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15324300000031

第31章 以身殉职的护林队长——郭根生

郭根生,男,汉族,原籍安徽。1954年1月出生于固原县,1975年10月到六盘山林区工作。1999年3月4日,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不幸以身殉职,时年45岁。

郭根生从事林业管护工作24年间,当过护林员、生产组长和护林队长。他曾多次被六盘山林业局、平(平凉)固(固原)两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评为优秀工作者、护林防火先进个人。他所领导的沿川子木材检查站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文明执法窗口和全国先进检查站。

郭根生从他成为一名林业工人那天起,从未动摇过绿化宁夏山川、为国家管护好林木的信念和决心。无论是上山造林,还是培育苗圃,无论是整苗床,还是挖害虫、捕天牛,他总是早出晚归,样样干在前。参加工作不久,他就成为林场第一批入团的青年,并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先后在十多个护林点当专职护林员,哪个点上问题多,领导就派他去,每次都毫无怨言,服从调动。每到一个护林点,郭根生首先进行调查研究,走遍林区的每个山头、每条沟,详细掌握每个林班的界地、林情、林相,排查盗伐林木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做到预防、教育、管护与打击相结合。1989年担任护林队长后,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时时事事都走在前干在先,以身作则,而且选了条件最差、护林难度最大的华兴梁护林点自己看守。这里吃水要到5 里以外的山下去挑,黑夜用油灯照明,日常生活用品要从20多里以外的山下去背。在这个点上,郭根生一待就是五年。为了护好林,郭根生巡山平均每天最少要步行十多公里。由于工作劳累,生活条件差,郭根生患上了风湿病、痔疮、胆囊炎等多种疾病。他从山下挑水上山,痔疮疼得连走路都很困难,但他还是带病坚守岗位,每天巡山护林。

1995年林业局调整林政执法队伍,郭根生成为一名在编的林业执法人员,被派到宁甘两省交界处的要道口沿川子木材检查站担任站长。他一心为公,严格执法,铁面无私,使那些想盗伐林木的人都惧怕他。为了在案发时能迅速追赶堵截毁林不法分子和偷盗贩子的车辆,他用妻子好不容易积攒的钱,自费购置了一辆摩托车。

1997年11月,检查站在大头洼堵截木材贩子。在参与堵截的工作人员中,他的年龄最大,但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带头冲在前面。由于天黑视力又不好,摔倒磕掉两颗门牙,他忍着疼痛,一直坚持到凌晨4点钟才将木材贩子和30多根被偷运的松椽截获。一次,他在追堵一起偷运木材的车辆时,摩托车翻到沟里,腰腿被摔肿,下不了床。当时场里正是幼林抚育和苗圃管理的大忙季节,他怕自己不在工作受影响,就让女儿顶班干了两天,妻子心痛地劝说时,他总是说“下不为例”,可一遇上紧急情况,他仍然第一个冲在前面。20多年中,经他堵获的木材、物品等不计其数,全部上交到场里,自己从未留用过。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沿川子木材检查站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先进检查站。

1998年冬天,有一次为堵截一辆偷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蹦蹦车,他不顾生命危险,多次在路上横拦,险些被撞下山崖,摩托车也被撞倒在地。他推起甩在路边的摩托车继续追赶,一直追了30多里路,直到平凉寨子沟街上才把偷运獾的车堵住押回,交有关部门处理。

郭根生家庭生活清贫简朴,但他公而忘私,助人为乐。参加工作的20多年中,他总是穿着那几件仅有的衣服,而且补了又补。但他帮助别人却很慷慨。他自己家并不富裕,积蓄也不多,但只要听说同事或林场附近农民兄弟有困难,就毫无犹豫地将钱借给他们,有时甚至一次借几百元。场里谁家有事,他跑前跑后帮忙。他骑自己的摩托车给别人帮忙已习以为常。他88岁的老父亲有一次摔断了腿,他抽不出时间照料;妻子体弱多病,拣回的木柴让他劈,他总是顾不上干,更没时间去陪伴;医院催他镶因工作摔掉的牙齿,他硬是拖了几个月。

1999年3月3日晚9时许,五十六林班发生火情的报警电话打到了秋千架林场,郭根生闻讯,立即率领在场的12名护林员赶赴现场,与增援的同志一道,奋力投入救火现场。大火在劲风的吹动下迅速蔓延,郭根生一边挥汗如雨地用树枝扑打,用铁锹铲土盖压,一边指挥大家奋力扑救。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大片林木得救。救火人员开始撤离现场。郭根生看着一堆堆仍在冒烟的灰烬,放心不下,就主动留下来,并把带来的7名护林员分成3组,轮流值班、彻夜守护,监视火情。随着寒风的吹动,灰烬多次复燃,均被他们及时扑灭。就在扑灭最后一次复燃的火团时,有人惊叫:“老郭掉下去了!”喊声惊动了在场的其他人,大家急忙分头寻找。原来郭根生在扑救复燃的火焰时不慎从山上滚落到山沟里。当大家在20多米深的石崖下找到他时,他已经昏迷不醒。随后闻讯赶来的局领导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急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未能从死神手中夺回郭根生的生命。郭根生怀着对大山林莽的眷恋离开了人们,静静地躺在他24年辛勤耕耘的大地,为西海固群英谱增添了又一篇华章。

2000年10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郭根生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