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15340600000041

第41章 同行未必是冤家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可是也不尽然。目前流行的营销新趋势——联合促销,就证明同行不但不是“冤家”,而且还能成为“亲家”——联合促销能够共同富裕、联合促销能够产生新的生产力。

所谓联合促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品牌)联合开展的促销活动。说到底,这也是人缘就是财富的一个注脚。

联合促销的不同类型

从划分类型上看,联合促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不同行业间的联合促销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联合促销方式。

由于促销双方原本所处不同行业,所以,相互之间本来就没有竞争关系。而且,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联合促销更能收到优势互补效应。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小天鹅”洗衣机和“碧浪”洗衣粉在许多大专院校联合开设“小天鹅—碧浪”洗衣房的营销案例。

洗衣机和洗衣粉虽然处于不同行业,可是相互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所以它能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

例如,它们分别通过自己的特定方式推广对方产品,从而形成名牌叠加效应,最终实现双赢。

其主要措施是,“小天鹅”在销售产品时主动给消费者赠送“碧浪”洗衣粉试用;“碧浪”洗衣粉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印着“推荐一流产品小天鹅洗衣机”字样。

同行企业之间的联合促销

同行企业之间是属于真正的“冤家”,为什么它们也能走到一起来进行联合促销呢?很好理解,形成“冤家”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益冲突;一旦这样的利益冲突变成利益共享,就具备了合作的可能。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各地区、各时节经常举行的促销会、订货会、博览会,有的是包括几个行业的企业同台亮相,有的只是单一某个行业的企业相互竞争。

很明显,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抱团取火”、“店多成市。”如果任何一家企业单独举办这样的促销活动,怎么也不会有这样大的吸引力。

同一企业不同品牌的联合促销

既然同行之间能够进行联合促销,那么不用说,同一企业之间的不同品牌就更有理由这样做了。

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肥水流入外人田,”而且往往还能起到单一品牌促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1998年年末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营销案例。

活动规定:消费者凡是购买“太太乐”鸡精、宴会酱油,或者任选两款调味包、一个礼品袋,就可以将原来售价为19元的产品以10元钱买走。也就是说,这样的联合促销给消费者的价格优惠接近于打5折。

企业的促销目的在于,用畅销商品带动滞销商品的销售,加快资金回笼。

厂商之间的联合促销

生产商和销售商由于处于产品的两端,所以相互之间具有共同利益,因而也最容易达成联合促销方案。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3月武汉中商集团投入2000万元资金,低价买断11000台长虹29英寸超平彩电的营销案例。

武汉中商集团以每台低于市场价400~1000元的价格把这些彩电投放市场,10天内就售出2500台。虽然价格如此之低,可是由于厂商联合促销、分摊促销费用,双方照样有利可图,是一种真正的薄利多销。

除此以外,平时类似于这样的促销活动,由经销商打折销售、生产商同时让利的做法,也属于这一类型。

联合促销的基本原则

不管什么类型的联合促销,在具体操作时都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互惠互利

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因此,应当把互惠互利当作联合促销的基本原则。

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那么联合促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动力。

志同道合

联合促销的各方,其目标消费群体应当基本一致,这样才容易收到理想的促销效果。

如果目标消费群体相差太大,这样的联合促销就难以“联合”起来。

优势互补

优势互补讲究个如何搭裆的问题。

只有搭档搭得好,才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对外。这也是联合各方合作的基础之一。

定位准确

联合促销的各方,其企业形象(诚信企业、不诚信企业)和市场形象(高档商品、低档商品)应当基本一致。

凡是有损于自己企业形象和市场形象的联合促销,坚决不能参加,否则到时候就可能会因小失大。因为树立好一个企业的形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门当户对

强势企业、名牌产品举办的联合促销活动,特别要讲究门当户对,否则这样的联合还不如单干。

门当户对的联合促销,往往能收到更好的促销效果,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更大。

联合促销的注意事项

要签订完善的联合促销协议书或合同书,作为正常开展活动的书面保证;

选择合适的联合促销对象,尤其是要剔除素质不高的商家,避免一损俱损;

联合促销并不适合于价位较高、消费者购买行为极其谨慎的高档商品;

联合促销要注意正确处理各方矛盾,有话在先,防患于未然。

联合促销的优缺点

优点主要有

联合促销,有利于降低费用;

联合促销,促销效果更明显;

联合促销,常能收到单独促销无法实现的促销效果;

联合促销,弱势品牌可以借助于强势品牌的知名度提升自身形象,带动产品销售;

联合促销,知名品牌可以借助于其他知名品牌扩大自己的消费群体。

缺点主要有

联合促销,分摊费用难以科学确定;

联合促销,各方利益冲突难以摆平;

联合促销,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难以统一;

联合促销,各方有可能“打小算盘”,甚至出现相互贬低对方的情形;

联合促销,要做到木秀于林有相当难度。

联合促销可以实现双赢

联合促销归根到底是品牌资源之间的互补,举行得好,双方必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能够以较小促销费用实现较大的促销效果。在很多时候,联合促销还能收到单独促销所无法比拟的促销效果。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工商大臣小林一山的营销案例。

小林一山曾经在一家百货公司当过总经理。在他担任总经理期间,有一次他让秘书到全市进行市场调查,看看哪家饭店的咖喱饭味道做得最好。

然后,小林一山专门在百货公司辟出一块地方,请这家饭店的老板在这里经营咖喱饭,规定,价格必须比外面低40%。

小林一山开出的合作条件是:百货公司不但不收取饭店的店面费用,而且还将补偿饭店由于跌价所造成的营业损失。也就是说,由百货公司补偿这40%的价格差价。

这真是一招双赢乃至多赢的棋——

饭店老板无偿得到了一块当地最好的营业铺面,而且不用支付房租,当然喜出望外;

消费者在这里用餐,不但能享用到全市最好的咖喱饭,而且价格还要比外面便宜40%,当然人潮如涌;

百货公司也没有吃亏,而且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因为这样一来,逛商场就成了在这里吃饭的消费者饭后的余兴节目。而要逛商场,就必然多少要购买一些物品回去。

事后统计表明,一年下来该商场的营业额比上年增加了5倍,而该饭店的营业额则增加了几十倍。

从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联合促销对双方都非常有利。如果把它们割裂开来,就无法取得如此促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