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拆掉人生的墙:成功处事的自我
15322900000011

第11章 拆掉人际心障之墙:营造一个好人缘(2)

有一天晚上,宿舍就剩下了一个同伴和我。我对那个同伴诉说心中的烦恼:你说我怎么总是遇到烦心的事儿?就说那天摘衣服的事儿,当时你没在场,你说她们怎么这样?我自顾自说了不少人际之间让自己不高兴的事情。她开始只是听,没有半句的同情和安慰,后来还表现了对我的不满,说我,你怎么总是烦?怎么总是挑别人的毛病?你也应该多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啊!你看,拿她当个知心的人,她却这样对我?这让我心中就非常恼恨,好几天都不想理她,也不想理宿舍的每一个人。我讨厌宿舍的每一个人,她们怎么都这样让我生气?再后来,和宿舍的人更难相处了,关系更僵。

没办法,前几天我要求调换了宿舍。可是,刚刚换了宿舍发生了一件事更是气人。好像是刚刚换到新宿舍的第二天晚上吧,我们回到宿舍躺下后,突然停电了。大家各自找蜡烛,找手电。我正准备起身去拿自己备用的蜡烛的时候,临铺的一个同伴问我,你有蜡烛吗?听她一问,我心里不是好气:怎么?我刚刚搬来就找我借蜡烛?三四个人为什么不找别人?这不是欺负新来的人吗?想到这里我张口就说,没有!听我说没有,她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根蜡烛,说,没有,我这儿有。听到这里,我不知道是接过她的蜡烛,还是拿自己的蜡烛,尴尬了好半天才说,啊,啊,我这里也找到了。结果弄得我那天晚上非常郁闷。这个人怎么这样,你想借给我蜡烛怎么不直说,这不是取笑我吗?从此,我感到和新宿舍的同伴关系也出现了障碍。为什么我的人际关系障碍重重?我该怎么办?

心理透析:过度的自我中心倾向

常言道,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是好人缘,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走向人生成功的旅途中,好人缘是最好的一张通行证。没有这张通行证,我们的人际交往就出现了障碍。晓岚就是遇到了这样的障碍。

导致晓岚人际交往障碍的关键在于一道心障,在于她心理上过度的自我中心倾向。所谓自我中心倾向,意思是指一切从自己出发,不会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因此非常容易陷入情绪化,妨碍人清醒地认识问题,妨碍人们相互的沟通与理解。可以说,自我中心倾向,是人际交往中常常遇到的一道心障。许多人际交往的障碍,常常就是起源于自我中心倾向。

由于独生代的成长经历,自我中心倾向表现更为突出。晓岚正是由于独生女的家庭生活环境,一切习惯了从自我中心出发。正是这样的人格特点,才导致了她种种人际交往的障碍。特别是最后的蜡烛事件,硬是把人家的好心当成驴肝肺,更是自我中心在作怪。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怎样才能跨越自我中心这道心障?

心灵跨越:学会进行心理换位

要跨越自我中心这道心障,就需要学会心理换位。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从而促进相互理解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晓岚谈到的几个人际关系问题,就需要这样的心理换位。比如,下雨了大家没有帮晓岚把衣服拿进来,让她生气,这时候不妨站在对方角度这样想:很可能是下雨了大家都抢自己的衣服,回到屋里把外面还有衣服给给忘记了,再说,即便换成自己,下雨了和大家一起出去,不也会先抢自己的衣服吗?又如,晓岚想对同伴倾诉自己的烦恼同伴不愿意听,让她很生气,这时候不妨站在对方角度这样想:或许人家也正心烦,或许人家是为了劝自己,何况逆耳常常是忠言?何况人家说的不无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多想想自己不好的地方,不也是正理吗?退一步说,人家有什么义务一定要倾听你的心烦?再如,蜡烛事件让晓岚感到郁闷,这时候不妨站在对方角度这样想:人家最初就是想帮助我,但也不好直接给,得看看我是不是需要,只好先问我有没有蜡烛。换成自己不也得先问问人家有没有吗?怎能自以为是地错怪人家?再说,如果自己开始直接告诉人家自己有,不也就省事了吗?如此心理换位,晓岚也就告别了人际交往的困扰。

生活就是这样,凡事只要我们能够学会进行心理换位,我们也就跨越了自我中心这道心障,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少一些误会,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冲突,多一些和谐。

