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国学常识
15334800000005

第5章 史学常识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史的本义为掌书记事的官,职位非常重要。而史官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记言与记事。所以,《汉书》云: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梁启超认为: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历史是人类过去一切活动的总记录,举凡朝代的盛衰、风俗的文野、政教的得失、文物的盈虚,都可从历史中获致经验与教训。所以,治史的人不但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更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国史书的分类,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共分为十三类:一正史(纪传表志),二古史(编年系事),三杂史(纪异体),四霸史(纪伪朝),五起居注(人君动止),六旧事(朝廷政令),七职官(序班品秩),八仪注(吉凶行事),九刑法(律令格式),十杂传(先贤人物),十一地理(郡国山川),十二谱系(世族继序),十三簿录(史条策目)。至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类更细,共分十五类:一正史,二编年,三纪事本末,四别史,五杂史,六诏令奏议,七传记,八史钞,九载记,十时令,十一地理,十二职官,十三政书,十四目录,十五史评。

唐刘知几深通史法,他著有《史通》一书,将古代史籍的体例分叙为六家:一曰《尚书》家(即纪言家),二曰《春秋》家(即纪事家),三曰《左传》家(即编年家),四曰《国语》家(即国别家),五曰《史记》家(即通古纪传家),六曰《汉书》家(即断代纪传家)。又将六家统括为两体,曰编年体,曰纪传体。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则分为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史书是记录历史事实的书。因此,研读史书,即在能鉴往以知来,进而修己安人,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纪传体是我国史书的主要体裁,通称正史。纪传体的史书,系以人物为中心,详一人的事迹,始于汉司马迁的《史记》。后来,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也都以纪传为体,称曰“四史”。自唐以后,史目递增,遂有十史、十三史、十七史、十八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等名目。到清朝时,已积有二十四部,通称为二十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民国七年(1918年)以后,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遂成为二十五史,或加《清史稿》,而为二十六史。各史或称“书”,或称“志”,或称“史”,或称“史记”,实为一体。

纪传体的史书,以人为纲。它的体例,创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的体例,共分五类: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司马迁凭着丰富的学养、高远的见识,将前代各种史书的体例熔为一炉,开创了完美的纪传体例,为我国史书开启崭新的一页。而历代的正史,率多依循,少有变易。

本纪以帝王为中心,记载国家大事。司马贞《五帝本纪索隐》说: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本纪的特色是以编年为体,大事乃书。有年代可考的,按年记事;无年代可考的,分代叙事。

世家以纪侯国。年封世系,盛衰兴亡的事迹,分国按年记述。《史记》世家一体,班固《汉书》改为列传,其后诸史因之。

表系以时间为中心,编排同类性质的大事。历史人物,不可数计;人各一传,不胜其传。表有提要汇总的作用,可以补本纪、世家、列传的不足。

书系以事类为纲,记载国家的大政大法。如纪礼仪、礼俗的《礼书》,纪音乐的《乐书》,纪地理水利的《河渠书》,纪财政经济的《平准书》等。朝章国典,因而得以备录。书的名称,诸史或有不同。《史记》称书,班固改称志,诸史因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称考。《三国志》、《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则无书志一门。

列传系以志人物。举凡社会各阶层的特殊人物事迹,甚至边疆各国的概况,都可入传。若按撰写性质的不同分,又有单叙一人的单传(或称专传);合叙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合传;以类相从,依照人物先后叙在篇里的类传;以及带叙其他人物的附传等。这是史书极为重要的部分,历代诸史都有。

《史记》体例的编次,是先“本纪”、次“表”、次“书”、次“世家”、次“列传”。班固《汉书》缺世家,余皆相同。迨后,历代的正史多依循这个规格。不过世家的体例,诸史不能悉有,仅《新五代史》用之,而《晋书》改称载记,名虽异而实同。且《晋书》载记、《新五代史》世家乃附于书末。《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诸史同。《新唐书》表后于志,《魏书》志后于传,《旧五代史》同。这些史籍中,体例安排的次序虽有不同,但都不出《史记》的范围。所以,《史记》被推尊为纪传体通史之祖。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纪传体的史书。东汉班固撰。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彪断《史记》太初以后,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尽详密,于是潜精研思,接续著作,前后经历二十余年。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固受株连,死在狱中。八表及《天文志》未及完成。和帝诏其妹班昭在东观藏书阁补写,后又诏令马融兄马续续成,全书历经四人之手,始成完本。

