而你赚得的,就是能否升值的衡量仪。有条理地规划你的时间,让每一秒钟都有它存在和利用的价值,这是你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表现。

报告要简约而不简单

“一目了然”往往比“繁琐冗长”更能体现出效率。办公中要注重时间的节约问题,写报告也是如此。简约而不简单,不但可以体现出超强的办事效率,也可以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感觉。

职场中免不了写报告、做方案。如果浪费写报告的时间,就不仅是烦心这么简单了,还会造成工作时间的浪费,直接降低工作效率。不要让细节毁了你的工作,写报告就是这样一个必须重视的细节。

写报告如同穿衣服,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十件单衣抵不上一件棉衣。”这是穿衣服很肤浅的道理,说的就是穿上十件单衣虽然多,却还不如穿一件棉衣暖和,用来形容费了很大力气却没能达到理想的目的。你会不会经常遇这种情况:辛辛苦苦、费尽心血做出来的方案,老板只是粗略地看一遍就否定了。这时内心会是怎样的感觉?大骂老板有眼无珠?如果做一下换位思考便很容易找到答案,报告冗长、空洞乏味没有深层意义,看起来既麻烦又得不到想要的内容,白白浪费了老板的时间和自己熬夜所得来的心血,老板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报告或方案!即使你的报告写得很好,老板又怎会静下心来看那么繁琐的文字?有时,老板要的仅仅是赚钱的可行办法,你只需以最快的方式拿出简单、可行的办法,让他一目了然能够看到效益,而不是拿出一篇文字功底扎实的论文。

小王是某公司销售部的主管,业绩一直很不错。他一心想通过努力坐上高级管理层的位置。

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们公司这个地区的业绩做得相当好,所以地区总经理被调到别的地区开发新市场去了,而原来的副总很自然地就提到了正职的位置上,副总原来的位置也就空下来了,公司的总裁办公会决定从下面有能力的几位主管当中提拔一位,填补这个空缺。

几个有可能升任的主管都跃跃欲试,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争取这个位置。小王也不例外,因为他的业绩相当突出。

经过层层考核,小王和另一个部门的主管小刘进入了最后的候选名单。最后一关就是由刚刚升任的总经理亲自考核。

半个月后名单公布下来了,小王的职位没有变动,还做他的部门主任,胜利的自然是同他竞争的小刘。这令小王百思不得其解,细细想来,这期间总经理只让他们做过一份关于销售的报告,而那份报告是小王用了几天的时间精心写出来的,他自认为比竞争对手小刘的不会差。

名单公布的第二天,总经理让秘书把小王叫了过去,一是为了安抚小王落选后失落的情绪,让他再接再厉好好工作;二是向他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让他升迁的原因。

总经理对他说:“作为一个高层管理者,学会写一份有价值的报告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你写的报告我已经认真看过了,里面分析的问题很详细,说得也不错!这个是小刘的报告,你看一下就明白为什么没有提拔你而提拔他了!”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报告摆在小王面前。

小王心里也一直在纳闷,是不是小刘在报告里做了手脚。看过小刘的报告才知道,问题果然就出在报告上:小刘的报告虽然文笔没他好,但是小刘在长长的报告后另附了一份几百字的简要概括,看起来果然不同凡响,把整个报告的精华叙述得一目了然。

小王终于弄明白了,他进入高级领导层的梦想就是被一份小小的报告毁掉的。

报告的力量就是这么大,有时甚至更大!作为一个老板,他一天的工作已经非常的忙碌,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阅读报告方案。如果员工在给他的报告里附上一份简洁的概要,老板接到报告时就会先阅读这份概要,通过阅读这份概要能节省时间,快速了解员工报告的内容,迅速作出决策。

细节完美才能将工作落实到位

现在的竞争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能够为企业创造可观的效益。

许多企业就是因为小小的细节没有掌握住,而损失惨重甚至退出经济舞台;也有不少公司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创造了奇迹,让它们一跃成为让商界关注的焦点。

