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80

第80章 吾将上下而求索

“南怀瑾语录”

一个人活着就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让人何等热血沸腾!而这千古名句又成了多少人的座右铭!人若无志,如鸟无翼,一个人总要有一生追求的远大目标和志向,才不会枉此一生。

南怀瑾先生很欣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句话,这句话虽不是他老人家的原创,但却是很多人都喜欢和用来自勉的一句话。

追溯这句话的来源,它是楚国三间大夫屈原融一生爱国、爱民之志写下的千古名句。屈原一生忠君爱国、“事君不贰”,所有读过《离骚》的人,都不难发现屈原之志在于国家。

屈原,名平字原,生于楚宣王在世朝代,死于顷襄王的朝代,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寰王三个时期,屈原主要的活动时期是楚怀王时期,而这正是中国将要实现第一次统一大业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当时楚国国力强大,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年轻时就十分有才,因此得到楚怀王的重用,担任“左徒”一职,负责起草法令和接待外宾的重要职位。屈原也精于治乱,并立志要让楚国更加强大。但是屈原受到重用时,却有一些小人对他的地位和才能非常嫉恨。

有一次,屈原起草了一个文辞华美、条令严谨的宪令,上大夫靳尚看到后十分羡慕,于是想占为己有,以便向楚怀王邀功。但耿直的屈原却把这事揭发了。从那以后,靳尚就对屈原怀恨在心。后来靳尚又和阴毒险恶、臭名昭著的楚怀王之妃郑袖狼狈为奸,对屈原百般加害。

楚怀王十五年,张仪从秦国到楚国,用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当内奸,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但楚怀王受骗后大怒,两次出兵秦国,结果惨败,从此楚国国力大减。

此时楚怀王想起屈原,于是让屈原出使齐国重修旧好,这才让当时的局势有所改变。但这时秦国又派张仪到楚国对齐楚联盟进行瓦解,最终齐楚联盟没有取得成功。楚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使楚国投入秦国怀抱。而在政策上和靳尚有冲突的屈原也被逐出郢都,流浪到汉北。

楚怀王三十年,又把屈原召回。当年秦王约楚怀王在武关相会,屈原知道秦王绝对不会怀好心,于是苦劝怀王不要去,但怀王还是去了。结果怀王被秦扣留,客死异乡。

顷襄王即位后,听信靳尚等小人的投降政策,空有满腔爱国之情的屈原再次被流放,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屈原一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政治生涯的失败让他把满腔的爱国之志化为诗歌。在他被流放的期间,写成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千古传唱的作品。后来,秦攻下楚国郢都,楚王仓皇逃走。被流放到洞庭湖的屈原得知楚国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于五月初五抱石投入汨罗江而死。

屈原一生忧国忧民,他行廉志洁的人品为后世万代景仰。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梁启超也说他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屈原的性格与志向是近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典型的性格与志向,其爱国忧民的人生价值观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生价值的重要取向。《离骚》中“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口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表达着屈原那种执著精神和远大志向,感动着整个中华民族。

有人说屈原的一生是失败的,所以他才投江而死。但南怀瑾强调的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而死的人,你能说他失败吗?

这就像西方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那场辩论一样。他一个人对五百零一人组成的法官团所讲的:“朋友,你们都是雅典公民。雅典是最伟大的城市,以智慧和强盛驰名远近。可是你只顾在多赚财富和博取名声与荣耀方面用心,对于内心的修养和真理,以及怎样使灵魂更加完美等问题却置之不理,难道你不感到羞愧吗?”

如此一来,原来要审判苏格拉底的人却被他教训一顿。结果他以281票对220票被判有罪,五百多人的法官团一怒之下宣判了苏格拉底的死刑。当他在监狱中等死的时候,正是雅典派往提洛岛祭祀阿波罗神的圣船扬帆起航之日。按照祖传礼法,祭神期间(包括圣船往返航期在内),城邦必须洁净,不得行刑,所以苏格拉底缓刑一个月。

这时,苏格拉底的学生、朋友都已经把钱财准备好,只要他一点头就可以逃跑。但他却说:“我身为雅典公民,一定要遵守法律。法律以不义的方式宣判我有罪,但我不能因此而反抗法律。”在他死的时候,甚至问狱卒喝了毒酒之后有什么反应,想自己先有个心理准备。

苏格拉底一生以死刑作为终结,他怕死吗?当然不是,对他来说,为自己理想而死并不觉得自己失败。同理,我们不难想象屈原抱石投江之时又是何等的沉着!

一个人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浑浑噩噩地生活,白白地浪费自己的一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志向究竟在哪里。

南宋哲学家朱熹说:“大丈夫不可无气概”,“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北宋文学家苏轼指出:“天下未有其志而无其事者,亦未有无其志而有其事者。事因志立,立志则事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孙中山也认为:“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事业的成功。人苟有正确的志向,地位虽小,未尝无大事业之成功。”可见,志向是我们人生的导航灯,可以为我们指引出生活的方向。

不仅如此,远大的志向还与我们的未来密切相关,只有一个有志向的人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为了国家驻守边关,抵御匈奴,当他击退了匈奴的入侵,汉武帝送他大宅时,他却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古今中外有这么多英雄、伟人、哲人,都为了自己的志向奋斗一生,不是更加说明远大志向对人的重要性吗?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失去自己远大的志向,不要畏惧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曲折和长远,只有通过不断的求索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