《汉书》共120卷。分本纪、表、志、列传。上起于汉高祖,下终于王莽之诛。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说:司马迁的《史记》“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采撰前记,缀辑所闻,以述《汉书》”。可见《汉书》是继续《史记》而作。而《汉书》的纪、表、书、传,也都因袭《史记》的体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一部伟大的史书,班固不仅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辞赋大家。自《汉书》著成后,以纪、传、表、志为主要形式的断代史史书的体例始告发展完成。而其为文裁密思靡,喜用骈偶,亦为六朝骈文家所宗,在中国骈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继班固《前汉书》而作的,则为《后汉书》。南北朝时,宋宜城太守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少好学,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初为尚书吏部郎,左迁宜城太守。不得志,于是穷览旧籍,删众家《后汉书》,以成一家之作。惜志未成,因与孔熙先谋倾宋室,事发伏诛。梁时,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志的部分,加以注解,“分为30卷,以合范史”,遂成今之《后汉书》。

《后汉书》共130卷,起自光武帝,至献帝止。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志30卷。史书无表,实自蔚宗开始。

《后汉书》师法《史记》,编次卷帙,各以类相从;取法班氏,多附载政论材料以及词采壮丽的文章。叙述详简得宜,立论亦称允当。刘知几推称此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纵有传文矛盾、叙事无根的缺点,仍不失为良史。

《三国志》为晋陈寿撰。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人。少好学,师事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蜀平入晋,举孝廉,除佐著作郎,终御史治书。撰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录》。《三国志》一书,尤为时人所推重。

《三国志》共65卷,其中《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书虽名志,实无一志,亦缺表。洪亮吉《三国疆域志》、钱大昕《三国艺文志》以及万斯同《历代史表》,可以参看。

二十五史中,《三国志》最为简洁。《晋书》本传载: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宋文帝则嫌《三国志》为文简略,命裴松之作注。于是,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以补寿《志》的缺失。所引的书,多至五十余种。松注此志,较原书多出三倍,可谓集注史的大成。

《晋书》为唐房玄龄等奉敕所撰,参与其事者共21人,开史书众修的先河。在唐以前,《晋书》的编撰家数甚多。至唐初,仍有何法盛等18家流行。唐太宗以为都不完善,敕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重撰,又命李淳风修《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敬播等改正类例。太宗并自撰写宣、武二本纪和陆机、王羲之二列传的“论”。是以曰“制旨”,又总题全书为“御撰”。

《宋书》旧题梁沈约撰,实撰成于齐武帝永明年间。本书材料多取徐爰旧本增删而成,用时不过一年左右。大抵沈约续补永光(前废帝)以后,至亡国十余年的事,并删除徐爰旧著中有关晋末诸臣及桓玄等诸叛贼的部分,其余都本爰书。《宋书》共100卷,有帝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而无表。本书芜词甚多,繁简失当。宋齐革易间的事,作史者既为齐讳,又欲为宋讳,不能据事直书,有乖史笔。

《南齐书》为梁萧子显撰。子显字景阳,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王萧嶷之子。子显撰写《南齐书》,虽于以前作者不无因袭,然而颇能断以己意。子显身为齐宗室之后,而于梁时作史。于开国史既不便宜揭祖恶,于亡国史亦不便直彰篡逆的事迹,而却能“直书无隐,尚不失是非之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书不见篡弑的痕迹,而能微露己意。难怪刘知几《史通》称许说:“子显虽文伤蹇踬,而义甚优长。”

