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积极人生的五大追求
15357300000068

第68章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做某件事情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掌握某种知识,也应该有一定的学习方法。

俗话说“一窍不通,少挣一百”,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掌握住某种事物的方法,纵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是徒劳无功。

同理,读书也是一样的,不同的知识,应该具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具体来讲:

1.理解法

人们都有判断事物的能力,对于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就能很容易地把它变为自己的知识,否则,就需要花许多功夫。

譬如说“井底之蛙”这个成语,你可以进行一下想象,一口深井里坐着一只大青蛙,青蛙的眼睛直瞪瞪地望着井口发呆,而在井口的外面,则是一片苍茫的草地和广阔的蓝天,井底只有水草、水和一些小昆虫。

这只青蛙虽然身体健康,不愁吃喝,然而它却为自己见不到外面的好风景而发着愁,它看到的只是一方天空。

这样,你就把井底之蛙成语的含义非常清晰地理解了。

许多知识也是这样,对于你来讲可能是生涩的,但是当你真正地理解了它时,就会形成一个清晰的记忆,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

2.联系法

任何事物在自然界之中,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物体,而是互相联系的物体,如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兔子吃草。鹰或狼又吃兔子,虎又吃狼,鹰或虎死时,其尸体又变质成青草的肥料。

在以上的这几种动植物间,就形成了一个食物链,它们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少一小部分或多一小部分都不符合自然规律。

例如草绝,兔就会亡,而如果兔多,草就会被大量吃掉,当草被过多地吃掉时,兔子就会因缺少食物而死。

这个例子说明了自然界的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知识,就是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之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因此知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当你对于某事物缺乏了解或认识时。你就可以从相联的一些事物中认识它。

这就好像你在学以致用时所学的溶液一样,其构成因素就是溶剂和溶质,知道了这三种量之中的两种量,另一种量就可以求出了。

3.联想法

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思维。有了思维以后,你在自然界和社会面前就不会无动于衷了,也不会无可奈何了,你会积极地创造条件,解决问题,而联想则是你充分发挥一种特征。

看到在天上不停盘旋的鹰,你可能就会想到它饿了正在觅食;看到河里的鱼一动也不动时,你就会认为它可能已死了;看到有人对你笑时,你会想到此人对你友善。这一切,都是你大脑发达有思维的结果。你在读书时,联想能使你更好地掌握知识。

历史课本之中的数字枯燥无味,但是有些事件却是和这些数字紧紧相联的。

因此,你可以通过记数字把这些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记忆,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数字之间的相互干扰,还可以增加你读书的趣味性,起到双重的效果。

4.对比法

人类在从猿转化成人以后,就开始在地球的各个地方生活,而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活习性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这些差异就产生了欧洲人和亚洲人在身材、肤色、毛发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是在生理学上,均用“人”这个概念来记。而在实际中,欧洲人和亚洲人之间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

你在学习时,也有类似的问题,当有两个概念或事物的含义相近时,往往容易把它们搞混淆,在这时,你可以用对比法搞清二者之间的明确意义。

也就是说,对于它们相向之处你暂时不讲,你只对它们不同之处进行比较。这些不同之处,就是某一概念或某一事物的特征。

你理解了这些特征,就抓住了这一概念或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了这一概念或事物。

5.复习法

人对知识的识记也有一定的规律,教育学家们曾用遗忘曲线对此做了形象的说明。教育学家们强调,如果你在遗忘以前去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那么它就能够被迅速地恢复并牢固地记忆。

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实际生活之中,你需要学以致用,需要识记,而你又在学以致用中遗忘了大量的东西,如果你肯拿出一小部分时间把所记的东西再巩固一下,就可以既不影响你利用时间,又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何乐而不为呢?

这点,对于你来说应特别注意。

6.综合法

你在前面运用了那么多的方法,所获得的知识都是一块一块的,这些知识在你的脑子里,是四分五裂的,随时都有被遗忘和前功尽弃的可能。

如果你能把已有的知识像计算机那样,分成几个类别,同一类别存入同一区域,到你需要它时再“取”出来用,岂不是更好吗?

或者是把某几类知识综合记忆,就会得出更多的新知识,这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种方法。

本书在这里所讲的综合法比较笼统,由于综合法是一门科学,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介绍清楚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查找有关方面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