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势关成败——以势谋事的8种学问
15353300000079

第79章 暂避敌锐 一劳永逸

冷静分析眼前形势,避敌于锐不可挡之时,以静制动,然后乘其懈怠,坐收其利,一举将之击破,必能不战而屈敌之兵。

安氏公司和吉远公司是香港两家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两家本为一体。吉远公司的老板陆吉远精通房地产业,在银行的支持下,从安氏公司中独立出来,并抢走了安氏公司的一些项目。因此,两家公司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安氏公司视吉远公司为“叛逆”,一直想以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挤垮吉远公司,可是吉远公司的老板陆吉远在房地产业中混了多年,经营有方,而且还有银行的支持,所以它非但没有被挤垮,反而一天天壮大起来。

安氏公司虽然暂时失利,但公司老板安邦并没有灰心。他苦心经营着公司内外事务,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安邦凭着他敏锐的商业意识,觉得这是发展安氏公司的大好时机。于是,他赴大陆考察,不久就揽下了几个大项目,就在安氏公司想在大陆大展宏图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就在安邦准备到大陆签合同的前一天,电视新闻中播出了一则消息:“建筑业新霸主陆吉远,为求迅速发展,将于近期展开攻势,收购其‘老家’安氏公司。陆先生称,他正调集足够资金,准备从明天起大规模收购安氏公司股票。社会上零散的安氏股票很多,如果收购顺利,不愁做不了‘安氏’的最大股东。金融界认为,陆先生此举定会引起股市的波动。”

安邦听完这条新闻报道后,大吃一惊,心想:吉远公司这几年发展迅速,又有银行的支持,如果他这次收购成功的话,自己大半生的辛劳岂不是白费了吗?不行,不能让他得手。他想收购,我就来个反收购!

但是,当安邦把吉远公司的全部资料找来,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完一遍后。心中顿起疑窦。资料表明,吉远公司尚不具备收购安氏公司的实力。安氏公司如果组织反收购,吉远公司不仅不会成功,而且还会积压不少资金。陆吉远不可能干这样的蠢事,银行也不会同意做傻事。再说,即使他真想收购安氏公司股票,又怎么可能把消息透露给兴风作浪的新闻机构呢?其中必定有诈。安邦想到这里,已经猜到了八九分:陆吉远“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借此破坏我在大陆的投资计划。

想到这里,安邦冷笑几声,找来助手,交待了对策,然后就到大陆签订合同去了。

新闻播出后,第二天股市一开盘,吉远公司果然开始大量收购安氏公司股票,“安氏”股票价格直线上升。持股市民争相抛售。吉远公司的收购工作非常顺利。下午,安氏公司开始出来回收股票,但只收购了一会儿就停止了。第三天早上,“安氏”股票价格进一步攀升,吉远公司照旧大规模收购,有多少吃多少。安氏公司却没有在股市上露面。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吉远公司攻势凌厉,安氏公司无招架之力,不敢应战。‘安氏’可望易姓。”

又一天过去了,安氏公司的股票持续大幅度上升,吉远公司开始力不从心,宣布停止收购。当天晚报刊出一条消息:“安氏‘老板在大陆签订大宗工程合同,’安氏安然无恙”。到了第4天,“安氏”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安氏公司开始低价回收本公司股票。吉远公司收购安氏公司的阴谋不攻自破了。

原来,当吉远公司第一天开始大规模收购“安氏”股票时,安邦的助手在股市秘密抛售了部分股票,下午又故作姿态回收少量股票后就撤出了,造成“无力反收购”的假象,刺激股价持续上升。吉远公司本来就无心收购安氏公司的股票,只不过想激怒安氏公司来进行反收购,借此破坏对手去大陆签约的计划。谁知安邦并没有上钩,吉远公司自讨没趣,又没钱继续高价收购,只好急忙停止收购。吉远公司高价购进股票,股价下跌使它赔了一大笔钱,而安氏公司利用吉远公司收购“安氏”股票的时间,去大陆谈成了几笔大生意。回港后,又趁着股价下跌,大规模低价收购了自己公司的股票,又赚了一大笔。

安氏公司在这场收购战中,采取了以静制动的战术,凭自己雄厚的实力,置吉远公司的进攻于不顾,在大陆谈成了大生意。等吉远公司精疲力尽撤退后,安氏公司乘机大举反攻,不但自己来损一根毫毛,而且获利不少,同时还重创了吉远公司,可谓“一箭三雕”。如果安氏公司轻信吉远公司的谣言,进行反收购,那么它非但失去了进军大陆的大好机会,而且还会损失一大笔宝贵的资金。

硬对硬的搏击,往往会造成两败俱伤,尤其是实力弱小的一方损失更惨。找准机会,一次重创对手,可以省去许多无谓的消耗,避免许多无谓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