所有的企业员工,都应该在执行工作中注重细节要善于抓住细节以防止漏洞,才能使企业在运作中减少人力和物力不必要的损耗,稳步发展。

每项工作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策划,更在于执行过程中细节的把握。若是不能在落实过程中抓住这些细节、防止漏洞,再好的策划也只能是纸上蓝图。唯有落实得好,才能真正把工作的价值完美地体现出来。

某乳品企业营销副总谈起他们在某市的推广活动时说:“我们的推广非常注重实效。不说别的,每天在全市穿行的100辆崭新的送奶车,醒目的品牌标志和统一的车型颜色本身就是流动的广告。而且我要求,即使没有送奶任务也要在街上开着转。多好的宣传方式,别的厂家根本没重视这一点。”

然而,这个城市里原来很多喝这个牌子牛奶的人,后来却坚决不喝了,原因正是这些送奶车惹的祸。原来这些送奶车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忽略了维护清洗,车身沾满了污泥,甚至有些车厢已经明显破损,但照样每天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人们每天受到这种不良视觉的刺激,喝这种奶哪里还能有味美的感觉!

创造这种推广方式的厂家没想到:“成也送奶车,败也送奶车。”对送奶车清洁这一细节问题的忽视,导致了这一创意极佳的推广方式的失败。

同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每个企业的各个营销环节中。很多企业在营销出现问题的时候,反复地思考营销战略、推广策略哪儿出了毛病,但忽视了对落实细节的认真审核和严格监督。

如果从一个营销活动的落实而言,细节的意义要远大于创意,尤其是当一个方案在全国多个区域同时展开时,一旦落实不到位,细节失控,最终很可能面目全非。而每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对整体的成功形成“一票否决权”。

在执行过程中这些细节非常多。每个员工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工作中值得注意的细节也不同。但是只要能在执行的过程中,把这些细节很好地掌握住,让它们尽量发挥有价值的一面,便能为企业节省时间和创造出可观的效益。否则,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声誉方面的损失。

好员工必须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泰山不攘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公司的发展与壮大和节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世界上的每一个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企业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靠着所有员工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分钱一分钱地创造出来和省出来的。

企业的效益和员工的命运息息相关。企业好比是一台巨大的机器,而员工创造的利润正如能够使机器运转的燃油一样,给企业的运转提供着能量。如果燃油供应的少(创造的企业利润少),或者燃油劣质(在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都会使企业这台机器缓慢前进或者停步,用于支付“这部机器的维护费用”(支付员工的工资和所要纳的税)会明显不足,导致这部机器失去使用价值而废弃。

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应该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其实,员工只要做好很简单的一些事,企业就会受益匪浅——员工只要在把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尽职尽责做好的同时,注意在生产过程中为公司节省每一分钱,那样就不但会在直接的工作当中为公司创造一份利润,也会在生产中创造一份节省出来的利润,作为公司来讲,收获的将是两份利润。公司这部机器也会因此燃料充足,高速奔驰在经济发展的大道上。

员工和企业是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要想让企业更加强大,员工必须注意生产过程中的节约效益,创造额外利润。

曾经有一位“海归派”女博士,在一家写字楼里工作。当她到那个公司不久,同事们便把她看成办公室里的“另类”,原因是她从来不用大家都习惯用的一次性纸杯和筷子,总是自备水杯;拒绝吃用塑料泡沫饭盒装的盒饭,总是自备餐具;在办公室里她忍受不了别人哪怕浪费一张纸,总是刻意地提醒同事要注意节约使用,她自己更是经常拿用过一面的纸写字和打印文件;每次办公室里的电器一旦用不着的时候,都是她主动地将它们关掉电源。

这些行为在同事们看来,都是很做作的事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做。毕竟他们公司的实力还算雄厚,每个月公司的盈利也都很可观,更何况老板也一直没有在这方面有更多的要求。

