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江右文化
15343900000015

第15章 人生礼仪

一、日常待客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民风俭朴,在日常生活中,民众较为注重礼节。

对长辈按辈分称呼,平辈间称哥称嫂或直呼其名;对店主称老板、老板嫂(娘),对雇员、工匠称师傅;对有学识的人称先生;对老人称婆称公。同一族人相见按字辈称呼,虽年高而辈分低者,仍称哥道弟,平辈之间直呼乳名。已婚妇女对男家长辈或平辈,随子女称呼,如夫兄称伯,夫弟称叔,夫嫂称伯母,夫弟媳称叔母;对丈夫父母称公婆;对丈夫叔伯夫妇及祖辈称叔公、叔婆、伯公、伯婆,太公、太婆。亲族以外冠以对方男子名讳,老者呼某某公、某某婆,中年者呼某伯、某伯母,某叔、某婶。家长对孩子自幼教会称呼。

过去,祭祖、敬神、拜年、祝寿、新婚拜堂、幼辈拜会长辈、下级拜会上级均行跪拜礼;平辈相见,男子以抱拳作揖为礼,女搭手躬腰道“福”。

有客人来要请坐、奉茶、敬烟。在许多农村则多以煮荷包蛋或以鸡蛋煮面条招待。客人进餐,小孩不得入座搛菜。给客人端茶、送饭须双手捧献。客人告辞须加挽留,告别时须送客出门,并招呼“慢走”。路遇外乡熟人,要招呼回家吃饭。

在赣州、莲花等地还存在挂婚轴寿联之俗,其中也能体现出待客之礼仪。婚事喜轴以新郎的舅舅为大,挂在堂前正中,姑爷次之,姨夫再次之,其余亲眷按辈分依次类推。喜轴挂自己屋为“正屋”,另借屋为“偏屋”。喜轴挂在大厅上堂,左厢为乐,俗称“大边”;右厢为西,俗称“小边”(以人在大厅上堂脸朝门定左右厢)。尊长辈、父亲朋友、同辈依次从上横头挂完“大边”,新郎自己朋友、平辈挂“小边”,尤以新郎姐夫、妹夫为最小,挂末尾。屋小,喜轴挂不下可以重叠挂,但落款要现出来,也可分挂于“偏屋”。

而寿联则以女婿为大,挂在大厅正中,侄女婿次之,外甥妇婿再次。其后以侄儿、表侄儿为序。总之,从小辈到做寿者本人的平辈(年龄小于做寿者)为止,两厢依次张挂。祝寿是女婿“半子之分”的充分体现,儿媳只是陪衬,只送寿鞋、寿衣,不送寿礼和寿轴。

在主人设宴招待客人的场合其礼仪也较多。如在入座后,只有当主人握筷邀请说:“诸位不用客气,大家请!请!”之后,客人方可动筷,若客人先动筷是失礼的。若遇重大的宴席,每道菜上来后,须等坐于上首的长辈先动筷,并象征性地挟上一筷后,其他人才能用筷。用餐时,若有人不慎落筷于地,得自嘲性地说一句“筷落地,吃不及”,这样主人才会高兴。因为这自嘲性的话语既破了忌讳、讨了口彩,又巧妙地夸赞了主人菜肴的丰盛,菜肴太多,客人来不及吃,忙乱得筷儿落地了。餐毕,吃完的客人要用筷向全桌未餐毕者示意性地指划一下,并说:“各位请慢吃!”然后把筷儿架放在自己的空碗上,以表示“人不陪席筷陪席”。直到在座者最后一人餐毕落筷,大家才能将筷儿从碗口上取下,放于桌上后再离座。

人们忌讳“碗口筷”,即把筷儿平放在碗口上。如果这种“人不陪席筷陪席”的礼节,运用的时机不当,说不定会闹得主客失和。主人在宴请亲朋好友时,若一开席就放了“碗口筷”那就等于在下逐客令,因为那是民间祭祀游魂野鬼时的礼式,用于待客,就是在奚落客人来讨饭吃了。如果客人在餐毕离座后没把筷子从碗口取下放于桌上,则是表示还没有吃饱,对主人是大不敬的。