《梁书》为唐姚思廉奉敕撰。共56卷,有本纪6卷、列传50卷。比较前史,缺书志、年表两种。《梁书》初稿撰于梁代,如沈约、周兴嗣、鲍行卿、谢吴等相承撰录的《梁书》共100卷,而思廉之父姚察,陈时为吏部尚书,奉敕修撰《梁史》。姚察的旧稿,实即为思廉所本。因此,本书记述史迹,详密核实。而成书时又相隔三代,既无个人恩怨,亦少当朝忌讳,所以持论颇称平允。况姚氏父子为唐代古文先驱,行文自称炉锤,洗尽六朝浮艳文风。虽叙事论人间亦矛盾冗杂,实亦颇多可取之处。

《陈书》亦为唐姚思廉撰。共36卷,有本纪6卷、列传30卷。高祖、世祖两本纪末有“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字样,其余纪传之末,则称“史臣曰”。《陈书》既与《梁书》同出思廉之手,优劣之处,亦相伯仲。伦序秩然,言论精当。然而,文多避讳,有乖直笔。《陈书》专立《姚察传》,亦颇受人非议,有变古之嫌。

《魏书》为北齐魏收撰。共124卷,有帝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诸史表志均在传前,而《魏书》则志居传后。宋刘恕、范祖禹等校定时,称“亡逸不完者无虑三十卷,今各疏于逐篇之末”。《四库全书》谓实缺29传,然所据何书以补缺,恕等并未明言。《魏书》内容芜秽,体例荒谬,世称秽史。

《北齐书》为唐李百药撰。共50卷,有本纪8卷、列传42卷。自北宋以后,本书日渐散佚,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其残缺不全。今据《四库提要》及王鸣盛、钱大昕、赵翼等考证,尚可知其体例。今本乃后人取《北史》及他书补成。《北齐书》既为后人所补,因此糅杂抵牾,体例不一。自《北史》行后,此书遂不为人注意。且北齐立国本浅,文宣以后,纲纪废弛,人才寥落,事功不显,亦少有可纪。不过百药文笔简洁,语多装点,亦为其特色之一。

《周书》为唐令狐德棻奉敕撰,共事者有岑文本等17人。共50卷,有本纪8卷、列传42卷。北宋重校时尚有全本。德棻博涉文史,早岁知名,唐初各正史的修撰实乃议自德棻。本书叙事得宜,文笔简劲。惜今书残缺不全,遗文脱简,不可枚举。且北周立国,仅26年,鲜有事功可显。所以德棻虽号称博学,亦难展其史才。

《隋书》为唐魏徵等奉敕撰,撰纪传者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敏宗三人,撰志者有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令狐德棻等人。《隋书》十志,或名《五代史志》,原为梁、陈、周、齐、隋五代史而作,其后各史单行,而《隋书》居末,十志遂专称《隋志》。唐太宗驾崩后,将志编入《隋书》,则有失其实。《隋书》成于众手,抵牾难免。执笔者都属唐初名臣,书法严谨,文笔简净,惜《高祖纪》与《炀帝纪》中,曲为回护,颇有隐讳篡逆的事迹,诚有愧史笔。

《南史》为唐李延寿撰。廷寿之父名大师,贞观中官御史台主簿,兼值国史。惜书未成,而大师已死。延寿继承父志,穷16年工夫,涉猎千有余卷,总叙八代的事情,撰成《南史》、《北史》二书。《南史》共80卷,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始于刘宋永初元年,迄于陈祯明三年。历宋、齐、梁、陈四代,170年。《南史》属通史体裁,叙事简净,文少避讳,颇能纠正各史回护的缺点。本书虽以《宋》、《齐》、《梁》、《陈》四史为根据,但是删繁补阙,意存简要。举凡诏诰词赋,一概删削,无烦冗芜秽之词,司马光称为佳史。

