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鼻祖老子、庄子都生于河南;儒家鼻祖孔子、孟子虽生于齐鲁,但其主要活动和思想传播却在中原大地。儒学、道学是孕育中原文化精神的两大“文化基因”,使中原民风呈现“儒骨道风”。儒家思想在中原地区得到最广泛的传播,特别是经过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程颐、程颢等中原大儒的极力弘扬,儒学和儒风在中原大地深深扎根,中原的文化、人格、民风、时尚等都深刻地打上了“儒家”的印记。
“儒家人格”体现了对“真理”的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和以身殉道、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这种人格在中原地区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极显著的体现,忠臣、烈士辈出,堪称中原文化之魂。
早在殷商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忠臣比干冒死进谏,被纣王挖心处死,忠魂不散,死不瞑目。至今在河南卫辉市尚有比干墓、挖心台等遗址。
中原地区历史上多出忠臣,如比干、伯夷、叔齐、韩愈、张巡、岳飞、史可法等。河南人长期出现的大批忠臣义士,形成了忠义为本的人格。这些儒家忠义之士,他们的高尚人格,永为世人颂扬。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仍有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等著名的河南籍抗日英烈,继承了中原大地的忠义人格。由此放大演变成一种代表中华民族气质和中华文化精神的“忠义人格”和忧国忧民传统,孕育出中原大地上具有忠义刚烈人格的中原精英人物。他们为国尽忠、为国分忧、为国奉献、为国捐躯,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不断进取开拓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支撑起“民族脊梁”,一直放射出道德理想和忠义人格的光辉。
在儒、道文化的长期熏陶浸染下,中原的民性、民风呈现出“儒骨道风”——忠孝为本、善恶分明、古朴厚道、本分自守、注重人品、讲求义气。从而中原地区由此而产生了影响全国的两大武术奇葩——少林拳与太极拳。
少林拳为少林武术,出于少林寺,名扬天下,古语云:“天下功夫出少林”。这里蕴含有儒家文化的“风骨”,形成为“少林精神”。其灵魂是:忠义为本,爱国护民,崇尚武德,惩恶扬善。所谓忠义,就是为国尽忠,深明大义,护国佑民,义不容辞。他们在历史上屡立奇功:隋末,曾有“十三棍僧救唐王”,帮助李世民推翻腐朽的隋朝,为建立唐朝立下汗马功劳。明末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少林寺人小山、月空率僧兵出战,为国排忧,为民除害,功德无量,后世传诵。现代大将军许世友,早年经少林寺磨练,在他革命一生中,充分体现了忠直刚烈、嫉恶如仇、侠肝义胆、凛然无畏的“少林精神”和河南人忠直侠义的人格。
少林功夫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少林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崇尚武德、惩恶扬善、行侠仗义。这正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人格,善恶分明是一脉相通的。少林武术最注重“武德”,他们的功夫只传授给品行端正的人,他们最讲求功德并修,对有功无德是最为大忌。“少林精神”正与中原人格——忠烈、正直、侠义、无畏等相符。其特点是“长于进攻,先刚后柔,刚勇进疾,勇猛无比;因势而动,刚柔相济,克敌致胜”。
太极拳发源于明末河南温县陈家沟,创始人为一代武林宗师陈王庭(公元1600-1680年)。在太极拳中蕴含着深奥的阴阳、太极哲理,它要求习拳者心静意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浑圆一体,进入“太极境界”。在修练和实战中讲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顺势借力,后发制人,这就是“太极精神”。这种“太极精神”分明是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这与道家那种“韬光养晦、保全自身、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世态度完全合拍。这种“处柔内刚型”人格和“防御性”处世态度,正是典型的中原人格和传统的河南人处世方法。
这些体现“儒骨道风”的“少林精神”和“太极精神”,直接影响到中原民风和人格,而且对整个国民,甚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