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雅女孩的100个要领
15320000000033

第33章 033让女孩"说"得精彩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是学会与人共处的重要内容。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表达方式,结果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不爱说话,看到认识的人不是装作没看见,就只是羞涩地一笑,这些都是孩子不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请客,看看约定的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喽?"于是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愈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密的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让他们走的啊!"这个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说话要讲究技巧,不能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像上面那个故事里请客的主人一样说话时不考虑听者的立场,就很容易在无意中伤害别人,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所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成功交往的必要条件。

新新在公司里有着不错的口碑,一些老同事不明白,新新只是一个新员工,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呢?新新的同事红红揭开了谜底。红红说:"新新是一个很会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人,她总会很真诚地和大家问好,很真诚地赞美别人。同事犯错误了,她不会像别人那样用生硬地语言说'没事,下次注意不就行了'那样的语句,而是从同事的优点入手对其进行劝解,这样同事既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又能接受新新给自己提的意见。就因为新新语言表达上有技巧,所以她才深得同事喜爱。

如何得体地表达出心中的意思,需要用心,更需要锻炼。所以,父母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许多事情一样,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任何人都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父母要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说话

比如孩子说--"吃糖糖",父母要立刻纠正--"我要吃糖",并且要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把你的想法说完整"。还可以追问--"你想吃什么糖?你能用一句话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吗?"引导孩子说出--"爸爸,我想吃那种黑色的巧克力糖。"让孩子学会组织语言,把多种主要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别人听明白,力求口齿清晰、用词准确,富于表现力。这对孩子逐步养成说完整规范的语言非常重要。

2积累词语,多打比方

孩子说--"阳台上花开了!"父母可以引导"能换一种说法吗?怎么样开着呀?像什么?""像一只大蝴蝶,很好看",让孩子学会用比喻。学语言和培养想象力要同步进行。用词尽量丰富多样,避免语言单调贫乏。譬如,晚上城市广场的灯亮了,用于形容"灯"的词语有"灯火辉煌"、"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等。父母要有意识地重复一些新词语,并把它放在句子中来说,不断强化巩固,让孩子学语言一开始就有个高起点。

3丰富生活是发展孩子语言的源泉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观察大自然、游览公园等,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喜欢看大海,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她通过"听"、"看"、"触",认真观察海水的颜色、波涛、天空的景色,让她描述出来,讲给妈妈听,要求跟"真的一样"。要知道孩子怎样才能说得"真的一样",如雪白的浪花、轰隆隆的波涛、金色的海岸,颜色、声音、动态要会描述。这种口头作文训练,能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为将来向书面作文过渡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个会说话的孩子,往往会赢得老师、父母、同学和朋友的尊重和喜欢;而一个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孩子,通常她一说话就会得罪人。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它是连接自信与能力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