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棒的男孩
15357600000011

第11章 挫折教育:培养男孩迎难而上的顽强意志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陪伴他们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约翰·贝曼

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磕磕碰碰”,遇到许多挫折。经过这些逆境的打磨,他们才会慢慢学会逆事顺办,学会坦然面对失败,并把挫折当作一种挑战。所有这些经验都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库,赋予他们解决问题、寻找答案、承受失败的能力。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现在的男孩大多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他们很少会遇到挫折,即使遇到了也会在家长的大包大揽下轻松跨越过去,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他们承受能力的缺乏。因此,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家长们必须明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才,就必须要让他经历一下“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制造”出各种难题,让孩子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他们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男孩要自强自立,成为生活的强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因为人生的道路总有坎坷,生活的大海总有波涛,如果不在儿时就养成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品质,那么就无法承受成长道路上的任何风雨。因此,挫折教育对于培养男孩来说值得提倡。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老肯尼迪非常注重对儿子坚强性格和精神品格的培养。

有一次老肯尼迪赶着马车带儿子出去玩,由于马车速度非常快,在一个街道的拐角处小肯尼迪猛地被甩下了马车。老肯尼迪虽然立即勒住了缰绳,却没有下车去扶起儿子,而是坐在车上悠闲地掏出烟吸起来。

小肯尼迪向父亲求救了几次,可是都遭到了父亲的拒绝。老肯尼迪说:“你要自己站起来,自己爬上马车。”

小肯尼迪见父亲确实没有帮助他的意思,于是便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艰难地爬上了马车。

老肯尼迪问:“你知道为什么我要让你自己站起来,自己爬上马车吗?”

小肯尼迪摇了摇头。

老肯尼迪说:“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经过无数次挫折的历练,才会有所作为。”

小肯尼迪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正是父亲从小对肯尼迪的挫折教育,才使他最终克服万难,登上了成功的顶峰。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家长与其为男孩遮风挡雨,还不如在男孩前进的道路上再多设置一些沟壑,然后让他们勇敢地、大踏步地走过去。这样才能锻炼出他们正视挫折,超越挫折的能力。

具体来说,对男孩进行挫折教育时,家长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让男孩克服依赖的心理

如果家长总是帮助男孩解决困难,那么就会导致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会自然地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

所以,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男孩的依赖性。比如,摔倒了就让他们自己爬起来,做错了事让他们自己去承担后果。只有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方法2:利用创设的困难情景,提高男孩的挫折承受力

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在男孩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现实情景“制造”一些难题,然后让男孩开动脑筋,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去克服这些困难。这是提高他们承受挫折能力的好办法。

方法3:利用榜样的作用,增强男孩的抗挫折能力

男孩都喜欢听英雄人物的故事。所以,家长就要学会利用这种机会,多向他们渲染一下英雄们是怎样克服困难、挑战挫折并最终赢得胜利的。然后,让男孩以这样的人为榜样,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

方法4:多鼓励,改变男孩的受挫意识

只有不断得到鼓励的男孩,才能在挫折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家长要多给予男孩一些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虽然挫折教育是男孩成长的必经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别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来,而是要根据他们的年龄阶段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果不注意这些,只是一味地加强“难度”,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男孩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挫败感,这样就事与愿违了。

挫折是人生的里程碑。男孩只有经过挫折的考验,才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坚强,更加成熟,将来也才能更有出息。因此,家长要引导男孩树立向上的人生观,正确面对挫折和痛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乐观地面对困难,并想办法解决困难,这样才能成为生活上和事业上的强者。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家长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男孩的抗挫折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这样他们才能在人生浩瀚的海洋中力挽狂澜,乘风破浪。当然,对男孩的挫折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这要求家长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一些技巧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持之以恒的态度。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然后再把它们应用到教育之中,取得更大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