可是女博士还是一如既往地执行着。几年后,女博士离开了那家公司,但那家公司的办公作风却改变了:女博士的那一系列原来被同事看成“另类”的行为,现在成了每位员工主动完成的事情,并且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样觉得做作,反而觉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还在公司的那些老员工也真正体会到了当时女博士工作中的可贵之处。

现如今那家公司的实力更加雄厚了,老板也发现了其中的原因。他还时时想起这位给他带来更多利润的女博士,而现在女博士已经是某家公司的总裁了。

多节省一分钱,较之为多生产一分钱要容易得多,每一位员工只要稍微留神,便能够把这部分利润收入公司腰包。

不要占单位的小便宜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别人的小便宜贪不得,公司、企业的小便宜更是贪不得的。往往公司、企业的形象和效益就葬送在那些贪小便宜的人手中。而那些贪小便宜的人,最终也会因为他们的行为而得到惨痛的教训。

企业和公司里往往会有一些这样的人:对待企业和公司有着绝对的“主人翁精神”。这里当然不是夸奖他们多么的为自己的公司、企业着想,而是这些人习以为常地把公司里的一些东西时不时地往家里搬。他们往往不在乎那些东西值不值钱,只要是公司的统统都不放过。

在公司里毫无节制地使用公司的物品,能浪费的绝对不省着,用不了的就往家里拿。别说什么贵重东西了,就连墨水、打印纸、圆珠笔之类不值几个钱的,也往家里没有节制地搬。别看这些小物件不起眼,大由小来,粗由细成,积沙成丘,集腋成裘;公司要为每个人配备充足的话,也要消耗很大的一笔开支。如果我们能够把拿回家的那些“私人财物”充分利用在办公当中,不仅能够为公司、企业节约大量的开支,还能创造价值。

你可能会觉得:我们为公司拼搏了这么多年,拿点儿公司的小东西又算得了什么?老板不会因为这和我们为难的。老板可能会因为你的劳苦功高对你的这种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如果积少成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那可就到了新账、老账一起算的时候了……

兰女士在一家公司上班。她天性就喜欢占小便宜,经常顺手把公司里的一些小东西拿回家,给她正在上学的儿子用。由于她是老员工了,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公司老板也不好意思当面批评她,只好自己损失一点以求得大家的和气。可是当同事们看到兰女士如此这般而老板置之不理时,也纷纷效仿。这下公司每月的内部办公费用剧增,而兰女士和家里有孩子的同事们,却从来都不用为自家孩子上学的一些用具发愁。

最后,兰女士接受了一个惨痛的教训:她不得不放弃原来那份轻松而高收入的工作,去人才市场重新找工作了,并且为了达到她当初的收入水平,至少还需要在新的岗位上再打拼几年。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占用公司一本稿纸、一支圆珠笔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不值钱的小东西,用用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一个人职业品质的好坏,往往都会从这些细小的方面体现出来。俗话说:“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不要小看一张纸或一支笔所造成的损失,它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损公肥私的事情,无论是谁都不愿意买这个账的!许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败在自己不良的职业操守和办公中的公私不分的小节上了。

对外来说,从一个员工身上往往能看到企业的影子,所谓“一叶知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个人与公司的整体利益是密切相关的。每个员工的点滴形象和行为,都是和公司密切相关的。要懂得公是公,私是私,千万要把这两方面分清楚。

把生活中的坏习惯挡在工作之外

每个人都很清楚:工作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你怎么对待工作,工作就会给你相应的回报,这就好比农民种地,种下什么样的籽,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如果对待工作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你的工作成果一定非常糟糕。也许,生活中的你是一个懒惰、拖拉、喜欢无拘无束的人,但在工作中,你一定要学会自律,避免将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带到工作中来,因为,在生活中,你的这些坏习惯也许不会影响到别人,但在工作中,你的坏习惯却可能会影响到全局的利益,甚至会使团队工作陷入僵局。

在准备出国同外商谈判之前,某公司老板要求公司的几位部门主管把他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都准备好。

在老板登机的那天早晨,各部门主管提前来到机场,准备给老板送行。有人问其中一个部门主管:“你负责的文件准备好了没有?”