《北史》亦为唐李延寿撰。共100卷,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总记魏、齐、周、隋四代的史事。始于魏登国元年,迄于隋义宁二年,凡三代244年。兼自东魏天平元年至齐隆化二年,共44年的行事。《北史》叙事简净,堪称史籍中的佳构。大抵《南史》因四史旧本而稍有删减,补阙者少。《北史》则较《南史》用力独深。如《周书·文帝纪》增补追侯景不及事,《齐慕容绍宗传》增补侯景畏绍宗事。元魏一代虽以收书为主,而用魏澹书义例,以西魏为正统,增入文帝、废帝、恭帝三纪。各帝纪后,并附见东魏,史例颇为允当。魏收曲笔,亦多加纠正。

《旧唐书》为五代后晋刘昫等撰,原名《唐书》。自宋欧阳修、宋祁等重撰《新唐书》,此书便废而不用。然仍流传民间,历世不绝。清乾隆时,与《新唐书》并列于二十四史中,成为正史之一。共200卷,有本纪20卷、书志30卷、列传150卷,约190万言。有唐一代,凡14世、21主,290年,享国甚久,声教文物亦称极盛。而刘昫等所撰《旧唐书》,多以令狐德棻及吴兢的旧稿为蓝本,叙事得体,文笔简净。尤其穆宗以前,简而有体,叙述详明,颇能保存班、范的旧法。惜穆宗以后,语多枝蔓,多述官职、资望,竟似断烂朝报。而且各传并见,重出颇多。本纪、列传,亦多回护之处,为世所病。

《新唐书》为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曾公亮监修。书中列传,都题祁名,而本纪、志、表则题修名,《宰相世系表》、《宋史·吕夏卿传》以为吕夏卿所撰,而今《新唐书》中,亦题修名。

曾公亮在《新唐书进表》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事增文省,确是《新唐书》的最大特色。本书作者欧阳修、宋祁等人都是积学之士,又是古文大家。修史时,正值文物鼎盛之际,史料的搜求比较容易,因此,《唐书》回护之笔本书多予刊正;舛漏之处亦加补救。尤其欧阳公所撰的本纪,文章明达,语多褒贬;宋祁所撰列传,则刻意学古,颇失本来面目。

《旧五代史》为北宋薛居正等奉敕撰,同修者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李穆、李九龄等人。自欧阳修别撰《五代史记》,金章宗下诏采用,历元、明、清,《旧五代史》遂见废弃。乾隆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并考核宋人著述中征引薛书资料,摘录补阙,颇复旧观。

《旧五代史》共150卷,有本纪61卷、志12卷、列传77卷,比较前史缺年表一种。

五代虽值离乱时代,各朝却都有实录。薛史取材多本诸实录,因此修史时间不过一年余,事虽详备,然实录中回护之处都未能核实纠正,有失史实。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宋欧阳修撰。

《新五代史》共74卷,有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10卷、十国年谱1卷、四夷录3卷。《旧五代史》仿陈寿《三国志》的体例,以国别为限,各自为书。《新五代史》则远祖《史记》,以类相从。《旧五代史》率依各朝实录,《新五代史》则旁参史料,褒贬分明。

《宋史》为元脱脱等奉敕修撰。全书共496卷,有本纪47卷、表32卷、志162卷、列传255卷。《宋史》全书,500万言,而修撰时间不及3年,成书可谓神速。有宋一代,史料的记录与保存,非常周密。有起居注,有时政记。每一帝必修有日历,日历之外,又有实录。然本书因依实录与传记而成,未加考核损益,因此枉曲回护,颇多不合史实。且立传失当,前后矛盾,芜杂特甚。

《辽史》为元脱脱等奉敕修撰,共116卷,有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末又附《辽国语解》1卷。《辽史》在辽、金、元三史中,最为潦草疏略。本书所据底本为辽耶律俨所修太宗以下诸帝实录70卷,及陈大任《辽史》。见闻既隘,且首尾不及一年,即告完成。潦草成篇,实多疏略。

《金史》为元脱脱等奉敕修撰,共135卷,有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末另附《金国语解》1卷,清乾隆所补。赵翼称《金史》叙事最为详赅,文笔也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顾亭林评论《金史》说:考其史裁大体,文笔甚简,非《宋史》之繁华;载述稍备,非《辽史》之阙略:叙次得实,非《元史》之讹谬。顾说颇为允当。不过,三史所载人名、地名多不相符,三史所载史实也颇有出入,当相互参观,以究其真。

