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15340600000036

第36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遗憾的是,现在有太多的孩子在家长的逼迫下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成才欲望。

其实,爱孩子就理所当然地包含尊重孩子。人缘就是财富,理所当然包含了应当尊重孩子。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才更有人缘,更容易成才。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张剑峰的致富案例。

为玩游戏买电脑

张剑峰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父母都只有小学文化,在市区开有一家中等规模的百货商店。

张剑峰从小性格内向,但学习成绩不错,喜欢玩电脑游戏。虽然是独生子,可是父母却不溺爱他,也不迷信棍棒教育,总是把他当作朋友来对待,着重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1994年张剑峰初中毕业,考上了一家重点高中。在这个暑假里,张剑峰很想玩一玩电脑游戏,于是便骗父亲说自己要用电脑学英语。

由于父母一直很支持他的学习,所以二话没说就专门跑了一趟南京,花7000多元给他买了一台386电脑。

直到这时候,张剑峰对电脑还是一窍不通。所以,所谓打电脑完全是自己乱搞,经常要死机。而一死机,他就以为电脑坏了,就抱着电脑去南京修理。

一个暑假下来,仅仅修电脑就去了南京六七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张剑峰的电脑知识有了大长进。

靠设计程序交大学学费

进了高中后,张剑峰从高一到高二,连续两年参加了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江苏省培训班的学习,每个月都要到南京去一趟。

由于有名家授课,所以张剑峰对电脑的兴趣更浓了,并且开始了在DOS环境下用PASCAL、汇编等语言编写各种有趣的小程序,把自己感兴趣的功能或想法变成现实。

虽然由于学习紧张,许多小软件只能偷偷摸摸、断断续续地搞,可还是搞出了10多个优秀的共享软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有一个700多字节的小程序,后来还出现在每张盗版光盘上。

1997年,张剑峰报考南京大学,第一志愿就是计算机系。可是由于分数不够,后来被录取在自动化控制系。

为了能够和自己心爱的电脑朝夕相处,他把自己的情况向辅导员作了汇报,辅导员破例同意让他把电脑搬到学校里来进行学习。

就这样,张剑峰慢慢成长为一位电脑专家,并开始设计起电脑软件来。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设计软件给他带来的收入不但足够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开销,而且盈余颇丰。

学生创业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张剑峰的兴趣也在开始慢慢转向网络,开始编写起网络软件来。

大学一年级时就有一家商业软件公司找到他,请他编写一些商业软件。

到大学三年级时,包括北美、新加坡、港台地区在内的20多家著名公司都已经与他进行过合作了。

2000年2月,北京有家投资公司与他联系,希望能帮助他创办自己的公司。

经过仔细考虑,张剑峰决定借此机会试试自己的创业能力,包括企业管理、对外合作等各方面。因为归根到底,自己以前也曾经考虑过个人创业的问题。

就这样,在北京某投资公司投入50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的帮助下,2000年4月,张剑峰与8个好朋友一起(其中大多数都是学生),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南京世纪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社会上一股建网站的热潮,该公司不为所动,仍然致力于互联网软件的开发和技术储备工作,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脚踏实地完成了一系列软件开发工作,并且开始盈利了。

依靠自己的知识发家致富

现在,张剑峰的软件用户已经遍及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本人也被人们称为“小比尔·盖茨。”

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张剑峰觉得,关键是自己原来就有一定的奋斗目标,并且具有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基础。在其他公司实习时,他就已经掌握了公司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又有一个较好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业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学业,大学毕业后又继续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软件设计工作,使得个人事业能够得到稳步发展。

实际上,像张剑峰这样没有背景、没有资金、只有知识和技术的大学生创业者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北京中关村,依靠自己的知识才能发家致富的大有人在。关键是在他们的周围要有一个良好的人缘环境,以促使他们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