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26

第2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

“南怀瑾语录”

交朋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这四个字——久而敬之。要把握好分寸。这种分寸包括:交友要有原则、有选择、有舍弃、有距离、有敬意。总而言之,交朋友不能太疏远也不能太密切,应该是心里有友,但是不侵犯别人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亲如蜜却淡如水”。亲密得像蜜糖一样,形容关系好,但同时也要“淡如水”,彼此都很自由。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庄子说的。《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也就是说君子之交是平淡的,小人之交却如同酒一样浓的。君子之间的友谊平淡情纯,但真实、亲密而能长久。小人的友谊浓烈、甜蜜,但虚假多变,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交友也有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君子之交以互相抵而道义、切磋学问、规劝过失为目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理解、思想一致的基础之上的,故虽平淡如水,但能风雨同舟、生死不渝。小人之交是建立在私利的基础上的,平时甜言蜜语、信誓旦旦,一旦面临利害冲突,就会交疏情绝、反目成仇。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薛仁贵“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何为君子?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命”就是生命本体,就是“道”,也是所谓“天命”。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知“天命”之人,明“道”之人就是“君子”。就自强不息与天同健。也就是《阴符经》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谋何事?所忧何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何为水?

液态,无色、无味。水在零度可以结成冰,冰在零度可以化成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冥冥之中一份惊喜,人性且厚道。

欧阳修有著名的《朋党论》,文中说的“朋党”虽属政治集团和政治派别,但文章的论点也是对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精辟分析。试摘引如下:

“大凡君子与君予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先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朋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目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区别在于“同道”还是“同利”。小人之交因为是为了私利而互相勾结,所以见利就争先,利尽就交疏。这样的朋友是假朋友,或者是暂时的朋友。君子之交是坚持道义的原则和社会的使命,所以能够相益共济,始终如一。这样的朋友才是可靠的真朋友。我们要交志同道合的真朋友,不要交追逐私利的假朋友。在交友方式上也要宁取平淡而持久,勿取甜蜜而多变。孔子提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通过文字结交朋友,是知识分子交友的常用方式,通过交流作品互相切磋学问、研究问题来增进友谊和感情。”

古人说:“情相亲者礼必寡”(林逋《省心录》),“礼貌过盛者,情必疏”(申居勋《西岩赘语》)。巴尔扎克也有类似的话:“亲爱的朋友,切忌轻信,切忌平庸,切忌殷勤,这是三大暗礁!”(《幽谷百合》)巴尔扎克说的“切忌殷勤”,颇合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中国古训。友谊的基础是理解和感情,不能用权力和金钱去换取。“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寡则散。”(《文中子·礼乐篇》)克雷洛夫也有同样的见解:“在你有权力有名望的时候,卑鄙的人是不敢抬起嫉妒的眼睛看你一眼的。然而,到了你一落千丈的时候,显示最毒辣的是他们。”(《克雷洛夫寓言》)我们怎么能把这种势利眼当朋友呢!财富的作用也是这样,靠金钱、酒肉引不来真诚可靠的朋友。李白《赠友人》诗云:“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以亲身的经验道出了人生的真理。因此,古人注意从贫困患难中识别人。当你倒霉时愿意和你交往的人是真朋友,在你飞黄腾达时才和你拉关系的人多半靠不住。

宋纁所辑《古今药石·自警篇》中有一则故事:司马光推荐刘元城到集贤院供职。有一天,司马光向刘元城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刘元城说:“是因为我和先生往来已久罢!”(刘元城中进士后,不就选,而从学于司马光,所以他这样回答。)司马光说:“不是这样。是因为我不任职闲居的时候,每到时令节日,你问候不断。我当宰相以后,唯独你没有书信问候我,这才是我推荐你的缘故。”刘元城的人品值得称赞,司马光也善于识人择交;刘后来当了谏议大夫,处事刚正不阿,为士人所敬重。

钱钟书说:“在我一知半解的几国语言里,没有比中国古语的‘素交’更能表出友谊的骨髓。一个‘素’字把纯洁真朴的交情本体形容尽致。“素”是一切颜色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切颜色的调和,象白昼包含着七色。真正的交情,看来象素淡,自有超越死生的厚谊。”

钱钟书强调的这种“素交”,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钱钟书的交友之道,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在他的眼中,朋友绝不是用来“走路”的人,因此他绝不信奉“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是希望从友谊中找到一种情感的交谊。比如钱钟书说:“我有大学时代五位最敬爱的老师,都像蒲伯所说,以哲人导师而更做朋友的;这五位老师以及其他三四位好朋友,全对我有说不尽的恩德;不过,我跟他们的友谊,并非由于说不尽的好处,倒是说不出的要好。”所以,钱钟书交朋友不在于朋友对你有“说不尽的好处”,而在于有“说不出的要好”。

友谊不是患难时候的慷慨相助,而是平时感情积累。南怀瑾说“朋友的慷慨或吝啬,肯否排难济困,这是一回事;我们牢不可破的成见,以为我和某人既有朋友之分,我有困难,某人理当扶助,那是另一回事。”因此,那种认为朋友就该在自己困难时为自己排忧解难的观点都是不对之见。

君子之交淡如水,即是朋友,又何必在乎朋友困难时是否出手相助。马克思曾经在恩格斯死去自己爱人的时候请求他帮忙寄钱,解决自己生活困难,对恩格斯失去妻子的痛苦却不闻不问,恩格斯当时很生气,但是他没有在乎马克思这种无情,依然给马克思寄去了钱。马克思知道此事后深表歉意,但恩格斯毫不在乎。就是这样一种无私朋友奉献的精神,维持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真正的友谊在于赤诚相投,而不在于甜言蜜语或重金送礼。至于物质上的交换、肉麻的吹捧、互相利用,甚至尔虞我诈的小人之交,我们应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去。“君子之交”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外界环境的考验。

朋友之间最看重的不是荣华宝贵,不是才学品貌,而是心灵深处的那份相融和认同。

“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就是朋友的最高境界就像淡淡清水、潺潺溪流,没有负担,没有索取,没有拖累,没有是非,没有利害。相聚只因同道。同道为朋,就应担当朋友之间的道义:忠实对方,相互守信,彼此尊重,珍惜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