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15331100000105

第105章 三晋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地处山西腹部,在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650平方米。

古宅大院

东大院:俗称高家崖,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鸟瞰东大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中部是两座主院和北围院;东北部是俗称“柏树院”的小偏院;西南部是大偏院。城堡的四面各开一个堡门。东堡门位于主院前大通道的东端,西堡门开在大偏院的西南角,南堡门开在主院前大通道的中间,北堡门开在小偏院的东北角。南堡门外是一条石板坡路,直通村中的五里后街。主院前的大通道全部用青石铺成。大通道的南面是高高的1砖砌花墙,墙内建有风雨长廊。

西大院:俗称红门堡,是一处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面向与背靠同东大院完全相同。俯视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只有一个堡门,开在南堡墙稍偏东的位置,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祯堡”的青石牌匾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人们都叫西大院为“红门堡”。堡门外正对堡门的地方,有一座砖雕照壁。堡门左右及堡墙东北、西北角各有一条踏道可上堡墙。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主街,人称“龙鳞街”。

王家大院与其说是一组民居建筑群,不如说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它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院内外,屋上下,房表里,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特,精雕细刻,匠心独具,既具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具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王家大院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被称为“三晋第一宅”。

大院主人

静升王氏家族,开户于元代,鼎盛于明清,始祖王实,起自寒微,寄迹静升村后,以农立身,兼营豆腐,一生行善积德,数百年仍留于口碑。

明洪武年间,静升王氏“一脉迁河南称为巨族,一脉遗山东比隆本宗”。到万历时,于耕读传家的同时,才有人走出本土,由农而商,“业贾燕齐”、“逐利湖海”,方才有了可见于天启间《静升王氏源流碑记》的显赫——士农工商,俱开始辉煌。

然而,王氏家族真正的昌盛繁荣却是在进入清代以后。当时的十四世王谦受、王谦让等兄弟五人,天赋极高,胆略也大。他们五位一体,或聚或散,有的外出闯荡,有的维持农耕,如此内外结合,家囊渐实,王氏家族称雄一方的基础,才得以牢牢奠定。

据传,清军入关后为巩固其统治,曾明令禁止民间养马,直到康熙十年解禁,王氏兄弟当即转向外蒙古一带,贩马内牵。其时,山高路远,艰难险阻甚多,可兄弟俩凭其耐得苦劳之毅力和善于应变之精明,竟先后疏通了官路、商路、“山”路、财路而做到了路路畅通。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叛乱,国临危险,朝廷急需军马粮草,王氏兄弟毅然向平阳府献骏马24匹,之后果然被委以重任,为清军筹集粮马军饷。及至战事结束,朝廷嘉奖功臣,王谦受、王谦和乃名噪一时,生意做进了京城,店铺不断增多,家境很快殷实起来。康熙六十一年,年届古稀的王谦受还有幸以京畿富绅身份参加了朝廷的“千叟宴”,并捧回御赐龙头拐杖一把。

乐善好施的大院主人

家道中兴之后,王家人好善乐施,多行义举,并以此家声远扬。十六世王中极,陕西布政司经历,中宪大夫,除为县城防洪堤和介子推庙等处多次捐银外,村中义学房舍不足,他捐资增建23间。村道被暴雨山洪冲毁,他捐资并督工筑排洪暗渠200余米。本县赴上党之山路不仅崎岖难行,且冬季经高寒地带,曾有人冻僵冻死或冻掉冻烂耳朵手指。王中极为此除出资整修道路外,还在高寒山岭下东西两边路旁,各建旅店一处,供人投宿打尖,并在两边店里,均备有皮袄数十件。

此外,十五世王麟趾捐地筑塘、蓄水造渠,并在县城捐资修复学宫;十三世王佐才在外村买地助学;十六世王中行在县城修建会文馆;二十世王廷仪还将别人卖掉的孩子赎回来为其培育成人等,都为静升王氏家族播远了家声,留下了百年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