对方睁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呵欠说:“我昨晚上实在熬不住就睡着了。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用英文撰写的,老板又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也用不着它。等他上了飞机,我就回公司把文件打好再传真过去不就行了。”

他的话音还未落,老板就到了机场。老板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他:“你负责准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资料呢?”这位主管照实回答了老板。听了他的话,老板脸色一变,大怒道:“你怎么能这样?我已经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和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那份文件和数据资料,你怎么能够不按我的要求准备好呢?”

这位主管当时的窘相,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之所以会影响老板的工作进程,同时把自己置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就是因为他把生活中拖延的坏习惯带到工作中来。在生活中,你可以偷懒,比如说多睡一会儿,拖延洗衣服的时间;可是在工作中,你必须坚决摈弃这种坏习惯。

实际上,你不仅不应该把生活中的坏习惯带到工作中来,还应该培养“多想一步、多走一步”的好习惯,使各项工作快速地落实到位,甚至积极主动地走在老板的指令前面,这样才更能得到老板的认可。我们不妨再回味一下下面这个常见的例子。

有一天,餐馆的老板对杰克和汤姆说:“你们马上到集市上,看看现在还有卖什么的。”

杰克很快从集市上回来,告诉老板,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老板问:“那他车上大概还有多少袋土豆?”

杰克赶快跑回集市,跑回来告诉老板说一共有30袋。

老板又问他:“价格是多少?”

他只得再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望着累得气喘吁吁的杰克说,“先休息一会儿吧。”

这时,汤姆也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3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我还带回几个样品。”汤姆接着说:“这个农民一会儿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来卖,据我看,价格还算比较公道。咱们店里的西红柿快用完了,可以进一些货。我想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您大概会要,所以也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做样品。对了,我还把那个买菜的农民带回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如果你是这个老板的话,你会喜欢哪一个雇员呢?

如果你不能彻底改掉生活中的坏习惯,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坏习惯带到工作中去。而改掉坏习惯,不管是对你的生活还是工作都是有益无害的。

要养成主动完成举手之劳的事情的习惯

俗话说:“润物细无声。”需要企业员工举手之劳的地方,并不一定是企业生死攸关的大事,反而却是那些看似并无大碍的小事儿。如果员工没有举手之劳的精神,企业注定会被这些大家能做而未做的小事所拖累。

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这样的员工: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公司的电话铃声不断,可就是没有人去理会。问之,则曰:“还没到上班时间,不处理业务。”或回答:“肯定是找某某的,反正不是找我的,接了还要费事儿!”其实,当时离上班时间仅差几分钟了,这些员工只顾闲聊或者索性看杂志。若是赶上下班的时间,就更没人理会电话铃了!生怕接了会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大部分电话是老板打来的,不是加班就是帮忙之类的额外任务。要不就是某位先生的太太,要求帮忙招呼一下某某……这些问题本来就是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却能反映员工们的素质。

举手之劳体现在员工是否对公司和企业有责任心,而员工的责任心又是企业的防火墙。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崩塌,与员工的这点儿举手之劳的敬业精神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假如一个企业里的大部分员工都没有这种举手之劳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那么这个企业肯定会举步维艰,还会时不时地因为一些员工的疏忽而出现一些“经济危机”,员工们的这种习惯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很大的。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员工如果没有完成举手之劳的精神,那么他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没有应有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员工。

一家很知名的企业招聘管理人员,来了不少应聘者。这些应聘者看起来都比较优秀。可是不论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在职场上打拼了多年的“老油条”,都是满怀信心地进入面试室,却以垂头丧气和面带失望的神情失败而归。

