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教育实例
格雷戈里:海明威的小儿子。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等。
有一段时间,海明威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太阳谷,致力于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同时,还关心着三个儿子的健康成长。
后来他的小儿子格雷戈里回忆道:“那是妈妈和爸爸离婚之后,爸爸带我们度过的第一个夏天。”
住在太阳谷的第一个月,儿子格雷戈里常常告诉海明威,他每天必须拿出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后来,海明威才知道,所谓有意义的事不过是喂一些野鸭罢了。
格雷戈里每天都在一家饭店用父亲给的零花钱订一份大餐,然后把这份大餐拿去喂附近池塘里的鸭子,零花钱若是不够了,他就问父亲要,或者自己填写大额的支票。若干年以后,他在《爸爸:一本个人回忆录》中写道:“爸爸把我们叫到他的房间里,当时我们十分害怕。虽然他对我们从不发火,但是他严肃的表情让我们感到非常害怕。”
“格雷戈里,管理这个地方的安德森先生是一位好人,”爸爸接着有点生气地说,“他说你这样一个9岁的孩子,每个月在这里花的钱都破纪录了。即使是富翁阿加尔汉的孩子,也没有你花的钱多。”
随后,爸爸又严肃地说:“如果你还是这样毫无节制花钱的话,那么我们可真的要搬走了。”
听完爸爸说的话,格雷戈里的脸一下子红了。不过格雷戈里还是喏喏地问了一下父亲:“我知道了,以后我会节制花钱。可是,以后谁去喂那些鸭子呢?”
爸爸语气有些舒缓地说:“安德森先生并没有让我们必须离开这里,他只是让我和你谈谈。所以,以后你不要在支票上填写那么大的数额。更不要无缘无故地大把花钱。从下个月开始,我会限制你花钱,每个月300元以内。听着,格雷戈里,这就意味着你以后不能再毫无节制地乱花钱了。”
给中国父母的教育建议
几乎每个美国家长都会给孩子零用钱,不过在给零用钱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规矩”!
给零花钱的原则
第一,何时开始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年龄不同,对金钱、数字概念的认知不同,所以美国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时,应先考虑孩子的成熟度及需要。对5岁以下的孩子而言,零花钱的意义并不大;6岁左右的孩子,则可考虑给予他小额的零花钱,让他学习金钱的运用及了解金钱的价值;对七八岁的孩子来说,金钱已较具有意义,可以开始按一定规律给孩子零花钱。
第二,举行一个郑重的“仪式”。美国父母在第一次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往往会为孩子专门举行一个郑重的“仪式”,告诉孩子,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意味着父母对他成长的肯定,以及信任和尊重。这样一来会激发出孩子骨子里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会对零花钱更加重视,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也会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美国家长会把零花钱、钱包、储蓄罐三样东西一起交给孩子,简单地告诉孩子,钱包里可以放一些零用的钱,储蓄罐里则用来储蓄一定数量的钱。这会让孩子在一开始就有合理分配钱财的概念,等到以后有机会再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告诉孩子如何精明地花钱、明智地储蓄。
第三,固定发放零花钱的日期。美国家长会在每个月或每个星期固定的日子发放零花钱,这样做可以使孩子“心中有数”,更容易养成计划性用钱的好习惯。他们经常会在每个星期天晚上或星期一发放零花钱,因为如果他们在星期五发给孩子钱,这些钱极有可能在周末就会被全部花掉。
另外,一般来说,美国家庭总是习惯由同一个人给孩子发放零花钱,并且监督孩子零花钱的去向,这样孩子就不必向每个人都“汇报”,这也是防止孩子乘机多要钱的办法之一。
第四,以硬币或零钱的方式给孩子零花钱。在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美国家长经常会兑换好硬币,或者一些小额的零钱,这样对于孩子——尤其是性格比较冲动、不太善于自我约束的孩子们,能使他们更清楚自己手里有多少钱,不至于一下子就把钱全部花出去。另外,孩子们也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些硬币、零钱分别放到储钱罐和钱包里。
第五,零花钱花完后不轻易给孩子追加。孩子们会像家长盼望领工资一样渴望拿到他的零花钱,如果孩子拿到钱后立刻就花掉了,美国家长不会再另外追加给他!他们会直接告诉孩子,他必须等到下一个发零花钱的日子——除非真的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孩子的钱真的不够了,可以酌情而定!
这样做,父母也许时而会听到孩子的唠叨、抱怨,甚至有的孩子脾气一上来会把门摔得砰砰作响,但这种状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孩子会明白他们应该得到的钱就这么多。如果家长一旦让孩子觉得每当他的钱花完的时候还会得到更多的钱,那他永远也学不会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和孩子订立一份零花钱合同
许多美国家长会和孩子用书面形式订立“零用钱合同”!订立“零用钱合同”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制止孩子乱花钱,使孩子学会理财,增强了孩子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合同”的制约,可以使孩子逐步树立自尊、自立和责任感,促进个性与理财能力的良好发展,并为他们长大独立理财“重合同守信义”打下基础。
那么,美国家长在订立“零用钱合同”时,通常会注意哪些方面呢?
第一,和孩子一起讨论合同内容。零用钱是向孩子灌输经济概念的基础,孩子通过零用钱会深刻领悟到选择和责任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合同内容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零用钱金额;使用计划;支付日期;支付方式;违约条款等。美国家长会和孩子注意讨论,然后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双方签字或盖章,一份合约便生成了!
第二,就“未尽事宜”与孩子协商。美国著名的谈判专家哈伯·科恩在他的《协商法则》中写道:“协商能力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品质。”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协商中,购物的时候和店员讨价还价,工作中和老板谈薪水……因此,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协商能力不可或缺。
“零用钱合同”实际上是一种“协商教育”。它以书面的形式把和孩子约定的零用钱管理原则写出来,而实际的操作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父母忘了支付零用钱的日子,孩子还没到约定的日子就把钱花光,还有一起出门时,究竟要用自己的零用钱还是父母的钱买东西……这些问题许多时候要遇到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被称为“未尽事宜”,它们都需要通过协商来解决,这是提高孩子协商能力的最好机会!因此,美国家长和孩子订立零用钱合同时,都会写上这一条。
帮孩子建立零用钱记账本
美国家长在给孩子零用钱的同时,通常会告诉他们如何记账。他们一般是这么做的:
第一,给孩子买一个记账本。美国家长会事先给孩子准备好一个账本,让孩子逐笔记录自己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并在每个月底做一次汇总。这样,孩子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就能了如指掌。
第二,教孩子列“对账表”。美国家长会教孩子列对账表,让孩子把预算的金额和实际的金额对照起来。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明白预算与实际之间的差额,提高以后购物时的预算水平。
对账表列出之后,美国家长会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收入、支出做出分析,想想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是可有可无的,哪些预算是合理的,哪些预算是不合理的……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
第三,让孩子养成保留小票或发票的习惯。在记账的过程中,为了便于记明详细,美国家长会建议孩子养成保留购物小票和索要发票的习惯。这样,什么时候购的物,购买货物的数量和价格都清清楚楚,记起账来也清楚明了。
第四,定期督查孩子的记账行为。美国家长在引导孩子记账时,会注意定期查看,提醒孩子要坚持。记账是一件繁琐的事,需要坚持才能见效。只有付出耐心和细心,并把记账变成一种习惯,才能真正做到清楚理财、明白用钱。而这一点,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