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势关成败——以势谋事的8种学问
15353300000029

第29章 顺应时势 乘势而上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而当形势还不明朗时,迷惑者就会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此时,决疑者就应该及时为其指点迷津,令人顺应时势,乘势而上。

唐国公李渊出身关陇贵族,当过多年行政长官,富于政治经验和文韬武略。大业十三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同时负责坐镇北地,防御突厥侵扰。

这时,群雄逐鹿接近尾声,隋朝将灭成为定局。裴寂和李渊过从甚密,经常悄悄讨论天下大事,酝酿起兵。李世民见其父太过隐晦,便通过好友晋阳令刘文静去交接裴寂,请他从中催促。恰好在这时,太原副留守高君雅对突厥作战败北,李渊因而受到牵连,被拘禁起来。

李渊起兵前后,华北、西北割据势力和农民军领袖,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无不向突厥称臣,接受其封号。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单靠自己的力量,不仅无法推翻隋朝以完成帝业,就连割据一方称王称霸也是困难。形势决定了他的发展趋向:必须以称臣的方式去联合一向为中原人所轻视的夷狄突厥。这与李渊镇太原防御突厥的职责背道而驰,丧权辱国的做法也使他感到难堪。

裴寂及时体察出李渊的心意,便和刘文静劝李渊打消顾虑,称臣于突厥。李渊说:“你们都是隋臣,反倒这样来劝我,哪还有臣子的气节?”裴寂列举了伊尹对夏桀、吕尚对商纣王的态度,大谈了一通何谓臣子的气节,并进一步申明说:“主上重用奸臣,亡国丧家,由来已久。民怨神怒,才发生了目前的动乱状况。您说办事应师法古代,那么就请按照伊尹放太甲和霍光废昌邑王的先例,废除主上,立代王为帝。既要如此,就不必对自己要废除的人讲什么臣节了,还是称臣于突厥,利用他们的援助吧!”李渊加以采纳,派刘文静出使突厥。突厥于是向李渊授以本旌旗帜狼头纛充作印绶,并提供战马和突厥兵。

裴寂乘机鼓动李渊起兵,说:“现在天下已经大乱,您功劳卓著,反被朝廷猜忌。您的副手打仗失利,朝廷却归咎于您。形势万分严峻,应该当机立断。太原兵强马壮,晋阳宫府库充盈,举兵起事,完全有成功的把握。当地豪杰并起,各自为战,希望您赶快起兵,开赴关中,创立帝业,何必要束手待毙呢?”在裴寂的屡次劝说和催促下,李渊终于下定决心,在这年五月,正式在太原起兵。

李渊起兵成功,建立了唐王朝。没有特殊才能、也没有任何战功的裴寂,就因为与李渊关系密切,跟从李渊并怂恿、拥戴李渊建立唐王朝成功,而得以位居宰相,权倾一时。

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因为情况不明,决心不大,举棋不定,情况明析,才能决心大。决疑者最重要的是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情况,然后分析利弊,才能为决策者做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