《元史》为明宋濂、王祎等奉敕撰,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本书的修撰,经历两次开局,前后仅一年有余,成书神速。大抵《元史》所据的资料,本纪依据元《十三朝实录》,书志依据元人所撰《经世大典》、《大一统志》,列传则采取元历朝《后妃功臣列传》及当时诸家所撰的行状墓志等。因此,避讳回护,繁冗芜杂,在所难免。

《明史》为清张廷玉等奉敕撰,共332卷,有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另附目录4卷。《明史》一书,为近代诸史中的佳作。张廷玉《进史表》中说:发凡起例,尚在严谨;据事直书,要归忠厚。本书编纂得当,考订审慎,颇称精善。所以赵翼称“近代诸史,自欧阳修《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唯《金史》行文雅洁,称为可观,然未如《明史》之完善”。

《新元史》为民国柯劭忞撰,共257卷。有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本书的修撰,前后阅时30年始成。柯氏承袭诸家之后,参考各家的著述,正如百川归流大海,堪称集大成的杰作。本书义例严谨,考证博洽,且文章雅洁,论断明快,颇足纠补《元史》的缺失。不过,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本书颇多微辞。他说:柯著彪然大帙,然篇首无一宇之序,无半行之凡例,令人不能得其著书宗旨及所以异于前人者何处。篇中篇末又无一字之考异或按语,不知其改正旧史者为某部分,何故改正,所根据者何书?

《清史稿》由赵尔巽、柯劭忞等人所撰。全书“关内本”共536卷,另有目录一册。计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本书修史诸人,纯以清遗臣身份,记述清朝史事,因此书中颇多不合史实之处。义例既非,书法也多有偏颇。今人张其昀、萧一山等人取旧稿稍予斟补,刊为《清史》,全书550卷。此书《叙例》中说:“《清史》之沿用旧史稿,而改正其体例,犹《明史》之用鸿绪稿也。”又说:“世变日亟,旧稿易散,不得已而略变体制,是正违碍,稍予斟补,以存史料。”

编年体的史书,起源最早,《春秋》、《左传》即是。《隋志》称为“古史”,所以别于正史的纪传。编年的史书以年为主,而以事系于年月。编年体的长处即在以时月为枢纽,一切事迹按年月一检即得,没有分述重出的烦恼。

以编年为体的史书,又分历代的编年,如《竹书纪年》,属通史;一代的编年,如《汉纪》,为断代史。后来诸家仿作纷起,干宝的《晋纪》、徐广的《晋纪》、裴子野的《宋略》、吴均的《齐春秋》、何之元的《梁典》等。

《竹书纪年》出自西晋时代,作者何人,已无从考证。据《晋书·束皙传》记载: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多相应。本书文辞简要有如《春秋》,记事则同于《左传》。其中记载,最骇人听闻而与古代传说相异的有:夏启杀伯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等。至于战国时期,与《史记》不同的地方更多。因此,此书的史料价值颇堪重视。

《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值虽高,而与传统的儒说不合。因此,不为世所重。两宋以来,逐渐残缺失传。今本所录为二卷,题梁沈约注,疑为明人所伪撰。清朱右曾别辑有《汲冢纪年存真》2卷,近人王国维有《古本竹书纪年辑校》1卷、《今本竹书纪年疏证》2卷。

《竹书纪年》是古代的记事史书,包括有夏、商、周三代的史料。原书早已失传,今所见者为辑本。此书因系竹简为书,故名曰“竹书”;因系编年体裁,故名曰“纪年”。本书的真名早已失传,《竹书纪年》的名称恐是西晋人所定。

《汉纪》为东汉荀悦撰,共30卷,计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12纪,而以王莽之事附于《平帝纪》后,共叙事231年(前209-22)。本书取材,不出班固《汉书》,而体例则依《春秋左氏传》。《后汉书·荀淑传》附孙《荀悦传》说:(献)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30篇,辞约事详。本书撰自建安三年(198),至建安五年书成。

