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15349100000058

第58章 基督教哲学与哥特式建筑——走近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Gothic)一词最初源于哥特人,中世纪初期的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一切野蛮、陈旧和丑恶的东西。然而到了12世纪以后,哥特式艺术——它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哥特式建筑中——作为一种熔铸了浓厚的基督宗教意韵的新颖形式,成为风靡欧洲的最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现今在西方仍然屹立着的许多气势恢弘的大教堂,如巴黎圣母院、亚琛大教堂、兰斯大教堂等等,都是哥特式艺术的杰作。哥特式艺术以一种外在性的凝固形式形象地反映了中世纪西欧人内心深处汹涌激荡着的神秘的宗教感受。在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作品——天主教堂中,不仅是那高耸入云的尖顶、充满了怪诞和夸张特点的巨大肋拱、五光十色的花窗隔屏,甚至连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玻璃和每一个精雕细镂的局部都在宣扬着基督宗教的彼岸精神和灵性理想。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属典型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发起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为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中央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则位于右边拱门,反映的是圣安娜(St。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Ⅶ,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 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

关于哥特式教堂所产生的那种奇特的宗教效果,丹纳在《艺术哲学史》里写道:“走进教堂的人心里都很凄惨,到这儿来求的也无非是痛苦的思想。他们想着灾难深重、被火坑包围的生活,想着地狱里无边无际、无休无歇的刑罚,想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想着殉道的圣徒被毒刑折磨。他们受过这些宗教教育,心中存着个人的恐惧,受不了白日的明朗与美丽的风光;他们不让明亮与健康的日光射进屋子。教堂内部罩着一片冰冷惨淡的阴影,只有从彩色玻璃中透入的光线变做血红的颜色,变作紫英石与黄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的火焰,奇异的照明,好像开向天国。”在教堂的平面上,承袭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圣母院被设计成有五个纵舱(nave)的规制,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但相对的,整栋建筑的尺度规模都放大许多,教堂全长128米,光是中舱就有12.5米宽,而整座教堂的全宽则为40米,穹顶(vault)则为33米宽。东端是圣坛,后面是半圆形的外墙。走进大教堂里面,参观者首先为它的宏伟气势所震惊。几排直径5米的大圆柱将内部分为五个殿,而在十字交叉堂和唱诗堂周围还有两个回廊环绕。巴黎圣母院的内部并排着两列长柱子,柱子高达24米,直通屋顶。两列柱子距离不到16米,而屋顶却高35米,从而形成狭窄而高耸的空间,给人以向天国靠近的幻觉。主殿四周,连拱廊上方是一带双层窗户的走廊,在它之上是大窗子,透过这些窗子,一束束阳光宁静地射进堂内。与主殿翼部相连的侧殿位置上,是几座充满了17至18世纪艺术作品的礼拜堂。

哥特式建筑构成了中世纪基督宗教文化的标志性成就,它一方面典型地反映了基督宗教的崇高典雅的圣洁理想,另一方面又表达着世俗社会的躁动不安的痛苦现实。它那纤巧怪诞的艺术形式将玉洁冰清的唯灵主义理想与苦难深重的禁欲主义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人在哥特式教堂这幽邃神秘的巨大十字架内部深切地感受到灵魂与肉体之间惊心动魄的战斗,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迷宫的直接呈现,以一种“痛苦的极乐”方式宣扬着基督宗教的救赎福音和脱俗理想。在人欲蠢动的世俗世界里,哥特式教堂就如同一座座承担着救赎使命的人间炼狱,艰难而痛苦地从事着“净化灵魂的神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