当所有的应聘者都面试完了以后,主考官看看公司接待大厅里还有好多面试完的应聘者聚集着不愿离去,他们都想弄明白没有被聘上的具体原因。

主考官看着这么多双渴望的眼睛,给大家作了细致的解释:“今天我们确实是想招聘一些合格的员工,事实上,你们每个人面试时回答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谈谈你对举手之劳的看法?’所有的应聘者说得都很不错,也有不少人提出很多实实在在的建议,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刚进公司接待室的时候,门口躺着的一把拖布?你们看看它是不是还安然地躺在地上,只是位置稍微动了一下!可能是某位同志嫌它碍事踢了踢吧。到现在依然没有哪位应聘者能自觉地把它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注定了你们每位应聘者刚刚踏入接待室的时候,就已经被公司拒之门外了。就算你把‘举手之劳’这个话题说得天花乱坠,不动手实施永远都不能说明你们拥有‘举手之劳’的工作习惯!”

这个招聘事例说明,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始注意这点了:员工的举手之劳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们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才会设计这么一个“局”,让招聘者自己往里钻:一是看看他们的观察力,最重要的是看看他们能不能自觉地做这些不起眼的小事。

员工的举手之劳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感,到底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就会明白了:

小林是千万个城市打工仔中的一员,他没有太高的学历,仅仅是初中毕业。农村出身的小林却有着一身的好品质。

现在做到部门经理的小林已经今非昔比了,他回忆起当年被老板提升的原因时,还是感慨万千地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没想到就被老板提升了,当时真是有点儿偶然。那还是刚来城市第二年的一个夏天,由于自己学历低,只能在工地上做些卖力气的活儿。当时正是在现在这个老板手下的建筑队上干活,住在建筑队的集体宿舍里。集体宿舍离建筑工地也就100多米的距离。突然有一天下起了大暴雨,我想到在工地上有一大批新近才运来的沙子还摆着呢!保管员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我想他现在肯定是忙着抢救那批沙子和别的没来得及盖上的东西呢!二话没说我就朝工地奔去,果不其然,那个老人正很吃力地拽着一块大塑料布缓慢地移动着。毕竟保管员上了年纪,而且那天的雨还很大,老人一个人看来有些吃不消。我赶紧抢上去和他一起忙活,老人也顾不上谢我。正当我们把沙子全盖上、一切易损的建筑原料也收起来的时候,老板开着车赶到了。他看见我和老人浑身都湿淋淋的。他很为那些建筑材料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高兴。当时老板还以为我是老人的亲人来帮他的忙呢!问了老人才知道我就是这个建筑工地的工人,而且还是主动来帮忙的。老板对我夸奖了一番,还问了我的姓名,然后就离去了。没想到第二天工地负责人就找到了我,让我换件衣服跟着他去见老板。后来老板就不再让我做卖力气的活儿了,将我升任为公司的质量监督。老板还说我这样的工人他用着放心。然后我就一步步熬到了现在这个职位。”

小林的升迁是个偶然也是必然。假如员工在对待公司的举手之劳的事情上顺便做一做的话,公司就会因此减少很多的麻烦和隐患,还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方便。任何一个老板都会像任用小林一样,放心大胆地用这样的员工的!

