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24

第24章 久而敬之全友情

“南怀瑾语录”

交朋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这四个字——久而敬之。我们看到许多朋友之间搞不好,都是因为久而不敬的关系;初交很客气,三杯酒下肚,什么都来了,最后成为冤家。

……

这个“敬”的作用是什么?好像公共汽车后面八个字的安全标记:“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少碰为妙。

南怀瑾先生指出维系长久友情的秘诀:久而敬之。换句话说就是对朋友要尊敬。人与人之间,大多数都是刚开始时关系还很好,交往的时间久了,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还有更为严重者,变成了冤家或者是仇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都是久而不敬。

因为初次交往时,彼此还是很客气的,说话也含蓄,语言中也没有表露刻薄与挖苦。时间久了,彼此也不在意说话的内容和形式,尤其是在酒桌上的言行更为突出,几杯酒下肚,说话也没有把门的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天南地北的一顿神侃,有的也说,没有的也说,在朋友面前失去了尊严,失去了美好形象。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满的情绪,唠叨个没完没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听,就像山洪暴发任意向你袭来。如果有这样的朋友,你不讨厌吗?能不回避吗?

台湾教育部部长张其昀,在台湾颇有影响力。他卸任后,创办“中国文化学院”,想请一些知名人士担任教授。张其昀跟南怀瑾先生早就认识,对他的才情、人品都很了解,所以想请他出任礼学院院长。对此,南怀瑾先生婉言拒绝了。

不过,张其昀并不罢休,天天到他的住所来拜访,非让他接受不可。南怀瑾推不掉,便退而求其次,不当院长,同意担任教授,条件是自己不到学校上课,由研究生到他蓬莱新村的寓所受教。张其昀也只好让步,同意了他的要求。

后来,有人问南怀瑾为什么不愿当院长,他说:“我和张其昀都是爱管闲事的人,将来免不了有意见不协调之处,为维护友情,最好不要共事。”

南怀瑾用这样的智慧之言告诫人们,交朋友要把握好分寸。这种分寸包括:交友要有原则、有选择、有舍弃、有距离、有敬意。

待友不敬,有时或许只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已埋下了破坏性的种子。维持朋友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久而敬之才能天长地久。然而,久而敬之,光久不敬,也是枉然。很多时候,“敬”的原则也不好把握,但也还是有法可循的。

(1)尊重朋友的意愿

当朋友想独处的时候,就不要强求他去做他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一个人的尊重,也包括在一定程度上迁就对方,按照对方的标准来做。对待朋友也一样,应当在不违反原则的条件下适当迁就他。当你的观点与朋友产生分歧的时候,应该试着去理解他,或者保持沉默,而不是一味坚持己见,一意推销自己的那套东西。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的那句话,可作为我们这方面的指引。他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就是尊重。

(2)尊重朋友的隐私

通常情况下,不去打听朋友的隐私,是对朋友的尊重。保护朋友隐私,不只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朋友负责。因为暴露朋友的秘密,只能使朋友尴尬、不快,饱尝痛苦和羞恨。有时还会给搬弄是非的小人提供中伤、打击、散布流言蜚语的材料。如果你知道朋友的隐私,最好把它从记忆中抹掉,至少也要守口如瓶,不要让其泄露出来。一般来说,侵入朋友隐私世界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利。因此要尊重朋友的隐私,做到不打听、不传播、懂保护。你对朋友多一份尊重,实际上就是多一份友谊。

(3)不可恶语中伤朋友

恶语可以伤人,而且很多时候,语言的伤害会在朋友心里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对待朋友,无论关系如何,都不可恶语中伤。应当将自己放在与朋友相等的地位,设身处地替他着想。只有彼此相敬如宾,才能让友情常青。

(4)重视朋友之间的礼仪

许多人常有一个错误的想法:挚友之间无须讲究礼仪。因为好朋友之间已相当熟悉,亲密信赖如亲兄弟,财物不分,有福共享,若是讲究礼仪,不但显得拘束,还显得十分见外。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人与人之间和谐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为纽带。这种感情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真诚的自然流露。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待挚友仍须敬,并不是说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烦琐的客套和热情,而是强调好友之间相互尊重、不能在礼仪上跨越对方的禁区。

(5)与朋友保持距离

明智之人在与朋友交往之中,懂得保持距离。距离对情感而言不是空间上的远近,而是交往的层次和质量。所以说,真正的情谊是心灵的默契和情感上的升华,聪明的人会把情感放在和理性等距离的位置上,在交往中和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

很多人常常有一个错误的思想:挚友之间无须讲究礼仪,因为好朋友亲密信赖如亲兄弟,讲究礼仪便显得亲疏不分、十分见外。

其实,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为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相对,则和,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在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恭不敬。否则,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不复存在。维持朋友亲密关系的最好方法就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久而敬之”友谊才能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