不敢与人交往的男孩

心路迷障:我不敢与人交往

这一天,我接待了一个外地来访的男孩。男孩24岁,大学刚刚毕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经过初步沟通,知道了他的来访是因为不敢与人交往。

他说:我不敢和人说话,不敢对视,和人在一起,老是感到紧张,爱脸红,爱出汗,总以为别人在看自己。这个毛病是从中学的时候开始的。在学校里,我为了避开与别人对视,就坐在最后面。不敢上台讲话。如果轮到这样的情况,我事先就会十分紧张地等待着。有一次,考试的时候,我趴在桌上答题,老师从我身边走过。我就紧张的不得了,害怕和老师的目光对视。很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僵硬的姿势。我几乎每天总是在想,别人又该怎样看我了,我又该紧张了。于是,就想不让自己紧张,可越是控制越是严重。

我初中的时候长得挺胖的,就很怕别人看自己。到了高中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的肌肉不够发达,不像男子汉。有一次,感觉一个女生似乎用余光看我,吓得我赶紧低头了。有时候,我也会暗暗地喜欢某个女孩,想想自己是不是很有魅力。可是,又感觉自己太丑了。

我确实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就是性方面的不健康表现,甚至是犯罪。我经常手淫,而且还偷看过女性的裸体,偷拿过女性的用品,然后来手淫。更严重的是,我还有过犯罪的想法,就是看到女性就想入非非,甚至想到犯罪的镜头。

大学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让我的问题更严重了,更害怕看到别人的目光,更不敢出门。甚至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我都不敢抬头。而且,我感到我的毛病传染给了家人。感觉好像父母也怕和我对视,而用余光来观察我。甚至看电视的时候,也会觉得家人在这样偷偷地看我,我就不敢抬头。我这样不敢人与交往将来怎么办啊……

心理透析:自己吓唬自己造成的

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会话中,不仅要会听,还要会看,就是通过观察求询者在会话中的非语言信息,来了解求询者的问题。就我的观察,在我们会话的过程中,男孩与我的交流基本正常,也间或地有目光对视。就是说,男孩能够比较正常的与人交往。特别是他能够独自远道来访,也说明了这一点。就是说,男孩的情况比他的自我感觉的要好得多。他的问题主要是不能接纳自我自己吓唬自己造成的。这与他的敏感性格有关。致于父母的目光,充其量不过是对孩子担心,又不敢随便过问,而偷偷观察而已。决非什么受了男孩的传染。

很明显,男孩最初的不能接纳自我,是年龄特征的表现。中学阶段正是自我意识的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这时候的男孩女孩,往往对自我形象特别敏感,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所以如此,与他们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实,男孩所谓的不健康甚至犯罪的行为,一个是自慰行为,一个是窥阴行为,一个是恋物行为。致于所谓犯罪的想法,不过是性幻想。这些,是发育中的青少年难免的行为和现象,偶尔为之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要的。比如自慰行为和性幻想,对性发育成熟的人来说,在不能通过正常方式进行性生活的情况下,这是一种获得替代性满足,缓解性紧张的一种方式。但是,进入青春期的年轻人,很难坦然面对这一切,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而对于敏感的人,这个压力就更大了。他们会深深地自责自罪。于是,就更不能接纳自我了,由此导致了人际交往障碍。

心灵越障:勇敢地练习与人交往

针对男孩的问题,首要的是进行认知调节。一是接纳自我。他可以侧面调查,切身体验大家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不正常。即使有时候感到紧张,脸红,出汗,也该接纳。许多事情,只要接纳了就不是问题了。对自己的一些自慰行为和性幻想,也应该采取接纳的态度。二是顺其自然。人的心理活动有个规律,你越是控制,它越是强烈。这叫心理活动的逆定律。男孩过去采取的对策都是控制,所以使问题恶化。因此,最好的对策,是对自己的心态不要强加控制,在接受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其次是进行行为调节。关键是为所当为,就是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再逃避,积极地行动起来,勇敢地练习与人交往。每一次行动就是一次突破和超越。

我建议男孩这样尝试调整,并记录成功日记。于是,我们结束了第一次会话。

第二次如约来访的时候,男孩的成功日记上记录了两天的收获和体验。他说,这两天感觉很好,轻松了许多。在旅店里,和同房间的两个人也能够自然地交流,就电视节目说这说那,感觉比较自然。去商店买东西,能够很自然地购物,还和商店的老板聊天了,又说又笑。行动起来,真的是感觉不一样。

