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雅女孩的100个要领
15320000000098

第98章 098有爱心的女孩人人爱

爱心是孩子立足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女孩,更不能没有爱心。当然,爱心是通过模仿和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期,父母就要注重对其爱心的维护,让孩子能够认清做人的本质,真正地坚持下去。

娇娇今年11岁了,由于是独生女,全家人都对她宠爱有加。最近,妈妈发现娇娇暴露出了一种不良的苗头:每次让她把好吃的东西拿给爷爷奶奶吃,或请她帮爷爷奶奶拿东西时,她总是蛮横地扭过头去不理会,还念念有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一次回家的路上,一个蹒跚学步的宝宝跌倒了,妈妈鼓励女儿上前把小妹妹扶起来,没想到娇娇置之不理,还说:"真笨,连走路都不会走!""六一"儿童节时,学校发出了《献爱心,帮助贫困孩子读书》的倡议。爸爸妈妈得知后,商量自己家也去资助一个和娇娇同龄的男孩,帮助他完成学业。当夫妻俩兴高采烈地把这个想法说给娇娇听的时候,娇娇却极为不满,说:"妈妈,你有那么多的钱为什么不给我买衣服穿,买东西吃,难道你不爱我了吗?"妈妈说:"怎么会啊。"娇娇又说:"那我做错了什么吗?"妈妈说:"没有啊!我爱你和这件事没有关联啊,爱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没有亲近和距离。在这个世界除了亲情的爱,还有朋友的爱……"妈妈和女儿说了半天,娇娇还是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情绪很不好……现代社会,像娇娇这样的独生女儿大都被父母视为"小公主",对女儿百依百顺,给她们无限的关怀与疼爱,却没有注意培养女儿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从而使女儿认为众人对她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得爱别人,也不知道什么是爱的奉献,什么是爱的给予。为了不让女儿的爱心枯竭、泯灭,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懂得关爱他人。看看青青妈妈是如何培养青青的爱心的:

为了培养女儿的爱心,妈妈在青青小的时候就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的关爱。所以,当他人遇到了困难时,我们就应献出自己的关爱之心。

比如,公共汽车上,妈妈对青青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邻居老奶奶年老生病,妈妈带着青青去探望问候,帮老奶奶做事。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妈妈带青青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青青受到妈妈这样的教育后,特别懂事。上幼儿园时,她们学校的一位小朋友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她回家后提出要把自己的100元零用钱捐出去,妈妈及时地表扬了她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因为妈妈的言传身教,青青的爱心已经生根发芽。在大街上看到乞讨的孤寡老人,她总是不忘给一些钱,学校里组织的希望工程捐款,她也总是捐出了所有的零用钱。

青青凭着这一份爱心,长大以后一定能顺利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心教育可谓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爱心有助于女孩身心健康发展。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女孩的爱心呢?

1要给孩子做出榜样

经常让孩子看到父母是怎么关爱和帮助别人的,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心最好不过了。父母用心去影响孩子,包括尊敬乡邻、爱护一草一木等,潜移默化中就可以使孩子拥有对爱心的感知。同时,父母要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心,父母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再结合生活中孩子破坏玩具、撕毁图书等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使爱心具体化。

2不要溺爱孩子

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但它都来自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竭,父母不但要爱女儿,最重要的是让女儿学会爱。那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只会让孩子变得一味索取、不懂回报。教育专家曾指出:"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爱心献一点儿给别人。"3要培养女儿的同情心

同情别人是爱心的一种体现,自小给予孩子同情心的情感,就是在她身上培植爱心之芽。父母在对别人表示同情时,善良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女儿的心灵,唤起女儿对别人的关心与爱心。父母可以用生活中所见到的事例来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爱动物。比如,在大街上看到一只流浪狗,父母可以问一下孩子看到狗狗的感受。其实,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养一些小动物或是种一些植物,让孩子去照顾这些动物或植物,这样往往就会培养出孩子的爱心。

孩子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中成长,就能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