《后汉纪》为东晋袁宏撰,共30卷,计有世祖、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附)、质帝、桓帝、灵帝、献帝等纪,共叙事198年(23-220)。本书体例论断,全仿荀悦《汉纪》。然而荀书全取班书,成书在班书之后;而袁书则婉书之前,参考史料达数百卷,历经8年,才撰写成书,很费工夫。

《资治通鉴》为宋司马光撰。司马光于英宗治平二年奉诏作书,至神宗元丰七年始成,历时19年。助修者有刘敛、刘恕、范祖禹等人。

《资治通鉴》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家分晋,战国开始,下终五代之末(959),贯穿1362年的史事。以朝代为纪,以编年为体,详述历代治乱兴衰的事迹。神宗初立,以其书“鉴于往事,有资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并亲为作序。

本书内容以治乱兴亡、政治沿革为主。取材广博,严于去取。除正史外,旁涉杂史320种,《四库提要》誉为“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然本书虽以政治为主,却并非单纯的政治史,举凡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莫不摘要记述,实已涵括全面的历史发展。且除叙述史实外,兼具史实的分析与评论,诚为一部有史学价值的巨著。

《资治通鉴》书成后,门人刘安世尝为撰《音义》10卷,今已亡佚。南宋以后,注者颇多。元胡三省汇合众注,订讹正漏,作《资治通鉴音注》。历30年,稿经三易,始告成功。因此,《资治通鉴音注》成为《资治通鉴》今日最通行的版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为南宋李焘撰,共520卷。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记自宋太祖建隆(960)至钦宗靖康(1127)168年的事迹。本书卷帙浩繁,刻印不易,传写者多为节录本。明代修《永乐大典》,收录其绝大部分,而世间已无足本流传。今传《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所记英宗、哲宗以前,年经月纬,详备无遗,徽宗,钦宗二朝的事仍有缺佚。李焘修撰此书,前后历时40年,毕生精力尽瘁于斯。全书编纂得当,叙事详密,文不芜累。诚如李焘所言“宁失之繁,无失之略”,堪称继承《资治通鉴》的名作。

《续资治通鉴》为清毕沅撰,共220卷,有《宋纪》182卷、《元纪》38卷。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共411年。总记宋、辽、金、元四代史事。本书体例同于《资治通鉴》,以清初徐乾学所撰《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旁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与李心传《系年要录》等书,辽、金及宋末的事增补最多。本书史料都有所本。征引史实以正史为经,而以契丹国志及各家文集为纬。事必详明,语归体要。于旧史之文,唯有取舍剪裁,不加改写,但有叙事,不杂议论。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于记事,方便阅读。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正式创立此种体例。其后,用此体改编或创作的史书很多,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贯通古今,自成系统。这是朝代的纪事本末。

另外,清代每一重大军事、外交行动结束,将有关诏谕奏报按时闲顺序汇编成书,称为方略。《四库全书》也将其列入“纪事本末体”内,这是专史的纪事本末。总计29种方略,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平定叛乱,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活动;一类为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起事的;一类为处理外交洋务问题的。

纪事本末类史书事与事之间缺乏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其缺点。

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由于它具有工具书的某些性质、特点,故人们也将其归入工具书的范畴。它广泛收集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材料,分门别类系统地加以组织,并详述各种制度的沿革等。“政书”一词作为一类文献的总称(类名),源于明钱溥《秘阁书目》。政书一般分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以“十通”为代表;一为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典、会要。典章制度的记载,可上溯到《周礼》和《礼记》中的《王制》、《月令》、《明堂位》等篇。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第一次系统地记述了典章制度的原委;班固《汉书》将“八书”改写为“十志”,后世史书多用“志”来记述典章制度。但多限于一朝一代,且各史志反映方面不一。还有些史书无志,因此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未能完整、系统地得到反映。唐刘秩编《政典》(35卷),分门别类地记述了自黄帝至唐代开元、天宝间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评论其得失,这是最早的一部典志体政书,惜已亡佚。唐杜佑广搜资料,增入开元时代所编礼乐书等材料,编成《通典》。该书取舍严谨,体例完整,脉络清晰,为政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德宗时,苏冕将唐高祖以后九朝典章制度编成《会要》(40卷)。唐宣宗时杨绍复等编成《续会要》(40卷),宋王溥据此并补充唐宣宗至唐末事编成《唐会要》,是现存最早的专门记述一个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政书。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十部政书的合称。

