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15340600000006

第6章 价值2亿元的小土豆

机遇在哪里?李铁的故事说明,机遇在市场上,机遇更在人的头脑中。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刘新的致富案例。

下岗后一开始创业并不顺利

1989年,沈阳市燃料公司24岁的装卸工刘新,为了生计主动下岗,开了一辆“倒骑驴”在市场上卖菜、卖鱼,运送服装。

两年后,已经成家的刘新用积攒下来的7000多元钱和妻子一起开始做服装生意,后来又改行做水果生意,可是都没赚到什么钱。

这时候,由于刘新在家里是个烹饪高手,妻子也从小就跟母亲学会了做咸菜花卷。所以两人商量,决定从这个特长出发,自己开个小饭馆。

饭馆开得仍然不顺利。不到一年时间,不仅这7000多元本钱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欠下不少债务。怎么办?刘新无奈之下只好“重操旧业”,蹬着三轮车卖菜、卖鱼、卖西瓜。

直到这时候,还看不出刘新有什么过人之处。

发现经营秘诀

事实上,刘新是个有心人。他一边做小生意,一边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别人开饭馆能赚钱,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经过明查暗访,刘新发现,经营一定要有特色,自己过去败就败在没有特色菜肴!

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刘新感到异常轻松。他重新回到当地最繁华的商业街太原街,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然后借了3000元,盘下一家小饭店,开起了一家名叫“林苑”的冷面店。

刘新亲自到市场上去采购新鲜蔬菜,亲自掌勺担当大厨。为了吸引消费者,每餐都要免费给消费者赠送一盘自家精心制作的开胃小菜——酱小土豆。

由于小店价格实惠、环境卫生、服务热情,所以很快就顾客盈门。

店名改为“小土豆”

令刘新没想到的是,特色小菜小土豆会喧宾夺主。

许多消费者来冷面店,不是为了吃冷面,而是为了吃酱小土豆,甚至干脆把这家餐饮店直接称为“小土豆。”

那是有一次,刘新走在大街上,听到前面有两人说“走,到林苑吃小土豆去。”刘新想,既然他们那么喜欢吃小土豆,为什么我就不能干脆把它改名为“小土豆”呢?就这样,第二天店名就改成了“小土豆”酱菜馆。

这种小土豆本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产,虽然块头比一般土豆小得多,可营养价值却反而高。

店名改为“小土豆”后,刘新开始集中精力四处走访、大量收集民间的小土豆烹调技术,然而加以改进,在其中添加了多种药材、酱油,拌以五花肉、香菜等进行炖制。

就这样,一道颇具东北地区特色的“小土豆”特色菜就真的应运而生了。

一碗“小土豆”10元钱,再加上2个大花卷2元钱,足够两个人美餐一顿。

下岗5年后赚了第一个100万

一招鲜,吃遍天。“小土豆”问世后,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消费者常常要排队等候,才能吃到这简单实惠的风味酱菜和炖菜,很多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接下来刘新一鼓作气,专门投资几百万元,开辟了小土豆无公害生产基地,用来精制酱料、烹制特色小土豆,从而实现产销、加工销售一条龙。

同时,他以“小土豆”酱菜为龙头,选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为主料,采用酱、炖、拌、炒等烹调方法,生产出了五大类150个品种的“小土豆”酱菜系列。

一时间,“沈阳小土豆”名闻遐迩,不到两年时间刘新就掘得了第一个100万。

迎难而上,种植小土豆

转眼到了1995年。由于种植小土豆利润少、成活率低,所以农民纷纷减少小土豆的种植面积而改种大土豆。这股冲击波差点迫使刘新因为无米之炊而关门大吉。

怎么办?别人不愿意种,那为什么就不能干脆自己种呢?这真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

显而易见,这种经营风险是很大的。所以,这一举措不但遭到周围所有人反对,而且妻子也很不理解。因为一旦失败,这已经到手的100万元资产就要重新归0.

