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势关成败——以势谋事的8种学问
15353300000038

第38章 顺水推舟 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把有利的势导向自己,把不利的势导离自己,趋福避祸,逢凶化吉。

导语

所谓导势,即因势利导,也就是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把有利的势导向自己,把不利的势导离自己,趋福避祸,逢凶化吉。

导势的关键在于顺势引导,引导不能逆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否则,就难以达到成功引导。顺水推舟。就是导势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临机应变手段,指的是顺势或乘便行事。水中行舟,有顺水和逆水两种不同方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往往要付出极大的力量,奋力拼搏,方可前进;而顺水行舟,随流而下,则轻松许多。在猝然发生的事变中,能积极利用其中便利的条件或因素,顺势引导,往往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顺水推舟,在一些场合是一种借题发挥,在特殊场合可以助人解决危难,在生活应变中可作为顺水人情。

导势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顺手牵羊。尽管表面意思是顺手把别人家的羊牵走,但作为一种应变术,主要是抓住可乘之机,顺便占有某样东西或顺势不费力地做成某件事情。

导势还有一种方式,看似消极,如果利用得好也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应变术。那就是顺其自然。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遇到艰难险阻或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总是会想出解决应付的办法,找到继续前进的途径。顺其自然体现了从容镇静的风度、静观发展的耐性和细谋高招的韬略。

导势用于对敌的一种方式是。顺以导瑕。《兵经·顺》云:“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以导瑕。敌欲进。赢柔示弱以伎之进;敌欲退,解散开去以纵之退;敌倚强,远释固守以观其骄;敌仗威,虚恭图实以俟其惰。致而掩之,纵而擒之,骄而乘之,惰而收之。”这段话表达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顺从敌人的意图实现自己的目标,面对强敌,不能正面进攻的,不如佯顺敌意,假力于敌,来个欲擒先纵,把其言行导向极端,然后陷其于被动地位,以逼其就。

有些话不便开门见山地直说,往往需要绕个弯子才能达到目的。虽绕弯子,但从未偏离主题,而是顺着情势,步步引导,正所谓“言近而旨远。”

公元前266年,赵惠王死了。接任的孝成王年纪尚幼,大权由母亲赵太后掌管。秦国看赵国困难重重,乘机进犯,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国却提出拿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做人质。长安君是赵太后的掌上明珠,太后执意不让他去,并对劝告说的大臣大发雷霆,宣称谁再敢来劝,要吐他一脸唾沫。

形势相当危急。一面是秦军步步进逼,一面因太后难舍母子情,使齐国的支援成了泡影,国家命运危在旦夕。

这时左师(官名)触龙来到朝廷求见太后。太后也明白对方来意,准备给他一些颜色。触龙因年迈,行走艰难,慢慢走到太后面前,开始了这么一段对话:

触龙:“臣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走,很久没有来见您,但我常常挂念着太后的身体,今天特地来看看。”

太后:“我也是靠车子代步的。”

触龙:“每天饮食大概没有减少吧?”

太后:“用些粥罢了。”

触龙:“我也不愿吃东西,勉强出去走走,每天三四里路,稍微可以吃一些,身子骨也硬朗了。”

通过开头几句的互致问候的话,太后怒气稍为平息了一些。这个话头的目的也达到了。

触龙:我有一个希望,请太后做主。我的儿子舒祺,年小才疏。我年纪大了,很疼爱他,希望您能让他当个卫士,守卫王宫。

太后:“可以,年纪多大了?”

触龙:“15岁,希望在我死之前把他托付了。”

话题转到儿子身上,他的要求既表达了对国家的忠心,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如何对待子女的问题,这就与太后的症结自然联系起来了。但触龙此时还不能提太后的儿子,只能作为伏笔。

太后:“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

触龙:“比女人还厉害的。”

太后:“哪里话,女人才是最厉害的。”

触龙:“我觉得您疼爱女儿燕后超过儿子长安君。”

太后:“错了,我疼爱燕后比不上长安君。”

触龙:“不,父母疼爱儿子就应该替他打算得很远。您把女儿嫁到燕国时,虽然也悲伤,但每到祭祀时却祷告别让她回来,这不是希望她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继为王吗?”

太后:“你说对了。”

此时的话题已不知不觉谈到男人与女人谁更爱孩子的问题。触龙立即抓住这个时机,趁热转到正题。但他却不能提人质的事,而仍采用迂回的手法,拿长安君与燕后进行比较,表面看来纯属太后个人家庭问题,所以太后能够接受,并被触龙的一些新鲜提法(如男人比女人更爱儿子)所吸引,使讨论引向深入,步步逼近主题。接着触龙又把话题转向历史——

触龙:“赵家立国2阗多年了,请您想一想,除去现在三代之外,过去的赵家子孙到今天还有谁能把爵禄继承下来的呢?”

太后:“没有,没有。”

触龙:“其他国家呢?”

太后:“也没听说过。”

触咙:“这就大有文章啊。因这些子孙都靠继承父辈传下的现成爵位,地位虽高,但没立过功劳,得到俸禄却优厚,又没有对国家做过贡献,毫无能力和经验,又行使很大的权力,这就十分危险。他们的地位就很脆弱,容易受人攻击。自己遭到杀身之祸不说,还连累他的子孙。如果您要提高长安君的地位,只靠封地加官,却不让他为国出力,将来您要去世,他凭什么功劳在国中立脚呢?所以太后爱他不如爱燕后。”

太后:“你说得对极了。好,长安君的去留听你安排吧!”

事情最后得到圆满解决。触龙的游说妙就妙在提的中心问题是劝赵太后交出儿子做人质,但始终不提人质的问题,甚至分析完历史现象后,也只是把讨论归纳到太后爱子不如爱女这个问题上,却使太后从中认识到子女是为国立功还是坐享其成,是他一生中成败枚关的大问题,所以思想的扣子解开了,弯子转过来了。此种游说方法真是“言近而旨远”。

在漫无边际的话题中掌握时机,敏锐地捕捉有利于向中心逼近的话题进行引导,才能使人不知不觉亦步亦趋,致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