政书除“十通”、会要、会典外,还有记述历代或一代专门制度、礼仪的书,如《历代兵制》、《历代大礼辨误》;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和规定的礼仪,如《大清律例》、《大唐开元礼》、《皇朝礼器图式》;建筑、印刷等制造技术的规范,如《营造法式》、《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通典》是唐杜佑编著的一部通史性政书,作于安史之乱以后。共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9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并以年代为序,系统地记述了自上古黄帝至唐天宝末年的历代经济、政治制度的沿革变迁(其中一部分记述到唐代宗、德宗时)。唐以前史料主要取自群经诸史及魏晋文集等,唐代的材料取自实录国史、政府档案、诸臣奏议等,篇幅约占全书1/4,是其精华所在。叙事详而不烦,简而有要。每门类后都有作者的评论,不乏针砭时政的精辟见解。

《通志》是南宋郑樵编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性政书。记述上起三皇,下迄隋代的典章制度(部分述至唐或北宋)。共200卷,分为本纪18卷、世家3卷、列传108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年谱4卷、略25卷。纪传皆取材于诸史旧文,有增删。年谱即各史之表。“略”相当于纪传体史书中的“志”,作者对此用力最勤。二十略为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实祥、昆虫草木等,涉及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等各方面,内容较《通典》更为广泛。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略,更为前史所无。

《文献通考》是元马端临编著,共348卷,分24考,叙载自上古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的历代典制。其中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19考,多为沿用《通典》现成资料而成,只增补了唐天宝以前、续补了天宝以后的史实。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5考为新设门类。《文献通考》是研究宋史的重要文献。《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或“前三通”。

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刊印《三通》,并设立“续文献通考馆”(后改名“三通馆”)。命张廷玉等为总裁,齐召南等为纂修,陆续编成《续文献通考》250卷、《续通典》150卷、《续通志》640卷、《清朝通典》100卷、《清朝通志》126卷、《清朝文献通考》300卷。以上六部书皆仿效“三通”体例而成,分别称作“续三通”和“清三通”,与“前三通”合称“九通”。“续三通”上接“前三通”,叙事至明末,材料多取自宋、元、明史。“清三通”上接“续三通”,叙事止于乾隆五十年(1785),材料多来源于当时文献,颇有价值。1921年,近人刘锦藻又编成《清朝续文献通考》400卷。上接《清朝文献通考》,叙事止于清宣统三年(1911)。分30门136类,记述清后期126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递嬗剧变。材料之丰富,价值之高,仅次于“前三通”。其中新增外交(分交际、界务、传教、条约诸类)、邮传(分总类、船政、路政、电政、邮政诸类)、实业(分总务、农务、工务、商务诸类)、宪政4考,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情况。该书与“九通”合称“十通”,记载了从上古至清末的典章制度。1935-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把清光绪中浙江书局刊本《九通》与《清朝续文献通考》合编成《十通》,影印出版,并附《十通索引》。

会要有宋王溥编撰《唐会要》(100卷)、《五代会要》(30卷),南宋徐天麟编撰《西汉会要》(70卷)、《东汉会要》(40卷),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现存366卷)。清代学者补撰《春秋会要》(4卷)、《秦会要》(26卷,清孙楷撰、徐复订补)、《三国会要》(22卷)、《明会要》(80卷)等。其中《唐会要》、《五代会要》、《宋会要辑稿》等史料价值较高。就某一朝代而言,会要所收集的材料比“十通”更为丰富、详细。明清官修的会典,不以门类汇辑材料,而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纲,注重章程法令和各种典礼。“十通”与会要、会典可相互参照、考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