可是已经下定决心的刘新,硬是带上这100万来到铁岭等地投资种植小土豆。果然,第一次种植就失败了,亏了50万。痛苦中的刘新没有因此固步自封,而是与相关科研部门进行合作,潜心研究小土豆的科学种植方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半年以后,刘新又重新投入100多万元,在沈阳、铁岭等地扶持农户种植小土豆。

这一次终于成功了,刘新从中赚了大钱。

正式成立“小土豆”美食城

1996年,刘新以600万元的代价买下了沈阳闹市区1~4层大楼,并且投入400万元购置设备、进行装修,正式挂出了“沈阳小土豆美食”的招牌,使小土豆事业发扬光大。

随着“小土豆”的出名,10多家各种各样的“李鬼”开始出现。为了打击假冒伪劣,刘新马上向国家商标管理局进行商标注册,于是有了这全国第一张以餐饮名称注册的商标证书。

1997年7月,沈阳市“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开展全国连锁经营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搞餐饮业决不能满足于停留在小作坊式的低水平阶段,否则就难以驾驭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为此,刘新1999年在东北地区一连开出了多家“小土豆”分店,荣获“东北优质名品”的荣誉称号,每家分店都生意兴隆。

在此基础上,刘新深知,“小土豆”必须学习连锁店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经验,才能把这种南方人吃不惯的东北菜推向全国。

虽然这一招同样冒着巨大风险,可是刘新仍然像第一次扶持小土豆种植的冒险一样,带了100万元去了山东,在济南的繁华地段买下了一家饭店。

由于当地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小土豆,”所以虽然开业前做了大量宣传,开业当天仍然冷冷清清,当天营业额不足200元。

为了打开市场,刘新大胆打出了“沈阳市‘小土豆’落户山东,请泉城人民免费试吃3天”的广告。纷至沓来的消费者在品尝了“小土豆”后纷纷感到好吃,3天后就心甘情愿掏腰包了。就这样,“小土豆”打开了济南市场。

有了这样的成功经验,刘新又依计行事,两年间在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广东、江苏等地开设了“小土豆”分店,并且引来了许多要求合作的投资者。

为了保证开一家成功一家,刘新对连锁店提出了很高要求。例如,营业面积必须达到8000平方米以上、必须地处闹市区、人流量必须达到1万人次以上等。每家连锁店开业之初,都必须由总公司派出从大堂经理到厨师的一帮人马亲自指导,不达标准不撤兵。

“小土豆”的成功经验

沈阳市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民营企业家刘新,从一家夫妻老婆店开始,首先创办民营企业,然后又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他所走过的这条致富之路令人深思。

“小土豆”的成功,首先在于市场定位正确

“小土豆”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普通消费者作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口味符合大众需求。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小土豆”才做到了顾客盈门而经久不衰。

其次是质量有严格保证

虽然事业搞大了,可是刘新仍然要经常考察“小土豆”的具体操作,从选料、配料到加工,各方面严把质量关。

例如有一次,刘新得知两位消费者突然拉肚子,就马上下令“小土豆”当天停业整顿,对所有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查明当天送来的小土豆里农药成份高,于是毅然把当天所采购的小土豆全部报废。

最后是产品精益求精

1998年,在杭州举行的有全国30多个省市名厨参加的、代表我国最高烹调技术水平的竞赛活动中,“小土豆”美食系列一共获得4金2银,震惊了餐饮业。

要做“中国的麦当劳”

现在,第二次创业的刘新提出了要做“中国餐饮业麦当劳”的口号,决心把“小土豆”事业发扬光大。

目前该公司资产规模已达1.86亿元、控股资产2亿元,商标无形资产价值1.57亿元,经济效益在全国餐饮业百强企业中名列第4位,被评为中华餐饮名店,特色酱菜“小土豆”被评为中国名菜。

2001年,连锁店职工规模超过7000人,销售额7.8亿元,其中直营店销售额2.6亿元。

目前,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实行董事长控股51%,其余由公司经理、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骨干人员按比例持股,实行“按月分红、月月见红”的奖励办法。

截止2003年,“小土豆”的“中国麦当劳”雏形已经基本具备:在全国建成了140多家连锁店,并且还在以每月建成1家的速度向前推进;这些连锁店每家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北京的13家连锁店为例,最初投资合计只有240万元,现在总资产已经高达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