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约会要去必胜客
15354900000008

第8章 为什么男人望优秀女性而却步——企业文化

为什么中国男人看到有能力的女人却都吓跑了?

曾有两位女硕士和一位澳洲女MBA在上海某报刊登征婚启事,结果,3名女子收到的应征信一共不到10封(普通女子的应征来信平均高于50封)。四川一位医学女博士张小姐在报上刊出征婚启事:“本人月收入7000元以上,谈吐优雅,容貌端庄……”几月下来,无人应征。无奈之下,其母为她刊登征婚启事,把自己爱女的学历写成了“本科”,月收入只写1000块钱左右,才有人敢于应征。

通常情况下,学历越高,能力也就越强,在各种竞争中应该更具备竞争力。这对于男性的确如此,但现实的窘境是:当女人们的学历读到“硕士”、“博士”时,她们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却下降了,反而不如大专、本科学历毕业的女性了。而还有一些能力较高的女性能够独自购房,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但是在她们寻找结婚的对象时也遇到了难题,那就是,不管自己中意或者不中意的男性,在听说自己已经购房之后,都望而却步。由此可见,有能力竟然成了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劣势。

而在西方国家似乎并非如此。美国建国之初出现了许多精英人才,比如华盛顿、杰弗逊、汉密尔顿、约翰·亚当斯等等。在当时想要取得一定的政治地位,没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是不行的。但是华盛顿、汉密尔顿都是出身虽不平凡,却没有显赫的背景可作为他们的政治资本。1759年华盛顿与富孀M·D·卡斯蒂斯结婚,获得大批奴隶和60.75平方千米土地,成为弗吉尼亚最大的种植园主。而汉密尔顿一直被认为是来自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私生子和无家可归的孤儿,颠沛流离地过了许多穷苦生活,虽然很有才能,也做出一些成就,但是地位仍然不高,一直只是个军人、华盛顿的副官,且一直被看作是圈外人。但是在他于1780年娶了来自纽约最富有并且最具政坛影响力的家族的伊丽莎白·斯凯勒后,汉密尔顿最终完成了从圈外人到圈内人的过程。1782年汉密尔顿被选为纽约州的大陆会议议员,参与国政,后来出任美国联邦第一任财政部长。

怎么会出现如此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原因很简单,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企业文化”的差异。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所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即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的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而婚姻中的企业文化则是指人们在选择与对待婚姻时所持有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观念一直认为: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男人无论在外面多差,在家庭中也是占统治地位的。正所谓“三从四德”中的“既嫁从夫”,一切以男人为主。在古代社会,由于职业的决定,男人因为具有劳动力强的先天优势,所以能够一直保持统治地位。但是如今,在职业上男女越来越平等,女性在社会竞争中越来越占据优势,甚至有科学机构调查显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将会再次进入“母系”为主体的社会。但是就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而言,无论女性在社会中占的地位有多重要。在择偶观念上,中国男性在婚姻的“企业文化”中所持的价值观依然以“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等大男子主义思想为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个体家庭中,教育资源的投入已经基本没有性别差异,大多数女性都能在学业的道路上享受和男性同等的机会。女生对应试教育有着天生的性别适应,再加上本科毕业就业难等现实考虑,使得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女研究生婚姻市场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研究生的连年扩招,更是加快了这一规模的扩大。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叶文振认为:“女性因为接受了更高的教育,思想在不断进步,但是男性在婚恋问题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反而更为传统了。”供需双方多数还依从于传统文化对两性家庭角色的期待。在对待学历的问题上,一般男性的择偶标准都是比自己低一个层次,比如硕士生娶本科生,本科生娶专科生,至少也要同等学历。几乎没有一个男性在择偶时要求女方学历比自己高。所以有些女研究生想嫁却嫁不出去,男性想娶却不敢“妄”娶。

婚姻问题专家叶文振进一步指出:“在留学归国女硕士比重增加的同时,年轻、美丽、温柔体贴的女研究生比重也在增加。我所带的几名女研究生中,就不乏漂亮、健康、聪慧、温柔的女孩。”然而,即便一些女研究生才貌双全,在婚姻市场上的行情仍不看好。

其实,不仅男性存在着“男强女弱”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女性也普遍持此观念。虽然在主流文化和社会建制中,基本上达到了男女平等,但是,隐于人们内心的观念之中,成为血液一部分的文化和潜规则中,依然是男强女弱的择偶标准。大多数女性也不愿意“下嫁”比自己学历低的男性,很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也不愿意嫁给比自己经济实力差的男性,从而又提高了自己的择偶门槛。

总之,男性望优秀女性而却步,一方面是男性所持有的对婚姻的传统价值观念,认为自己必须是家庭中的唯一顶梁柱,所以不敢去高攀比自己优秀但是愿意降格以求的女性。另一方面,一些女性也存在着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必须要比自己强才可以,所以根本就不会去考虑不如自己的男性。实际上,婚姻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幸福,如果一个人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那么对方是否比自己更有能力根本不该是个问题。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