多做一点儿就增加了一个竞争的砝码

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分内的工作是必须的,但要想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分外之事不可不管。

对于你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你没有义务去做,但是你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具挑战性,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儿”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做一点儿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这点时间赢得的是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信赖。

为什么应该培养“每天多做一点”的意识呢?有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首先,在树立了“每天多做一点儿”的意识之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形成这种意识的人相比,你已经具有了优势。这种意识使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给你机会。

其次,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将它视为一种机遇。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一次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蕴含于难题之中。当顾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时,也许正是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下一次当顾客、同事和你的老板要求你提供帮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而不是让他人来处理时,愉快地接受吧!努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譬如,“我就是这件事的责任人”、“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也能学到东西。”

每天多做一点,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获得的更多。

詹姆斯·波帕尔一生的转折点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走进来问他,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因为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詹姆斯·波帕尔告诉他,公司所有的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詹姆斯·波帕尔应该付他多少钱。詹姆斯·波帕尔开玩笑地回答:“哦,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当成是帮了一次小忙,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800美元吧。”律师笑了笑,向詹姆斯·波帕尔表示谢意。

詹姆斯·波帕尔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并没有真正想得到800美元,但那位律师并没有把它抛到脑后。6个月之后,在詹姆斯·波帕尔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詹姆斯·波帕尔,交给他800美元,并且邀请詹姆斯·波帕尔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出800多美元。

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一点事情,最初的动机不过是想帮人应急,而不是金钱上的考虑,但结果他不仅为自己增加了8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

因此,我们不应该抱有“我不得不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

如果你是一名物流公司管理员,也许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后仔细查看一下发货清单,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

如果你是一名速递员,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时不要气馁,应该坚持,应该一如既往。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是晋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表现。

多做一点不仅播下了你加薪或晋升的希望,而且你能从中学到更多,积累更多,以使自己更强大,走向更高的层次,而我们付出的只是一点时间,难道你觉得这不合算吗?

主动培养自己关注细节的职业素质

某着名大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应者云集,其中不乏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经过初试、笔试等4轮淘汰后,只剩下6个应聘者,但公司最终只选择一人作为经理。所以,第5轮将由老板亲自面试。看来,接下来的角逐将会更加激烈。

可是当面试开始时,主考官却发现考场上多出了一个人,出现7个应聘者,于是就问道:“有不是来参加面试的人吗?”这时,坐在最后面的一个男子站起身说:“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人们听到他这么讲,都笑了,就连站在门口为人们倒水的那个老勤杂工也忍俊不禁。主考官不以为然地问:“你连考试的第一关都过不了,又有什么必要来参加这次面试呢?”这位男子说:“因为我掌握了别人没有的财富,我本人即是一大财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都认为这个人不是头脑有毛病,就是狂妄自大。

这个男子说:“我虽然只是本科毕业,只有中级职称,可是我却有着1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2家公司任过职……”这时主考官马上插话说:“虽然你的学历和职称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说明经验丰富,不过你却先后跳槽12家公司,这可不是一种令人欣赏的行为。”

男子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3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男子也笑了:“不,这不是我的失败,而是那些公司的失败。这些失败积累成我自己的财富。”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勤杂工走上前,给主考官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2家公司,我曾与同事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知道错误与失败的每一个细节,并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是其他人所学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用10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经历错误与失败,所学的东西更多、更深刻;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

男子离开座位,做出转身出门的样子,又忽然回过头:“这10年经历的12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惊愕,目光转而注视着倒茶的老人。那老人诧异之际,很快恢复了镇静,随后笑了:“很好!你被录取了,因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

老人的言语表明他确实是这家大公司的老板。这次轮到这位应聘者一个人笑了。

成功从细处落笔,这个应聘者能够从倒茶水的老头的眼神、气度、举止等,看出他是这个企业的老板,说明他是一个观察力很强的人。这种洞察入微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而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注重对每一个细节的观察中不断地训练和提高。

然而,细节也最容易被人忽略。因此,看一个员工、一个企业是否能做得更出色也正是从细处着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成功,并非因为他们的智商高于别人,而是因为他们往往比他人更善于从细处落笔,把工作做得更到位。从一个小小的米店老板直到问鼎台湾首富的王永庆就是一个例证。

他每次给新顾客送米,都会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清楚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怎么样,以此推断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太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更深深感动了不少顾客,赢得了很多回头客。

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大多数家庭都以打工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经囊中羞涩。由于王永庆是主动送货上门的,到收款时,碰到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的,会弄得大家很尴尬。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不即时收钱,而是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方法,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海尔厂区上下班时工人走路全部靠右边走,没有其他企业员工潮进潮出的现象,完全按交通规则,这就是不简单。难吗?不难。行人靠右走这是小学生都懂得的规则,可很多企业没做到,海尔却做到了。这就是素质,海尔人的素质,在小小的走路这一细节上就体现出来了!

