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人格地图
15347700000122

第122章 轻生尚武 爱国忠义

“客家人”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它是一个不以地域命名,而是一个跨地域且有显著特性的民系。今天的客家人,足迹已遍布国内的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十多个省区和国外的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不断地迁徙,每到一地都如同过客,当地人称他们为“客”或“客人”、“客仔”,他们自己也以“客”自居,久而久之,就有了“客家”的称呼。

实际上客家先民原本是居住在中原的汉族人,其主体是唐末五代两宋时期自中原和江淮一带移民。由于天灾和战乱的驱使,他们举家举族,背井离乡,跋山涉水,辗转迁徙,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扎根在赣闽粤交界的广大山区。他们保持着中原的古语古音,所谓“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方言。他们说的是一种官话,和四周非客家人的话很不相同。很像是现在中州河南的话,客家人的语言中保留着较多汉语中原古音韵,并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而与汉语其他方言不同,故称“客家话”。客家祖训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他们心系中原,永记中原的根。他们崇尚“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们总是不断开拓进取,决不固守成业,客家人有句名言:“情愿在外讨饭,不愿在家掌灶炉”。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误认为从北方南迁的汉人就是客家人,实际上客家人不等于历史上的南迁汉人。客家不同于其相邻地区的文化族群,而不是一个特殊的人种。

客家人勤于习武,主要是为了自卫,更是为了爱国、爱乡的需要,他们具有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当国家、民族面临挫折和灾难时,客家人能激发出异常坚强的美德,义不容辞的责任,挺身而出,威武不屈。在种种不利的外在因素冲击下,他们培养出轻生尚武、骁勇善战、强悍正义的客家人的性格。对于客家人不畏强暴、刚毅强悍、热情爱国的精神,英国学者爱德尔在其所著的《客家史纲》中就特别指出:

“一般而言,中华民族的特性是保守、守旧的,唯客家人是例外,他们是革命性的,充满进取的精神。”“他们是刚柔相济的,而在刚毅仁爱的同时,也有不受欺负的强悍性格,具有不侮弱小不畏强暴的特性”。“典型的客家人是勤劳、刚毅、爱国又热情的”。

历史上客家人还出了许多武状元,如清乾隆年间,梅州的五华人李威光考取了武状元,曾琼中了武榜眼。在清代,梅县考中进士的90人中,就有武进士22人;考中举人的623人中,就有武举人193人。客家人以行武为荣,有尚武的气氛,纷纷上讲武堂、进军校,愿意从军行伍。在历史上,客家出了无数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客家人,他领导的客家卫国抗元斗争是客家人强烈的民族意识最早的具体显现。文天祥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是宋理宗时的状元,后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在职时,正值元兵大举南下,沧海横流,国事扰攘。公元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陷落,为救亡图存,他将全部家产充作军费,积极组织义军抗元。梅县、大埔一带的客家人,群起响应,不分男女老幼,举族从军,在闽粤赣边区与元军大战经年,终因势单力薄,不幸兵败。文天祥被俘后,在蒙人威胁利诱下,不为所动,并大义凛然地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以明其志,被拘囚四年后,英勇就义,光照人间。文天祥被俘后,客家义军仍追随南宋末帝昺抗元,直至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山被攻陷,八千壮士无一降元,也无一生还。若无深植心中的强烈民族之情和爱国之心,何以能有如此舍生取义的壮烈气节。

明末东莞客家人袁崇焕为抗清护明,竭尽忠心。还有影响极大的反清地下组织“天地会”(又称“三合会”)创立和活动的主要区域就是在客家地区。客家人陆续参加天地会的不知凡几,到了清末,该会成员大半都是客家人。再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客家文化的沃土孕育而生的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客家人民族思想的一次全面亮相。从洪秀全、杨秀清到石达开,几乎全部将领都是客家人氏;他们统率的义军也是以客家人为主干和中坚。他们完全站在中原人的立场上所发表的讨清诏书中说得很明白,他们宣称:

尔祖乘我之乱,包藏祸心,篡我之朝,窃我神器……一为祖宗复仇,二为苍黎发暴……兴兵进讨,问罪燕京,共枭胡逆之头,以泄呼天之恨。

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面对外国侵略者,客家儿女前赴后继,毫无所惧,英勇顽强,不惮以血肉之躯,与敌殊死搏斗,与国共存亡,始终站在时代最前列。如中法战争中,被称为“抗法双璧”的冯子材和刘永福,本身都是客家人,所统率的抗法队伍,从将领到士兵,也多半是客家人,客家人在抗法斗争中充当中坚力量。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客家人丘逢甲在台湾倾家荡产地创办义军,在台湾与日军浴血奋战了20多天,最后弹尽粮绝才回到祖国。著名的丁日昌也是客家人,为抗击日本海军进攻而献身。随后辛亥革命的创导者孙中山先生,也具有客家血统,他虽生于非客家地区,但他自幼就熟习客家话,受到客家文化的家传。在国民革命中,如廖仲凯、宋庆龄、邓铿等,都是客家人,为辛亥革命都作出过卓越贡献。抗日战争中,著名将领陈铭枢、翁照垣、谢景元等,都是客家人。至于共产党领袖朱德、叶剑英、邓小平、叶挺……也都是客家人,更是尽人皆知。

客籍华侨姚美良将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我的头发是黑的,皮肤是黄的,无论持什么护照,走到世界哪个地方,我都是华人。身为华人,我衷心希望祖国富强,我愿为此而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