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15340600000078

第78章 敢于挑战微软的人

在电脑软件行业,美国微软公司的产品占据全球89%的市场份额。如果有谁喊出“打败微软”的口号,你是不是以为他疯了?然而,这个人确实存在,他就是美籍华人、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参。

敢和微软叫板,这样的创新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曹参其人其事

曹参祖籍上海青浦,出生于重庆,幼年时随家人去了台湾,1968年赴美国深造。

刚到美国时,曹参选修过行政管理、政治哲学、物理专业的课程,后来又拿到了数学硕士学位,并且差一点拿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业系统工程管理博士学位。只是这时候他开始选择进入电脑行业了。

从1975年开始,曹参编写过程序、做过软件工程,1980年起在Dennison TRG Systems担任企业系统软件产品研发部副总经理。

1984年,在台湾精业公司等支持下,曹参创办的Daybreak Technologies,Inc。公司悄悄开业了,他把已经开发了两年多的产品命名为Silk(中国人的“丝”),送了100多套软件给美国媒体进行评估。一时间好评如潮,获得了《PC Magazine》杂志的“编辑选择奖。”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营销策略不当,Silk在卖出了1万多套后就不得不撤出美国市场,随即Daybreak 公司也黯然关门。那是1989年。

曹参回到台湾后,总结自己初次创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营销战略不适合美国市场,没有让用户感到非用Silk不可。

接下来,他于1990年为台湾丰业公司创立美国分公司,一个人单枪匹马恶补营销,最后一直做到每月285万美元销售收入的业绩,完成了自己从技术专家到管理专家的涅磐。

1990年8月,为了能从事自己心爱的软件业,曹参离开了丰业美国公司总经理职位、放弃了自己几十万美元的年薪收入,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然而,他遇到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此后的4年间,他一直和九十高龄的父母住在一起,一边靠写文章、演讲维持生机,一边寻找风险投资。可是他找了8年都没有找到投资商,“人们只要一听说是反微软的,就直摇头。”

1999年,曹参去江苏省无锡市看望一位亲戚,言谈间偶然提到了自己的想法。

在这位亲戚的撮合下,无锡市信息技术发展总公司、无锡市新区管理委员会决定全力支持开发EIOffice软件项目,由此诞生了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曹参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软件设计师。

永中Office横空出世

2000年1月24日,曹参以自己出资120万美元现金、无锡市政府出资270万美元为条件,共同成立了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Evermore Software LLC)。同时,曹参将包括Office技术在内的4项专利、78项技术无偿赠送给永中科技公司。

在这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中,无锡市政府占股70%、华资企业美国Evermore公司占股30%,曹参个人也占有一定的技术股。

公司成立后不久,曹参就利用这300万美元、新招聘的200名软件设计人员,经过18个月的研究开发,基本完成了迄今业内规模最大、胆量也最大的软件工程之一——Office集成办公软件,并于2001年11月23日在北京通过了由信息产业部、中国工程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组织的,以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全部22名专家的鉴定。

挑战微软

2004年2月16日,无锡永中科技公司作为大中华区第一家应邀参加DEMO信息技术精品展示会的中国软件企业,在开幕式的当天上午,曹参就亲自在主席台上演示了英文版的永中Office集成办公软件,并且用流利的英语铿锵有力地说:“人们都说我挑战微软是疯了,可是中国将来不会总是按照微软的出价来掏腰包!”

顿时,坐在台下的600多名世界IT业界精英中爆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DEMO的宗旨,在于向全世界介绍那些能够启动新的技术市场、挑战现状的产品和服务。它每年要从几百家提出申请的企业中,严格筛选出能够代表所在领域最新潮流的60来家企业,其中能够应邀上台演示的只有10家。

这一次,永中科技公司不但应邀上台演示,而且还是第一批上台演示产品的企业,业界对其的期望不言而喻。

永中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曹参的这一声呐喊,表达了这个曾经投奔微软公司遭拒的老人,一直萦绕在心头的这样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成为‘中国的微软’。届时电脑一打开,荧屏上出现的不再是微软,而是永中。我们要在全世界挑战微软!”