我知道第一次会话收到了预期效果。但是,离真正的化解心理障碍,还有很大距离。因为,男孩半年多没有工作的封闭生活,是心理问题进入恶性循环的关键。一来,人心灵的健康需要阳光和空气,这就是常态的现实生活。离开了常态的现实生活,必然带来心灵的病态。二来,这种非常态的现实生活,对于应该走出家门的年轻人来说,本身就是很大的压力。为了减轻心灵的压力,最省事的对策是扮演病人。于是,病态的心理进入恶性循环。所以,最重要的是男孩要走出家门,开始找一份自己的工作。这是让心灵获得安宁的最重要的现实保证。于是,我们就此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取得共识是,赶紧走出家门工作起来,重要的不是我做什么,而是我有什么可做。而且,行动起来越早越好。

大约一个月后,男孩在电话里告诉我,说他找了一份临时工作。走出家门,仿佛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一样,与人交往感觉好多了。

交往,要友谊也要功利

心路迷障:纯真的友谊真的找不到了吗

一位求询者诉说着自己这样的一个困惑:

我和一个朋友是中学同学,在学校里关系就不错。后来各自参加工作了,虽然来往少了,但还不断有联系。再后来,我们又相约一起上了“业大”。又四年同学,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后来,她离婚了,一时她竟无处可去。我觉得既然是朋友,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该鼎力相助。我说服了丈夫,让他住到我家。其实,我家当时住处并不宽余,又有小孩,的确是不大方便的。后来,她在感情上又连续遭受了一些挫折,我都尽力给她以帮助。我想,如果我遇上了困难,她也会这么对我。

想不到这不过是我以己度人。近几年,我的这位朋友经商发了财,买了房子买了汽车,有了一份不小的产业。也去过几个发达国家,本事、见识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看到她的成功,我是很为她高兴的。尽管这几年她因为忙她的事情,我们见面并不多,但是常有电话联系,她也曾把从国外带来的一些小礼物送给我。在我心中是一直保持着我们过去的友谊的。去年,我儿子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我们打算让他到国外上大学。我就托我的这位朋友帮忙打听这件事。她答应了。过了些日子,我打电话问她有没有头绪。她说她找的那个人还没有给她回音,让我再等等。我就等着。又隔些日子,我又给她打电话,没有找到她,公司的人说她出门了。到了春节,按以往的习惯,春节我们总要见见面的。可这次直到大年初三,我才打通了她家的电话。她说,这一阵子她忙晕了,马上还要出门,今年春节就不能见面了。至于那件事她正在联系,有难度,详细情况等见了面再说。就这样我一直等,等到的却是她不辞而别带着自己的儿子去了国外的消息。

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和打击太大了。我感到自己被愚弄了,可是又想不出她有什么理由不能对我说实话。这么多年,我还真没求她办过什么事,这是第一次,也不过是让她帮我打听打听。我真的很难过,为我的朋友这样对我,也为我们这么多年友谊的结束。难道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友谊真的找不到了吗?

心理透析:交往中的需求平衡利益均等

人际关系心理学认为,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所以,按照人际交往的互利原则,我们实际上采取的策略是:既要感情,也要功利。不管是感情还是功利,既然人际交往是互利的,是为了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那么,人际交往的延续就有一个必要的条件:交往的双方的需求和需求的满足,必须是保持平衡的。否则,人际交往就会中断。也就是说,人际交往的发展,要在双方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现在我们再看女士的故事就不难理解了。

她和朋友之间,实际也是遵循既要情义也要功利的交往策略的。当年,女士帮助朋友的功利意义是显见的。现在,女士请朋友帮忙也是有明确的功利目的的。就是说,事实上决非单是一个感情的事,决非如女士说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

女士和朋友的交往中,也是遵循互利原则的,也是互相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当年,女士克服困难帮助朋友,度过难关,在满足对方实际生活方面需要的同时,其实也满足了自己的精神需要——就是女士自己说的“尽朋友之情”,这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道德感的满足。这确实是高层次的交往动机,但说到底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需要。在某种意义上说,奉献也是为了追求一种自我道德的满足。况且女士并不是只是奉献,也期望着日后有对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