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15321000000018

第18章 掘开痛苦之河的堤坝,可爱的阿Q精神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里的阿Q形象,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于作为精神胜利法的阿Q精神,人们常常抱着嘲笑和鄙夷的态度。然而,这种出自人类精神自慰本能的阿Q精神,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及深刻的心理根源。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奋发图强、力争上游、自力更生等精神,同时也要有点阿Q精神,以排解我们的不良情绪。此话从何说起?

比如提拔干部,分明你的才干、品质比他好,但领导提拔了他,没提拔你。群众为你鸣不平,你自己也不服气。这时,你怎么办?去找领导说理?未免有争官之嫌;就是厚着脸皮去争,也极难改变既成事实,不大可能设双处长、双局长,像体育比赛中出现双冠军那样。但是你既不服气,又想不通,必然闷闷不乐;这时就需要有点阿Q精神来宽慰自己:“别看他当了处长,在群众眼里只有我够格当处长。”或者:“他这个官是拍马屁拍来的,没什么希罕,我不搞溜须拍马那一套,我人格比他高!”或者:“这种芝麻绿豆大的宫,叫我当我还要考虑考虑,兴许不想当呢”。“无官一身轻,当了官成天开会,哪有平头百姓自在啊!”这么想之后,气也消了,火也没了,吃饭也香了,觉也睡得着了。

比如分房子,无论从一般工龄还是本单位工龄,你这个知识分子都应该分到向阳的两居室,但是结果呢,工龄没你长的住进去了,职务比你低的住进去了,分给你的却是朝北的房子。你能不气不打一处来吗?你能不发火、有点牢骚吗?但这时你不要去钻牛角尖,死缠不放,让坏情绪左右你的行为。这时不妨来点阿Q精神,这样想:“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公平合理的事?如今分给我的虽然晒不到太阳,总比原来住的旧平房强多了。”或者:“比起周围一些工人三代同居于十多平米的一室,我简直是步入了天堂,应该感到满足,应该大大庆贺乔迁之喜了。”这样想过,你就会怨气顿消,心情舒畅了。

此外,还有评职称(或专业职务)、评劳模、评优秀党员、选××代表、子女考学、子女毕业分配或考工就业等等事情上,都会发生这种那种令人烦恼的情况,你如果成天为这些事生闷气、寻苦恼,得不到解脱或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最终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个,到处充满着矛盾,因此,把什么都“看开了”,是最好的自我调节方法。而阿Q精神则是教你把事情开看,排遣生活中的烦恼,从而转愁为喜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处身于逆境中时,心情好坏非常重要,来点“阿Q精神”,不做无谓的生气这样就多了一道成功的门。

有一天孔子游览泰山,看见荣启期在郊野里行走,身上穿着粗糙的皮裘,腰里系着绳子,一面弹琴,一面唱歌。孔子问他:“您为什么这样快乐呢?”他回答道:“我快乐的原因有许多。自然生育各种飞禽走兽、昆虫鱼虾,只有人最尊贵,我能够做人,这是第一种快乐;人生下来,有的没有看到日月便夭折,有的还没脱离怀抱便短命,我却活了几十岁了,这是第二种快乐。贫穷是人的一般情况,死亡是人的必然结果,安于一般情况,等待必然回到来的结果,还有什么忧愁呢?”孔子听了赞叹道:“好啊!这是能够自己宽解自己的人。”

荣启期的快乐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穷快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阿Q精神”的作用。虽然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但我们试想,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穷而快活,不是比穷而愁苦更好些吗?

我们并不主张一切认命,逆来顺受。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但是,生活中有些目标,怎样努力也无法达到;有些苦难,怎样挣扎也无法逃脱;有些损失,怎样痛苦也无法挽回。有时候,抗争和死亡几乎是同义语。在无法反抗的命运前,顺应自然,保持心情的平稳,对求生存有很大的帮助。就像水之顺应方圆,人啊,有时也得顺应命运的潮流,随时随俗,自得其乐,抓住幸福的机会,这正是一种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智慧,比起自不量力的挣扎,弄得自己心力交瘁,这是最强韧、也是最聪明的生存方法。

没有人能够数得清不幸的人类所经历的灾难和苦痛,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人类总是与苦难连在一起。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古的文化典籍、直到近现代的历史,都在一一诉说着人类的苦难。

哲学家加缪曾说过:“神话传说并不是嬉戏与盲目的产物,它是人间的面貌,经历和悲剧,这其中概括了一种难解的智慧和义无反顾的激情。”就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来说,从他诞生的那第一刻起,烦恼和痛苦就紧随着他:生活的劳累,人事的纷扰,怀才不遇,或忧时伤世。面对这些,保留一点阿Q精神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