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中必须抓紧的七件大事
15348000000018

第18章 把握好交友的分寸和尺度

真正的朋友是促使你上进的人,是为你带来幸福快乐和成功的人。而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朋友圈里,有的“朋友”却是一剂泻药,他们不仅不能为你的成功提供帮助,反而会让你苦恼,甚至会落井下石。所以,交友应该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别给自己留下后悔的机会。

1.保持距离,亲密有度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一些好得不得了的朋友,最终还是散了,有的缘尽情了,有的则不欢而散。

虽然朋友失去了还可以再交,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为了避免失去朋友,让多年的友情随风而散,有一个交友的原则值得考虑一——好朋友也要保持距离!

这话似乎有些矛盾,既然是好朋友,那为何还要保持距离?这样不就彼此疏远、缺乏诚意吗?而现实中很多人友情疏散,问题就恰恰出在这种形影不离之中。

人为什么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就是因为被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在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一样。但两个人不管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有多大,他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彼此所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没有差异那就是两个同一体了,就不存在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了。正如一对处于“蜜月期”的新婚男女一样,当两人的蜜月期一过,便不可避免地触碰彼此的差异和缺点,并且这种差异表现得越来越多,结婚之前,他们一直在求同,眼里闪烁的总是对方的优点,而经过一个阶段后,求同的动力变小,差异就显露出来。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直至最后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挑剔、批评,然后人离情散。

密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夫妻之间相处的艺术有些共同之处,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夫妻相处的艺术之一。所以,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与其因为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适度保持距离,以免碰撞,而且还能增进对方的感情。

所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过于亲密,一天到晚形影不离。也就是说,心灵应贴近,但形体应该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能使双方产生一种“礼”,有了这种“礼”,就会相互尊重,避免碰撞而产生矛盾。但运用这一技巧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如果距离过大,就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现代社会,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奔波,实在挤不出时间,这样很容易忘了对方,因此一对好朋友也要经常打个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碰面吃吃饭,聊一聊,否则就会从好朋友变成一般的朋友,最后变成只是熟人罢了,两人的友情等级会逐渐递减!

与同事相处也是如此,太远了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让别人说闲说,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难得的和最理想的。

有人说“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有一定道理。

一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拍档。上司将他交托与你,你首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的分工和其他制度。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私底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吧,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联袂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只是,闲暇时,以少提公事为妙。

只有和同事们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所以在权力上,切莫喧宾夺主。不过,记着永不说“这不是我分内事”这类的话,过于泾渭分明,只会搞坏同事间的关系。

和上司搞好关系是必要的,但也要掌握“度”,不可以太亲密。上下级之间确有可能很快建立起友谊,并且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问题是这种密切的关系也会带来严重的危险。

因为亲密的关系有可能扭曲或干扰上下级之间正常的工作联系。设想一下,上级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被泄露出去,他将受到很大的伤害。上级迟早会后悔把秘密泄露给你,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这样做是贬低他自己。

即使上级对你吐露的秘密仅仅是局限于公司内部的事情,但它们也仍然会给你带来麻烦。因为你对他所关心的事情介入越深,你就越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为之操心。

你越是亲近上级,他就越会对你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会导致你的失信,而他因此会对你感到失望。试想,如果两个人长时间地呆在一起的话,那么,彼此最终不可避免地会了解双方的怪癖和毛病。倒不是因为你在他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缺点,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暴露在你面前了,这就可能危及到你的职位。

避免与领导太亲密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工作上、信息上的,以及一定感情上的沟通。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窥视领导的家庭秘密、个人隐私。你可去了解上级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风和习惯,但对他个人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和特色则不必过多了解。

其次,了解领导的主要意图和主张,但不要事无巨细。了解他每一个行动步骤和方法措施的意图是什么,这样做会使他感到什么事都瞒不了你,这样他工作起来就会觉得很不方便。他是上级,你是下级,他当然有许多事情要向你保密。有一部分事情你只应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千万不要成为你的领导的“显微镜”和“跟屁虫”。

其三,要注意时间、场合、地点。有时在私下可谈得多一些,但在公开场合、在工作关系中,就应有所避讳,有所收敛。

其四,要注意与领导者的接触频率,尤其是正副职领导超过两位的情况下,注意不要与某一位领导接触过频。尤其“八小时以外”与领导者的接触最为敏感,必须谨慎处之。如果工作之余经常与某一领导接触,则容易引起种种不必要的猜测。因此,你应当注意寻找与接触较少的领导打交道的机会,这种感情上的“平衡”还是很需要的。

2.不要为友情所累

有一句名言说:“世上漫结交,其后每多悔。”意思是说:“有些人随便交朋友,结果往往要后悔。”所以,当我们发现对方不是真正的朋友时,及时拒绝,以免被友情所累。

贝克从外地来北京做生意,租了一套二居室的楼房。一天,一位老乡来找他。贝克和这位老乡其实并不熟悉,他对老乡的来访有点意外。

贝克问老乡是如何找到地址的,老乡说是从贝克父母家要来的地址。贝克热情地清老乡吃了饭,饭后老乡提出能不能先在他这儿住段时间,等到到房子就搬走。贝克当即拒绝了,说:“不行,我很忙,没时间照顾你。”

