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全集(1)
15349000000056

第56章 契丹族消失之谜

拥有219年辽王朝历史的契丹民族突然在明史记载中消失,一直是令历史学家感到困惑的中国历史之谜。

DNA帮助人们解决了这个困惑:云南省保山地区约有十余万现在分属十来个民族的阿、莽、蒋姓“本人”一直自称是契丹后裔,要求澄清他们的来历。事实上,此前关于达尔斡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有说源于契丹大贺氏者,有说自古就独立发展于其他民族者,莫衷一是。

利用DNA技术研究民族源流问题是新兴起的尖端科学。在云南保山的5个小村庄,研究小组人员们取到了“本人”和其他民族的血样;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赤峰取到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头骨、牙齿;从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和其他旗、县取达尔斡、鄂温克、蒙古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经硅法提取的线粒体 DNA 可变区比较,显示得出了结论:契丹与达尔斡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阿、莽、蒋氏“本人”与达尔斡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后裔。

十分重要也是最大的难题是要证明实验所获得并进行分析的是古代契丹的DNA的确是古DNA,而不是污染物。因为古生物遗存中的有机物经长期降解已保存无几。实验只能在有限的 DNA 中复制扩增并排除污染。虽然这次分子考古的实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成两组人马来做,每一步都进行了阴阳性对比,可还是没能严格按照国际上权威的分子考古——尼安德特人的分子考古法来执行实验。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简单地来看民族源流问题,由于契丹族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经不存在。经过民族间不断的迁徙、融合,现在的契丹后裔都是不会说契丹话也不会写契丹字的后裔。

也就是说,如果结果准确的话,契丹族只是有了分子意义上的后裔。

2000 年 5 月,国际分子生物学和进化学领域重要刊物《分子进化》(MolecularBi 鄄 ologyandEvolu)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成果:我国 2000 多年前的古代人群中包含与现代人群血缘关系完全相异的群体,其遗传结构与现代西亚地区的人群更为接近。结果在网上遭到了许多批判。

表面上看,这不是一项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基础科学研究,但对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人类进化的预测有重要的作用。人类的起源、迁徙、分散、隔离、混血、融合、朝着多样化方向进化,最后如何等等很多方面对我们都还是不解之谜。

其实,困惑本身就是一种结果,新历史的新尴尬也是人类思维的尴尬,在陈旧的历史被不断刷新后,我们的选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