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31

第31章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南怀瑾语录”

讲到人生修养,一个大丈夫,不管哪门学问,都要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不要被他困住了。因此,反过来讲,对于下棋、打牌等等,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不被它困住的,不能不算是学问。如困住了的话,就变成了“致远恐泥”(在小路上如果走得太远恐怕就会有泥泞)。

南怀瑾号称“经纶三大教”,并非虚言。他确实对儒、释、道三门学问都非常精通,对儒家、佛家、道家也非常推崇。他说:“对这三家,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主动找上门不可。”

这种对儒、释、道三大学派深刻、新颖、独到的领悟和见解,如果不是深入研究过的人是说不出来的。这就是所谓“入乎其内”。

为此,有人当面把南怀瑾称作“儒、释、道大师”,他自己并不认同。他笑笑说:“什么儒、释、道?都是乱讲的。”接着,他又讲了—段对儒、释、道颇为尖锐又有点刻薄的评价。他说:“儒家吗,人品好,胆子小;道家吗,人品好,敢捣乱;至于佛家吗,则是人品好,什么都不干。”南怀瑾对于儒、释、道三大学派缺点的批判同样深刻而独特。这又是他所说的“出乎其外”了。因此有人说他“亦儒、亦释、亦道”,又是“非儒、非释、非道”。

南怀瑾号称“经纶三大教”,却不承认属于某一门派;精通并推崇儒、释、道,却对其缺陷了然于心,并不以为然。南怀瑾先生这种“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的奇特学者身份,正是他不被所谓学问、流派束缚的表现。他在一生的求学经历中,并不拘泥于哪一家,而是把这三家学问的精华消化了,吸收了,然后运用自如。

其实,无论是所谓“别被学问困住手脚”也好,做学问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好,都是说学习要灵活、要融通、要开放思维,而不必拘于一家之见或某个流派,换言之就是“学习无界限”。如果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将会发现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

(1)不要受专业限制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专业对口”的观念根深蒂固,好像学什么就只能干什么。比如:有些人在学校学的什么专业、在社会上学的什么技艺,他在确定自己的事业方向时,就将视点全放在相关的行当上。实际上,这项专业未必是他最擅长的,这个行当也未必是他感兴趣的。这就是被所谓“学问”、“专业”困住了手脚。其实,世界上的事都是相互联系的,专业之间总有相通之处。因此,选择学什么专业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比如南怀瑾先生自己,无论是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道教也好,统统“来者不拒”,只要能够救世济人即可,因此他能够在做学问上保持开放的胸怀,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之后,自成一家之言。

(2)不轻视“雕虫小技”,但只做与目标有关的事

一旦打破了学问的所谓“门户”、“流派”,那么学问也就无所谓高低贵贱,无所谓“大道”、“小道”了。只要能够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大可取而用之。南怀瑾先生对此有他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天地间的学问,分门别类,不止一种。虽然有很多所谓的“小道”,如下棋、写字、作诗、刻图章,甚至于打牌,这些都不是什么大学问,只是“小道”,古人所谓雕虫小技。但也是学问,并不简单,都很难。如果深入去研究,都会有所成就。

因此,为了达到目标,我们一定不要轻视任何专业技术,也不要迷恋任何专业技术。这就是所谓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什么技术或不用什么技术都不要紧,只要对目标有利就行。心中执着于目标,就不会偏离方向。南怀瑾先生告诫求学者,别被学问困住手脚,才能在求学之路上发现更广阔的天地。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则天下的学问都可成为学习的对象,学习也变得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