成功从细节落笔,工作要做好就必须把细节做到位,这是一个优秀员工的必备素质。

对于各项规章制度要做到自律自制

任何一个公司都有其保证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设立目的是为了约束员工的行为,以求达到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协调进步。作为公司中的一员,应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公司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对于一个自律能力很强的员工而言也许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自律能力差的员工而言,就有点儿受制约的感觉,或者认为违犯一下算不了什么。但是,作为员工应该明白一点:遵守规章制度是保证工作落实到位的基本保证。

在工作中,公司的规章制度首先体现在要求员工遵守工作时间的问题上。你如果不能严格遵守上下班的时间,必然会造成上司对你责任心不强的评价,特别是由于你的时间观念不强而影响到他人的工作时,那更是不可原谅的。

无论你的公司如何宽松,也不要忽视了自律而放任自己。可能没有人会因为你早下班15分钟而斥责你,但是,大模大样地离开只会令人觉得你对这份工作没有足够的热情,那些需超时工作的同事反倒觉得自己多余。而习惯性的迟到、早退更不能原谅。也许你认为小小迟到一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但经常性的迟到,不仅是上司,可能连同事都会对你心生厌恶。

办事准时、守时是获得别人信任的手段,也是一个人素养良好的标志。如果一个人不守时,就等于无耻地浪费他人的时间。那么,别人会怎么评价这样的一个人就可想而知了。

《商业周刊》曾经做了一次成功经理人的专访,对象全部是知名的企业家,其中有一个人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说,凭借的全是实践他祖母的那句话:“要当那个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这句话看起来毫无学问,但当你仔细琢磨后,才体会到这句话的含意。你即便不能第一个到办公室,也不要当最后一个姗姗来迟的人。

每逢星期一的早上,职员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比平常来得晚,而且显得非常疲惫,好像让员工星期一工作是件不道德的事、如果你能比其他人都早到一些,并且打扮得神采奕奕,喝一杯浓缩咖啡,即使只是趁别人还没有进办公室之前查查自己的电子邮件,或者整理一下办公桌,都会让自己提早进入一周的工作状态,同时跟四周的人比起来,你的精神显得特别愉快,你绝对是当天最让上司眼睛一亮的员工。

你就算不能最后一个下班,也不要在所有人都还埋头工作时扬长而去;即便你的工作效率可能真的比别人高,你也应该注意到这样做会给其他员工带来很大的压力。这时的你最好能帮助那些工作比较吃力的员工完成工作任务,这样不仅使你的帮助起到积极的效果,而且也锻炼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也许,公司里还会有一些其他的规定,比如上班时间严禁使用手机或者禁止互访办公室等等。如果是这样,你就该严格执行。如果公司要求保守机密,你就更须责无旁贷地遵照执行。

曾经有一位管理者说:“遇到那些不遵守公司纪律的员工时,我的第一个行动,是同这个员工商量,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我提出建议并规定一个合情合理的期限,这样,也许会获得成功。不过,如果这种努力仍不能奏效,那我必须考虑采取对员工和公司可能都是最好的办法。当我发现一个员工不遵守纪律、工作老出差错时,就决定不要他!因为遵守纪律没商量。”

任何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都不可能成为摆设,公司常常会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贯彻落实,一旦发现有人违规犯戒,就绝不姑息迁就。

因此,与其让自己去充当一个公司惩罚制度的实践者,倒不如自律、自制,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公司工作的顺利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