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15357100000006

第6章 思想与哲学类(5)

2.饥食渴饮,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废天职。

3.正其理则万事一,一以贯之也。

4.言天之自然者,谓之天道。

5.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便是天理。

6.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7.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8.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行鬼神者,数也。数,气之用也。

9.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10.只以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绢:只心便是天)

专家评点

《二程集》是新儒学的重要著作,其所阐述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有些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但它也包含了一些陈腐的伦理纲常,空洞的道德说教,这些是应该舍弃的东西。读者阅读此书,一定要明辩精芜,批判继承。

作者:王夫之

成书时间: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

尚书引义一语中的评史论政的重要哲学著作,振聋发聩,影响深远。

书海溯源

王夫之,字而农,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生,卒于康熙三十一年夏历正月初二,晚年隐居在衡阳西乡(湖南衡阳县洪市区曲兰乡湘西村)石船山下,自称船山老人,后人尊称船山先生。王夫之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志诗书,尊崇礼义,讲究孝道。王夫之亲眼目睹明朝的灭亡,有感于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而忧伤激愤,华发早生。但他深知任重道远,不能萎糜颓唐,因此决心埋头著述,努力抗争,于康熙元年写成《尚书引义》这部评史论政的光辉著作。

文理梗概

《尚书引义》是王夫之评史论政的重要哲学著作。他通过阅释《尚书》的意义,引申发挥《尚书》的某些观点,抨击明代政治,批判老庄、程朱、陆王和佛教“惟心惟识”的论调,从朴素唯物角度阐明了传统哲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能”(认识主体)与“所”(认识对象)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天与人的关系等。王夫之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对佛教哲学中“能”与“所”的范畴作了改造。他认为“能”指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和作用,“所”指在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对象。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夫之批判宋明理学的知行观,他从反映论出发,全面阐述知行的关系,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既相联系又相互区别。在“人性”问题上,王夫之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性在自然界的给予和影响下产生,继随着人的生长而逐渐形成,人性的好坏可以由后天改变,因此后天的培养与修炼显得更加重要。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尚书引义·召诰无逸》)及释氏以有为幻,以无为实,“惟心惟识”之说,抑矛盾自改而不足以立。于是诡其词曰:“空我执而无能,空法执而无所。”然而以心合道,其有“能”有“所”也,则又固然而不容昧。是故其说又不足以立。则抑“能”其“所”,“所”其“能”,消“所”以入“能”,而谓“能”为“所”,以立其说,说斯立矣。故释氏凡三变,而以“能”为“所”之说成。

【赏析】

这段话是王夫之批判佛教主、客观关系论的名言。佛教把实有当作虚幻,把虚幻又当作实有,这种“惟心惟识”的学说,自相矛盾,站不住脚,于是又诡辩说“空我执而无能,空法执而无所”。佛教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甚至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本身也是虚幻的。然而,既要用思想去反映真理,那就必须具有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认识对象,这是天经地义不容抹煞的事实。佛教的这种说法又不能成立。于是它便用主观代替客观,用客观代替主观,把客观消融在主观之中,佛教大体上经历了这三次变化。王夫之提出的佛教以主观吞并客观的要害,也正是宋明理学所固有的特征。

妙言辑录

1.天曰命于人,人曰受命于天。

2.人性未成可成,已成可革。

3.释氏以有为幻,以无为实,“惟心惟识”之说,抑矛盾自攻而不足以立。

4.格物、致知二者相济,各有所致。

5.“所”不在内,“能”不在外。

6.境之俟用者曰“的”,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能”。

7.故释氏凡三变,而以“能”为“所”之说成。

8.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9.知行终始不相离。

10.民岩石之可畏,小氏之所依,耳苟未闻,且苟未见,心苟未虑,皆将捐之,谓天下之固无此乎?

专家评点

王夫之《尚书引义》是评史论政的哲学著作,其所论述的主、客观关系,知行理论和人性学说,至今对我们还有指导意义。读者阅读此书,可从中吸取营养,知行结合,同时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因为人性可以在后天改变和完善。

作者:相传为释迦牟尼

成书时间:后秦(国文译本)

法华经一语中的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为中国佛教各宗派所尊奉。

书海溯源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早年所传佛教称小乘佛教,晚年所传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兴盛于印度、缅甸、泰国等地,我国流传的是大乘佛教。《法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我国古代僧人十分重视这部佛经,先后汉译过六次,现存三种译本,一为西晋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共分十卷;一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七卷本,称作《妙法莲华经》;一为隋朝阇那崛多翻译的七卷本《添品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的译本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我国古代僧人很重视这部佛经,中国佛教各宗派都视之为经典,并成为天台宗主要尊奉的经典,被称作“经中之王”。

文理梗概

《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是如来开权显实的精深言谈,畅显佛法要义,为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经共分二十八品,其中《方便品》、《安乐行品》、《如来寿量品》和《观世间菩萨普门品》等四品,是《法严经》中最为重要的四品,它们各自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意义。《方便品》显示学佛行者正式开始发心,《安乐行品》显示学佛行者由发心而进入如法修行,《如来寿量品》显示出行者由实践佛法而证得至高无上的菩提,《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显示出行者所证得的无住大般涅盘,能够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不住地度济众生。《法华经》以此四品为骨干,用火宅、穷子、药草、化城、系珠、轮王、良医等七个譬喻,铺演二十八品,而以“妙法莲华”四字作为经题。《法华经》出现在印度佛教大小乘激烈斗争的时期,倡导“开权显实”,突出“会三归一”,以大乘的立场,去会融小乘,力图调和佛教派别的矛盾,这也就是它包摄并高于其它经典和教义之处。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譬喻品》)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能、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赏析】

《譬喻品》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长者,他有三个儿子。有一天,房子突然着火,烈焰冲天,眼看三个儿子要被大火吞没。可是,三个孩子年幼无知,仍在那里嬉戏玩耍,丝毫未觉正在逼近的危险。长者在房外大声呼唤,叫他们赶紧出来,可是他们不相信火能烧死人,都不出来。长者无奈,大声喊道:“你们快出来吧!我这儿有辆羊车、一轮鹿车、一架牛车,谁出来就给谁玩。”三个孩子一听有车玩,便从房内一拥而出。长者见孩子们得救,欣喜异常,便给每人一辆七宝大车。《譬喻品》用羊、鹿、牛三车譬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用七宝大车譬喻佛乘,表示前三乘都是为了让人从生死轮回的烈火中摆脱出来的一种方便说教,只有佛乘才能真正导人进入涅盘。

妙言辑录

1.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2.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3.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4.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味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稳快乐。

5.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

6.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

7.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

8.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9.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能之男。

10.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