此外,“长短筷”也是不行的。“长短筷”即所使用的筷儿一长一短。作为主人,在摆筷儿时,千万要注意,筷儿不能一长一短。因为,赣州民间风俗认为,这是在诅咒客人夫妇或他的父母不能“双双同到老”。反之,如果客人这样做,则是在诅咒主人了。因此,主人在摆筷之前,总要把一簇筷子先放在桌面上垛垛平,然后再选出长短一样的筷儿,依次摆放。与此相仿,赣州老表在用膳时,还忌用“杂色筷”,指一双筷子的两根有不同颜色或不同花纹。杂色筷意味着家人不和睦,经常闹别扭,对主客双方都是大忌的。

另外,过去在全省各地,当人们去探亲访友,或者参加结婚嫁女、建房买屋、生子庆寿、经商开业等活动时,基本都流行送物品的风俗,作为贺喜和慰问等表达心意的礼物。所送物品质地好坏、数量多少,反映出主人家底的厚薄及宾主相互关系的亲疏。

二、求子与添丁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礼教的国家,自古流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生男育女一直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职责和义务所在,尤其是生子,更是受到每个家庭的高度重视。一个婚育人家如果没有生儿子,便会一直生育下去,直到不能生为止;即便是已生有儿子,在无计划生育的时代,也还会生育下去。在民间,如果没有生到儿子,民众还会进行一些求子习俗。

在樟树等地方,有一种在春节期间的求子习俗,这种求子习俗表现形式是作为民间娱乐活动来反映的。这项活动叫“送龙崽”。至今,民间对于此项活动仍十分讲究。

正月十五日,乡村举行舞龙灯活动,并走家串户,各家各户都会迎接。这天从早上起,老百姓都在家里厅堂中准备好供奉神灵的三牲祭品。待吃过元宵,便将八仙桌抬至厅堂中央,两边燃着香、烛,前面摆着香炉,香炉内燃着香柏木。主人家还得备烟、糖果等。待龙一到门口,女主人就得放鞭炮,男主人分烟、分糖果。龙进门后,吹鼓手也进门。龙先沿着桌子走一圈,舞龙的人还得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如果进的是新婚夫妇的家,则需要“接龙崽”。

事先准备接龙崽的夫妇等待在门口。待到龙一进门,新婚夫妇便要尽力去捉“龙须”,扯下来的“龙须”要放在新娘贴身的口袋里,准备怀“龙崽崽”。龙被扯掉龙须并不要紧,但必须要给舞龙的人赏红包,放鞭炮。送过红包之后,“龙”就会在新房门口大舞一阵,舞过龙之后,舞龙人代表“龙”给新娘送礼,礼物全是原先准备好的石头、瓦片之类。舞龙人将这些东西抛到新娘房中的各角落,床上也要抛,祈祝以后将会生男孩。

旧时南昌存在着一个八月十五妇女摸桥柱的特殊求子习俗。过去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座高士桥(因东南面毗邻汉高士徐孺子宅而得名,现称高桥),明万历年间于桥上加立了石柱作为护栏杆。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或相约,或独行来至高士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便可生男孩。清代刘一峰曾作《高桥行》诗一首,可窥当时拜月求子盛况。诗曰:高桥月明当夜半,前呼后呼女郎伴。

传言拜月过中秋,便好生儿嫁石头。上饶铅山等地,还存在中秋之夜的求子习俗。八月十五晚上,除供月饼和其他果品之外,另搬一只大冬瓜放在供桌上,然后众人拜礼月亮,并以鼓弦之乐合之。中秋之后,月下供过的冬瓜,可送亲友中还未生育男儿的人,据说未生育的夫妇吃了这只冬瓜后,即可得子。

一个家庭生了小孩,特别是男孩,一般会在出生后几天内通知亲朋,并会举办酒礼活动,日期一般在小孩满月时。亲朋好友都来恭贺,这种祝贺的形式,俗称为“满月酒”。赣南客家中也称为“浆酒”。

送“满月酒”的亲朋好友中,送礼最多最重的要算是做新外祖母(外祖父)家了。计有阉鸡、鸡蛋、婴儿穿的小人衣衫以及披风、挡风、头帽、鞋袜等等。另外特别准备好一缸子干菜,专供产妇食用,主要是保证坐月子的少妇不致吃错菜食而生病。

