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15340600000023

第23章 剪剪贴贴发了财

胆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创业者必须从自己周围的环境出发,从中找到自己擅长的致富之路。这样的胆量才显得有底气,至少不是“痴大胆。”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纪剑峰的致富案例。

从爱好出发,挂靠创业

1993年的一天,从小就爱好剪报、初中毕业时已经剪了厚厚一本《医疗卫生专辑》的纪剑峰,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不起眼的信息:“剪报公司:九十年代必需品。”

纪剑峰将这条消息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萌发了一个大胆念头:既然我有这项爱好,为什么不可以把它发展成一项事业呢!

1993年6月,根据自己缺乏实际经验、创业信心也不足的实际情况,纪剑峰并没有正式创办公司,而是挂在朋友开办的大众咨询公司下面办起了剪报业务。

所谓挂靠,就是如果客户需要发票,就由大众咨询公司代开。对外联系业务,则打着“厦门市兰花剪报有限公司(筹)”的旗号。

这个“筹”字很聪明——你说没有这个企业吧,我正在筹备;你说已经有了这个企业吧,我也正在筹备。总之一句话,这个企业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解释权”在我这里,既便于挂靠,又不构成欺诈行为。

就这样,纪剑峰投入1000多元订阅各种报刊,再花1000多元印刷征订单。然后,由五六个业务员出去上门推销。不到一个月,就接到了10多家企业的征订业务。

由于他们向客户是按年收费的,可是向邮局订阅报刊是按月付款的,又没有单独开办公司所必需的一切费用,所以,试营业半年后就积累起了3万多元资金,当然,还有比资金更重要的,那就是操作经验。

条件具备后开办公司

1993年年末,纪剑峰正式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在深田路的一条小巷里堂而皇之地办起了“厦门市兰化剪报有限公司。”

兰花公司成立后,坚持“先找客户、后订报纸”的原则,根据剪报产品的类别、性质,寻找合适客户。

在试营业的半年中,他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经验:客户感兴趣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行业信息、竞争情报、媒体传播、广告监测等方面。

于是业务员在最初拜访客户时,就将产品样本和公司介绍给客户看,激发其潜在需求。一旦客户向他们订阅某类产品,他们才会根据这类产品需求所需信息,有选择地订阅相关报刊,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兰花公司成立后,每年都要花费5万多元、订阅300多种报刊,剪报业务产品类别覆盖20多个行业,客户从1994年初的二三十个发展到后来的500多个。

以经营特色遏制竞争者

兰花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引来了不少跟风者。可是由于这些跟风者主要是“卖信息”而不是“卖情报”,是“卖报纸产品”而不是做“咨询服务”,因而无一例外遭到失败。

直到现在,兰花公司仍然是福建省惟一的一家专业剪报公司。

那么,什么叫“卖信息”、什么叫“卖情报”呢?

兰花公司认为,就好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剪报咨询业务也没有两家需求完全相同的客户。

在兰花公司,剪报业务只是他们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

说到这里,读者似乎还有些看不明白。说到更透彻一点就是,兰花公司把每个客户都当作是“特殊客户”,给他们所提供的产品都是完全不同的“绝版。”这就是它的竞争优势所在。

为此,对于每个上门客户,兰花公司都要找出这个客户的特殊要求。即使他们没有特殊要求,兰花公司也非要找出它和其他客户的不同个性来,向他们提供经过整理、研究、分析、判断过后的有用信息,而不是仅仅停留于采集而来的信息上。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得来的信息才具有真正价值,才能遏制同行模仿。

提高人员素质,跟上时代步伐

由于剪报业务所涉及到的信息种类繁多,包括家电、广告、食品等多个类别的几百个品种,不但要求采编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特别的敏感度。

这种敏感度是很难把握的,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为此,兰花公司专门在全国大专院校聘请了上百名专家担任顾问,职员一律都是大专以上学历。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兰花公司分析剪报业务仍然具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无法被互联网所取代,所以他们对发展前景仍然看好。

例如,虽然互联网上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可实际上大多数报刊并没有电子版,即使有,也只能浏览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更不是关键内容。这与剪报业务所需要的信息侧重点大相径庭。

除此以外,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以时间为序。也就是说,今天能看到的信息,几个月后就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信息往往杂乱无章、重复太多。剪报咨询业务的核心业务是咨询,而不是剪报,所以其中的冲突不是太多。

不过,任何人都无法逃脱互联网的冲击,剪报业务当然也一样。为此,兰花公司几年前就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电子版”,以电脑取代剪刀和糨糊。

随着电子时代的发展,目前兰花公司正在筹备升级装备,运用电脑光碟制作剪报成品。这项业务一旦实施,原来客户一个月所要阅读的几十公斤重的资料,就可以通通存储在一张薄薄的电脑光碟中;翻阅剪报,也可以变成在电脑中浏览一样轻松快捷了。

1993年兰花公司创办时总投资不到1万元,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拥有20多名员工、两套豪华公寓的办公室,每年盈利10多万元至几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