要记住,这时候永中科技公司成立以来还不到3年时间。之所以它有如此豪言壮语,并非一时妄语,而是有足够底气的。

“完全可以取代微软的办公软件”

几十年在国际商界的摸爬滚打,使得曹参具有很宽的国际视野。

他说,“日本制造”过去一度是假冒伪劣产品和廉价商品的同义词,可是那是过去。你再看看现在的日本,正在创造出一些全球企业都必须赶超的标准。这说明什么?说明日本早就摆脱了技术模仿、走上了技术创新之路。而我们现在正在走的,就是一条这样的道路。

曹参由此体会到:“跟随没有出路,技术创新才是硬道理!”

大会主席克里斯·希普利女士在介绍永中科技公司的办公软件时,称赞它“是一套出色的软件。”她接着大声地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能成为微软的竞争对手吗?我的答案是:对!”

演示结束后,大会主席当场宣布,对与会者进行民意调查测验。结果表明,在场的人中有高达43%的比例认为,微软公司有可能被永中赶下办公软件市场中的龙头老大地位!

当曹参走出会场时,许多人包围着他,对他敢于挑战微软竖起了大拇指。其中有一位白人男子突然向他走来,称赞他“干得好!”曹参开始时并没有特别注意到他,可是当收到对方恭恭敬敬递上来的名片时才大吃一惊。原来,这是微软Office软件开发部资深副总斯蒂夫·西诺夫斯基。事后,曹参又收到了他发来的祝贺电子邮件。

DEMO大会主席克里斯·希普利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已经停止使用微软Office而改用永中产品了。

美国费城艾米·伍尔同仁咨询公司总裁艾米·伍尔也说:“我使用这套永中软件一个多月了,它十分稳定,完全可以取代微软的办公软件。”

技术创新是硬道理

永中科技为什么能令强大的竞争对手不得不佩服呢?关键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套真正的集成办公软件”,克服了微软Office不能集成的缺点。

举个例子来说。目前所有传统的Office,都只是把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简报制作等功能独立的软件,根据行销需要加以组合。这就是说,在Office名下包装而成的产品其实是一个行销概念,而不是一个Office软件。

可是EIOffice却能将所有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简报制作等都放在一个程序下执行,所有数据都存于一个相同格式的文件中,使用同一个标准用户界面即数据集成功能。

这种数据集成功能是EIOffice的“秘密武器”,因为它能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例如,使用者在制作商业计划书和会计报表时,往往需要对一些数字进行改动。在使用其他Office软件时,这时候通常需要改动所有相关数字,可是如果使用EIOffice就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改变一个数字,其他相应文件中的数字就会自动更新。

这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差错。这就是它的独到之处。

从表面上看,使用者可能看不出EIOffice与Microsoft Office的区别。因为它们有相似的功能键和拉出式菜单,可是两套软件的本质区别在于,EIOffice提供了导航面板,使用者对集成文件的结构、包含的数据对象一目了然,并且能够快速切换。这才是一个真正的Office软件。

从使用方面来看,EIOffice软件容易学、容易记、容易用,而且价格只有微软Office的1/3到1/4.

永中Office2003发布后,在业内被公认为目前我国办公软件市场最优秀的跨平台产品,取得了突破性进步。

在此基础上,2004年5月发布的Office2004,整体性能又比2003版提高了30%~40%。

尤其是它能够提供2000多个常用的数理化符号以及图形符号的编辑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科教工作者使用。

“打败微软不是梦”

曹参认为,单凭资金和人才实力,微软公司无疑是个“巨无霸。”可是它和神话中的大力神阿基利斯一样,也存在着致命弱点。只要抓住它的弱点,就能取得胜利。

曹参认为,微软的弱点目前主要有两个:

一是多年来主宰世界软件业,已经不思进取、缺乏创新了,设计思想并不注重应用性;

二是微软公司傲慢无礼,多年来得罪了不少软件业的人。

曹参微笑着说:“其实参加DEMO展示会的软件精英们,有几个不是反微软的?墙倒众人推,我们打败微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想当初,曹参在美国推广EIOffice功亏一篑,主要就是缺少资金以及随之而来的行销渠道。

可是现在,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这些专利,特别是其中的“数据对象储藏库技术,”不仅顺利列入了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863重大软件项目,获得了总额1.8亿元的软件开发费用,而且还得到了江苏省政府300亿元的投资承诺。此外,也有不少海外公司前来纷纷洽谈协作,其投资金额据说“开口就是1亿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理由期待着另一个比尔·盖茨早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