一般的亲戚朋友,相对做新的外祖母的送“酒礼”要为简单。在农村,一般是一只阉鸡(这只阉鸡是要当年长成的,叫子献鸡,隔年生的不行,因为坐月子的少妇吃了会烧了奶,奶出不来,婴儿便无奶吃),另外送12~36只鸡蛋以及婴儿穿的小人衣服一套,一顶帽子、鞋袜等等。

送礼品的时间,必须为在接到主人报喜后至办“满月酒”期内,之后去送就不好了。

至于具体时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习俗。一种是各人以各人的时间去送,只要不是满了月,凡在月子内,哪一天去送都是可以的,包括吃“满月酒”时带过去也可以;另一种是几家亲戚事先相约定一个日子一齐去送。

主人家接受了亲朋的祝贺礼后,在满月之后,必须择定吉日良辰,设宴请客,招待曾来祝贺以及没来过的亲戚朋友,以表回报和喜庆之意。有些地方宴会之后主人要打发客人回家,有钱人家,给每位客人一块布(一件衣服的布料);一般家庭只给每个客人一条毛巾。有些地方则不存在这种习俗。

某些不办酒席的人家,特别是生女孩之家,则是在亲朋来到祝贺之日,设酒招待,以后不会举办“满月酒”。

女人坐月子期间,无论是本村村民还是亲朋,都禁忌入产妇房,怕会造成产妇无奶,称为“挤奶路”。在客家族中,前往祝贺和举办“满月酒”的过程中,客人和主人家一般都要择良辰吉日进行操办,不得马马虎虎。更不要在逢“初八”日或“月忌日”办事。在这些不吉利的日子办喜事对婴儿生长不祥。客家人最信仰阴阳和谐,八卦调和的。

三、婚丧习俗

(一)婚嫁习俗

1.六礼

江西各地风俗,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六礼”程序。“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道婚姻成立的程序。“六礼”历史久远,始于周代,后来被列入《仪礼》,成为我国传统时代婚礼的规范要件。

“六礼”的具体形式是:到了一定年龄,由父母托媒说亲,双方有意后,写下生辰(俗称“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双方父母暗地打听了解对方家境和人品,双方满意即定下亲事。双方定下亲事后,男方将彩礼和择定的婚期送往女家,谓之“下定”。彩礼多少双方商定,贫者只送象征性的彩礼,富者彩礼丰厚,有鸡、鸭、酒、肉、布匹、现金和金银首饰。迎亲之日,男女双方都设宴招待亲朋好友,曰“讨亲酒”、“嫁女酒”。男方接亲,不分贫富,皆有花轿,伴以唢呐、鼓乐将新娘接回。

2.出嫁当天不吃饭

在江西中西部山区,民间居民中流传着这么一个风俗习惯:姑娘出嫁的当天随身带好在家煮熟的鸡蛋、猪肉之类的食品,到婆家后躲在新房里不出门,当日也不吃婆家的一口饭。无论家人怎么诚心相请,哪怕是把饭菜送进新房,也不会吃上一口,而是吃着自己带来的食物,以示节省公公婆婆的美味佳肴孝敬给公公婆婆食,换得公公婆婆的爱戴,换来长年全家和睦过日子。这一风俗习惯直至今天,新娘出嫁到婆家,还是一直坚持吃完自己带来的食品。

3.哭嫁

在江西许多地区,流传着“哭嫁”的习俗。女儿出嫁当天,在上轿离开之前,会与母亲、姐妹抱头痛哭。这大喜大庆之时的哭啼主要源于本地区一个古老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姓何的女子,长得也算有模有样,只是命苦,三十头上就死了丈夫,身边留有一个十来岁的女儿,母女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后来迫于年景遭灾,生活无着落,在左邻右舍的撮合下,姓何的女子与邻村一个死了妻子的男人徐某重结半路夫妻。这徐某也有一个女儿,与何氏的女儿差不多大。

俗话说:“十个后娘九个偏心。”这何氏对后夫的女儿好像前世有冤,对她横竖看不顺眼,穿戴吃喝都偏心于自己的女儿,当然面子上她还是会装装样子。徐某是个粗心人,也就一直蒙在鼓里。

转眼工夫过了几年,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一个是仙女下凡,一个是观音再世。但看来看去徐某的女儿还是比何氏的女儿更漂亮些,因为前来求婚的人都争着相徐某的女儿,这可把何氏给气坏了。