老乡说:“我不需要你的照顾,我只是在你这住几天。”

贝克仍然不答应。

老乡非常不满地走了。不久,贝克从家乡朋友处得知这位老乡因贩毒正在被通缉。贝克暗自庆幸当初的做法。

拒绝朋友可能难开口,但要清楚对方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你则不能碍于情面,要明确干脆地拒绝。只要拒绝得对,谁也没有理由指责你。而如果自己答应的事情却做不到,便会让人反感。

阿富和阿单同住一个宿舍,阿富有一台电脑,阿单没有。阿富打字还不太熟,速度很慢,每次录入一篇文章都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

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论文,要求交打印稿。阿单用稿纸写完后,对阿富说:“你能不能帮我录一下?”

阿富满口答应,但阿富自己的论文都来不及,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帮阿单录入论文。几天后,阿单催他,让他赶紧把论文打出来他还要修改。阿富答应先把自己的写完就给他打。

可是等到交稿的前一天,阿富也没有将阿单的论文打出来,阿单不乐意了,说:“都快交了,你怎么还没把我的论文打出来?”

阿富正手忙脚乱地弄自己的论文,没好气地说:“我自己的都没打出来,怎么打你的?”

阿单埋怨,阿富耽误了自己的事。

阿富更不高兴了,说:“我是不好意思拒绝你,谁想到你这么没眼色,看着我来不及了,还不另想办法。”

从此,阿富和阿单分道扬镳了,两人也不住一间宿舍了。

我们在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要让对方轻易接受。

每个人都有自尊,如果你在拒绝时,不顾及对方的自尊,会使他们无法接受,认为你不够尊重他们,不给他们“面子”,甚至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与气愤。以下是拒绝别人的几个注意的方面:

(1)间接拒绝。直截了当地对他人说“不”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是话到嘴边却很难开口,担心这样做会使对方感到难堪,甚至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从而失去了朋友。如果我们拒绝他人时,从对方的立场出发,阐明自己的观点,就会使对方自然而然地接受拒绝了。比如你的朋友约你去旅游你当时不想去,你可以时他说:“你看你的感冒刚刚好,身体挺虚的,游泳对你身体不好,等以后再说吧!”他听了你的话,一定十分高兴,当然不会再提去游泳的事了。

(2)变向说“不”。当朋友向你提出某种要求时,不必正面拒绝,而是巧妙地把对方的话题引向别处,使对方不自觉地淡忘原来的要求,从而达到的目的。这种转移话题的方式,十分奏效。

(3)以礼相待。拒绝人时,也要有礼貌。任何人都不愿意接受人的拒绝,因为得到人的拒绝,会使人感到失望和痛苦。当对方向自己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你感到气愤,甚至根本无法忍受时,也要沉住气,不可大发雷霆,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因此在拒绝对方时,要表现出你的歉意,多给对方以安慰,多说几个“对不起”、“请原谅”、“不好意思”、“您别生气”之类的话。由于你的态度十分有礼貌,即使对方是无理取闹,也说不出什么,一个懂得拒绝的人,对人都会以礼相待,以和待人。

(4)语气缓和。拒绝的话,没有人愿意听,但又不能不说。成功的拒绝,语态也是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说话语态,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对不起”三个字,如果你用谦恭语态说出来,别人听了心里就舒服,若是要用生硬、冷淡的语气表达出来,会使人反感、不痛快,无法接受,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到彼此的情感,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所以,在拒绝别人时,要尽量使语气和缓,尽量不用粗暴生硬的语气。如果你对某个要求不满意,你决不能用抵抗的态度,如果你觉得有难处,应该用和缓语气把理由表达出来,对方考虑到你的难处,通常是不会为难你的,愿意接受你的拒绝。所以,在拒绝人时,就要在语言上下大功夫,通过语言沟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5)语气要委婉。在拒绝别人时,用委婉的语气来说“不”。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对象,不是家人就是亲戚朋友、同学师长,虽然说是亲密无间,但在拒绝对方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不要以为“人熟不讲理”而语言粗暴,不讲技巧。在拒绝对方时,采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将会使你的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3.识别假仁假义之徒

朋友有时往往是你最危险的敌人,在你以之为友、放松戒备的时候,对方却已经早早为你设下了欺骗的圈套。

帮你租门面的朋友也许在当过手钱的房东;帮你资金的朋,友也许要收你的高利贷;帮你介绍生意的朋友也许要狠狠杀你一笔回扣;帮你装电话的朋友至少要带走你一条好烟。

当然,并非所有的朋友都是假仁假义之徒,只要你细心观察,仔细体会,就能剔除朋友中的“假冒伪劣产品”,找到你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