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海(1955~1975.6)驻贺兰山某团高机连战士。甘肃省天水市人,1973年1月应征入伍。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5年为抢救溺水儿童,不幸光荣牺牲。为表彰何金海的英雄事迹,师党委决定给他追记二等功,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批准为革命烈士。
何金海干起工作来,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什么样的苦和累他都不怕。1973年夏,刚入伍半年的何金海,与其他九名战士到团部执行修建蓄水池的任务。蓄水池修在半山腰,不仅开挖困难,而且水泥、沙子、水、钢管等全部要从山下往上扛,当时天气炎热,任务十分艰巨。身体单薄的何金海把这当作磨炼自己的好机会。100斤重的水泥袋一扛就是两袋,别人休息了他总要再扛一趟。好几次正干着活就突然晕倒了,大家把他抬回宿舍,他一醒爬起来又继续干,别人想拦都拦不住。在他的带动下,提前八天完成了任务。
1975年,连队执行生产任务。赶上插秧季节,何金海手背得了皮炎,由于稻田水中碱性大,他每插几把,手背就痒的要使劲挠几下。连里没有治这种病的药,领导让他去医院看一看,他说:“现在忙,以后再去吧!”秧苗插完后,连里抽出一部分人执行其他任务,田间管理的人手少了。他还是顾不上去医院。后来手上的皮炎由开始时指甲盖那么大蔓延到半个小臂,干活时袖子一磨,黄水直流,疼得钻心,在连队干部硬性命令下,他才去了医院治疗。
何金海经常想的是多为部队作贡献。连队炮车、架子车坏了,他不声不响修理好;厕所里小便池的下水道堵塞了,他就跪下用手去掏。星期天休息,却是他最忙碌的一天,有时去帮助炊事班切菜做饭,有时去帮喂马的同志铡草、清圈。平时,他对战友生活上体贴,政治上关心。战友生了病,他端水送饭,晚上听到病人翻身次数多一点,就赶紧起来问长问短;有的同志结了思想疙瘩,他就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何金海就出现在哪里。1973年8月的一天傍晚,石嘴山地区下暴雨,石嘴山砖瓦厂露天放着几百万块砖坯,面临严重损失。何金海和战友们迅速赶来,冒雨盖好了砖坯。
这年9月,何金海所在班在团部修蓄水池时,战友黄克申背水泥时不慎从山坡上滑滚下,当时正在4米深的水池底下铺石头的何金海听到上面“哎呀”一声,猛抬头看见从上面掉下一个人来,便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一把将黄克申拦腰抱住,黄克申脱险了,而他的腰被撞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负了伤。
1974年6月下旬的一天,灌区干渠决口,在群众的大片麦田受到威胁的紧急时刻,何金海一个人扛起一辆架子车车架,跳入水中,把车架横放在决口处,用全力顶住。在另外3个同志的帮助下,奋战4小时,堵住了决口,保护了群众的麦田。
1974年8月,高机连二排在拆房时,人字梁突然翻转下来,左右摆动,这时排长丁华坤还骑在梁上,下面的战士正在清理地基,眼看摆动着的人字梁就要砸下,战友的生命安全危在旦夕。何金海大喊一声“闪开”,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使尽全力用肩膀死死扛住人字梁的三角顶架,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1975年6月21日晚饭后,连部突然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石嘴山第二小学学生张空海在安乐桥落水了,请求部队火速抢救。在连长的带领下全连迅速向出事地点奔去。到达渠边时,连长分配何金海看管衣服,他眼泪都快急出来了,坚决要求下水救人。不等连长同意,他把衣服往别的同志怀里一塞,就跳进了水中。在水里,他奋力摸索落水的儿童,终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何金海为了抢救溺水的回族儿童,献出了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
何金海牺牲后,石嘴山市广大群众一批又一批来到烈士生前的连队,向烈士表示深切的悼念。石嘴山市文教局作出了向何金海同志学习的决定,并追认他为名誉校外辅导员,石嘴山市第二小学全体师生召开了向何金海同志学习的誓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