徐某女儿的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出嫁这天,亲戚兄弟,满屋满堂,迎亲喇叭三里路外都听得见。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氏平时另眼相待后夫女儿,四乡八邻早就风闻,今日姑娘出嫁,大家倒要看看何氏的脸面。好个何氏砂糖嘴,苦瓜心,在姑娘临上轿前拉着姑娘的手,女儿长女儿短地唠叨不停,好像情真意切,难舍难分。那姑娘见后娘今天这般模样,不觉也动了真情,几句话过后喉咙哽咽,眼泪汪汪,何氏越发装死卖活,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大声啼哭,俨然赛过亲生!其实何氏是长着歪心眼,故意在大喜之日大哭,存心要坏新娘的“彩头”,好让她婚后交“墓库运”,永世不得好运气。

过了些日子,何氏自己的女儿也要出嫁了,何氏早在心里盘算好了,大小嫁妆置备齐全,平日积攒的私房钱也一并交给女儿。出嫁这天,母女心里高兴,喜笑颜开,哪里还会有眼泪!更何况,何氏心里清楚,哭是不吉利的。

可偏偏让何氏意料不到的是,被她坏了“彩头”的后夫女儿夫唱妇随,儿女成群,财源茂盛;而她自己亲生女儿夫妻不和,四十不育,家业衰败,事事不顺。何氏后悔莫及,自觉心亏,生怕老天不容,(据说一个人如果作了恶,只要当众说开,便可免苍天惩罚。)于是就把自己的坏心思向前村后庄说开了。后来,当地人在嫁女时竟试着大哭一场,结果也是子孙满堂,家境殷实,人们便深信无疑,哭发,哭发,越哭越发,就这样,“哭嫁”习俗在很多地区传开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4.童养媳与招郎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实行包办婚姻,头婚全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富者可三妻四妾,贫者一夫一妻。有的贫苦之家唯恐子女长大后无力嫁娶,在子女七八岁时,即许婚配,男方将女方接到家中抚养,待他们成年后再择吉日完婚,此谓之“童养媳”。

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无三查、六礼,也无烦琐的结婚程序,男女各方亦没礼物过往,一般各人自理。婚前订立合同书(俗叫合字),写明以后子女和财产的继承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女方必须请家族长辈前来商议招赘有关事宜,其中有关条例是男方必须改称女方姓氏,取个女方的辈分,这样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长的认同,获得本族男人同等待遇。新中国成立后,新事新办,废除了这些不平等的合约,但婚礼一般还是由女方承办,并提倡独女户家庭、男到女方落户。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禁止重婚、纳妾及童养媳。男女符合法定结婚年龄,恋爱成熟,到当地政府办理登记手续,即确立夫妻关系。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结婚时,礼仪从简,有的设茶水、糖果或简单筵席款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有的举行集体婚礼。近几十年,男方娶亲要购置家具,宴请亲朋好友庆贺。女方所备嫁妆有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物品。接亲,城镇多用轿车,农村多用轿子。

5.迎亲习俗

迎亲习俗各地有所不同。在赣西北如莲花县等地,结婚之日,除了像其他地方在屋里屋外贴上大红喜字和婚联之外,还要在迎接新娘的花轿抬回之前,在祠堂或新郎家大门正上方挂一个米筛,米筛里面用绳子拴挂一把米尺、一面镜子和一把剪刀,意在新娘到婆家后要像米筛筛米那样一点点地忍性,改掉缺点,做到家庭和睦,同时要学会织布缝衣和女人必须做的事情,并逐步使自己像明镜那样光彩照人,温柔贤惠。反之,那就会像剪刀剪丝线那样剪断与新郎两人之间的姻缘——休妻离婚。这种婚俗,不少村庄还一直延续至今。

