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棒的男孩
15357600000092

第92章 培养男孩生活俭朴的作风

不要浪费,因为浪费是一种罪恶。

——马克思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勤俭节约似乎只成为了一种“口号”,实际的意义却不大了。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更是鲜有人知道这个道理。这都是家长教育不到位的结果。

实际上,有许多家长也反对孩子的奢侈浪费行为,平时也会批评孩子,但他们的教育方法通常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纠正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很难让孩子有所改变的。很多家长生活中自己就不懂得勤俭节约,更不要说让孩子勤俭节约了。在这一点上,许多名人的教子方法很值得家长们借鉴。

洛克菲勒家族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王国。可是这个家族的家教却十分严谨,在教育孩子勤俭方面更是闻名于世。小洛克菲勒的六个子女,并没有享受过奢华的富裕生活,他们没有游泳池,没有网球场,没有棒球场。在洛家庄园里,所有的孩子们都穿着普通的服装,手里拿着的也大多是自制的玩具。

为什么会这样?用小洛克菲勒的话说:“为了不出败家子。”他规定:零用钱因年龄而异,10岁之前每周三角,10岁之后每周一元,12岁以上每周二元。每周发放一次。孩子们所用的零花钱,需要有详细记录。如果是不正当开支,在下周发零花钱时要予以适当扣除。他认为,这是在教育孩子力求节约,避免浪费。

而且,小洛克菲勒为使子女不饱食终日,挥霍无度,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物资短缺,但自身又完全可以食精脍细的时候,他却要求全家和千万平民一样转为战时的经济状态:食糖限量,面包限额,戒吃牛肉,甚至不许子女外出游乐。这种严格的平民化生活与观念的训教,逐步养成了子女们崇尚节俭、反对奢华的优良品格。

小儿子戴维(后来的大通国民银行总裁)读大学时,曾回忆道:“从我们最初的岁月起,父亲就教我们不要把食物吃剩在盘中,不用灯时不能将灯亮着,不能随便地乱花钱……这是令人憎恶的浪费和懒惰。”

小洛克菲勒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吝惜钱财,他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人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可谓是智慧之谈。

当然,并不是一定要让现在的孩子过上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俭朴生活,但勤俭节约的精神却是永远值得弘扬的。当孩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后,必定能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意识到培养孩子俭朴习惯的重要性,并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教育中。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在一衣一食中培养男孩的俭朴作风

家庭条件好,对男孩来说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家长怎样教孩子花钱。如果家长能让男孩明白一衣一食都来之不易,他们才能懂得俭朴的意义,养成俭朴的习惯。

方法2:让男孩懂得爱惜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时刻告诫男孩,家里的一切吃、穿、用的物品都是父母辛苦创造出来的,如果随意浪费就是不尊重父母。所以,当他们随意丢弃一些还可以用的玩具或书籍时,要及时制止。

方法3:教男孩学会“废物利用”

家长可以和男孩一起,把一些废弃品重新“改装”一番,变成可利用品。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男孩知道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的道理,还可以让他们懂得理财的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变废为宝”,当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俭朴是一种美德,并懂得传承俭朴美德的重要性。

总之,让男孩养成勤俭节约的作风,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理财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其实理财并不仅仅包括如何“开源”,如何“节流”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勤俭节约的习惯就是“节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一定要让男孩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这将让他们受益终生。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不能因为生活富足就允许孩子奢侈浪费,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家长是男孩的一面镜子,也是男孩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