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15321000000120

第120章 赢的博弈:竞争优势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对手比自己强,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这种天性叫做竞争。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即使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古人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的,人类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人类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获取足够的资源才能得到满足,有限的社会资源往往是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取。也许,竞争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吧。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寓言: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3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你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都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将我打个半死”。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敌人得到的财产是自己的两倍,嫉妒之情不言而喻。如果把自己打个半死,那么敌人岂不是就可以被打死,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可以让敌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自己宁愿受皮肉之苦也是值啦!

这个寓言发人深思。虽然只是个寓言,但却把我们大多数人的劣根性十分形象的刻画出来。因为嫉妒,因为不公,我们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一些类似的荒谬之事。这其实是一种极其短浅的目光、是一种非常浅薄的思维。我们总是希望付出更少、得到更多,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和更高的地位,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由此而发生的事情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惋惜不已。

这种现象描述的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竞争优势效应”。

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就是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的内涵所在。

自古至今,竞争的实例比比皆是。

战国时,秦昭襄王对范雎说:“天下的贤才武士,以合纵为目标,相聚在赵国,而且要攻击秦国,我们该如何对付。”

范雎说:“大王不必忧愁,让我来破解他们的合纵关系。秦国与天下的贤才武士,并没有什么仇恨呀!他们相聚要来攻打秦国,只是为求一己的富贵。一群狗在一处,卧的卧,立的立,走的走,停的停,不会互相争斗。但此时,如果投一块骨头过去,每只狗就起来抢夺,并且互相撕咬,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那块骨头,彼此都有起了争夺之意。”

秦王听完范雎的话,于是派他带了5000黄金,在武安为合纵之士大摆宴会。散给合纵之士的黄金还不到3000时,他们就互相争斗起来,也不再策划攻击秦国了。

范雎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瓦解对付泰国的合纵联盟,在于他充分的利用了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竞争。虽然故事中,天下的贤士与武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付秦国,但是当他们利益发生冲突时,却也不可幸免的相互争斗起来。

竞争固然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无序、过度的竞争却对社会和个人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获得成功,我们并不一定需要盲目的无序竞争,我们可以通过合作的途径寻求双赢。竞争虽然可以一时获利,但是合作才是通向成功的金钥匙。

实现合作,应当成为寻求双方发展的主旋律。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 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融入我们的“我”。才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与周围的人精诚合作,友好相处,实现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合作通常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谈判就是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国谈判高手斯腾伯格把“以诚实取胜”作为自己谈判的人生信条,他将双赢式的方法运用到谈判过程中。谈判过程中不断的交流着自己的价值理念,尽可能多地向对方学习,营造出一个合作而不是冲突的气氛等等。正是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谈判方式,对于他来说收获的不只是成功,而且还有通过合作而获得的彼此之间真诚的信任。

学着摒弃短浅的目光和浅薄的思维,学着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宽广、豁达,学着让自己放弃一点眼前的利益。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需要团结合作,我们需要让别人也能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一些好处,我们需要一种双赢的好结局。这才是生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