娶亲前一天,男家备礼接媒人到家,并将和女家所商量好的鱼肉由兄弟或族人等送往女家。女家接鱼肉后,一般要发一“红包”给挑鱼肉者。这天晚上男女两家各设宴招待宾客。第二天上午男方发轿到女方迎娶新娘,轿门口一般会贴吉利的对联。女方接花轿后,鸣炮发嫁妆至男家。到达男家后,由侍娘扶新娘与新郎举行“拜堂”仪式,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吃“交杯酒”。中午,男家设宴招待女家送亲者和亲朋好友。下午,女方送亲者返回。晚上要举行“闹洞房”活动。新婚三日之后,女家给新娘送“三朝果”。满一月后,女家还须送“满月丸”(用大米做成),然后新婚夫妇择日归女方家,叫“回门”。回门时女方父母须送给女婿礼品或戒指、或红包,女婿也须给岳父母送礼,谓之“拜钱”。

在宜春市上高县,迎亲习俗中还存在这样一个古老的、独具特色的有趣环节:男方迎亲的花轿顶上要贴有一个“肃”字。这个肃字没有出头,不成完全的“肃”字。到女方家后,女方有人用毛笔在这红纸写的“肃”字头上添上一笔,使之成为完整的“肃”字。

此俗源起于宜春慈化附近。传说原来有一家人家娶亲,欢天喜地将新娘迎入花轿,吹吹打打抬到男家。花轿一停,众人喜气洋洋掀开轿帘准备请新娘下轿拜堂,谁知掀开轿帘,新娘无踪无影,大家四处寻找,还是没有下落,后请占卜先生一算,才知道在花轿经一座野岭途中,被山鬼施魔法将新娘弄去做夫人了。从此以后,这一带人们提心吊胆,到处请法师来设法避驱山鬼,以安一乡太平。

宜春慈化有一个寺庙,叫慈化寺,慈化寺里有个姓余名印肃的主持,听说此事后便对乡亲们说,今后无论哪家娶亲嫁女,只需在轿子顶端贴上一个“肃”字,便可保太平无事。并一一告之人们如何将“肃”书写,有什么咒语等。他叫大家在一张大红纸上写,要一边写一边念咒语,而且落笔与念咒要同步进行。

肃写完后贴在轿顶端才可出发。在写这个“肃”字时,中间的一竖不能出头,要待轿子到女方家门口,由女方请当地文才饱学之士,当场在“肃”字头上添上一笔,让它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肃”字。添写完后,新娘才允许上轿。

此俗先在宜春慈化起源,后传至上高。一直承袭至今。这几年,结婚的花轿已用汽车代替。但汽车头上贴“肃”字的习俗,仍在沿袭。

(二)丧葬习俗

在过去,江西各地区民众丧葬基本上是采用土葬形式。在丧葬中,大致分为:奔丧、入殓、守灵、安葬等四个程序。

奔丧:俗叫“报丧”。老人死后,孝子身穿素服,头脚(鞋、帽)用白布挂号,表示有丧事,先报家庭(本村)来看守尸体(守夜);再到主要亲戚各家报丧。由主要亲戚和家庭长者商定封棺(入殓)、做“倒地饭”等有关事宜。

入殓:俗叫“封棺”。入殓前应备好棺、椁,棺是外甑,椁是内甑(俗叫逍遥床),一般很少人准备,而棺木是不可少的。如果死者是女性,必须经过外婆家检查棺木和衣着等才能入殓。入殓前的衣着,一般为男单女双。在做“倒地饭”时,商定安葬时间等一切有关事宜。经济十分困难的家庭,则不做“倒地饭”。

守丧:也叫守灵。封棺后家族亲友回去,孝子亲自守灵,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不能离开灵堂,有人来吊唁,随时跪拜答谢。

安葬:一般择期安葬。有些特殊情况,不择吉期,三日内安葬,叫作“三日无忌”。旧社会安葬,一般都要做道场。做道场时,道场程序、道法由道士自作主张,很少人知情。孝家只备灵屋、库箱等物烧给亡人。祭礼有大祭、小祭之分,大祭要三讲三读,请有知识的人士若干,俗称“礼生”。如果“点主”、“告东方”更须请有资望、有政治地位的人来主持,如在本地有声望的族长公等。小祭只请二三人即可,这种形式为普通人家所采纳,旧社会安葬后,孝子需守孝三年,谓之守丧,筑墓室而蜗居。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殡葬改革,加了火化程序,土葬也革除了许多陋习。但是在许多乡村,还存在一些旧俗,如身死异地者,其尸体或官柩不能进入厅堂或祠堂,要放在屋外,意谓不得外鬼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