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因为心中有梦,任校长七年有余,一直致力于以人为本抓管理。为了做好这一点,我可谓事事用心,处处关情。且举两事以叙之。
“启迪”源于“笑话”
“坚持以人为本”,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可在管理过程中,如何操作才算“以人为本”?这对初为校长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
我得感谢由湖南卫视推出来的“美女”笑星何晶晶。因为她的一段笑话给了我许多启迪,使我把握住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向。
那是2005年春。我刚任校长不久,有天我打开电视,恰好碰见何晶晶在说笑。她扭着胖胖的身体说:“我何美女与老公吵架,我一不骂他,二不打他,我一屁股坐死他!”听了她这段笑话之后我陷入了思考。
我忽然觉得,何美女的这段笑话很有深意,换一种理解不就可以上升为一种理念吗?试想,把“不骂他”理解为“不在公众场合批评员工不让他受委屈”,把“不打他”理解为“不扣员工的奖金不让他心痛”,这不是一种很好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向吗?
那么,“一屁股坐死他”又该怎么理解呢?何美女体重固然不轻,但要狠心到“一屁股坐死他”,那显然是一个笑话。倒不如把“一屁股坐死他”理解为她“与老公亲密接触”。再宽泛些,我们就可以把“一屁股坐死他”运用到管理上来,理解为“坐到他办公室去和他谈心、去‘理’他、‘缠’他要他把各项工作做好”。
三种理解揉在一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有了很好的操作方法了。当我把这种具体的操作方法付诸实践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哪项工作老师没做到位,我们就设法找到这位老师,去缠他,与他交流沟通,使他改变工作态度,直到他把工作做好为止。老师们也不喜欢领导老去找他交流沟通,更怕你老是“理”他“缠”他。与其让领导来“理”来“缠”,还不如先把工作干好。这样一来,老师们工作积极性高了,责任心也强了。学校的整个氛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领导和老师的关系融洽了,各项工作也搞上去了。
“智慧”源于“经典”
身为校长,切不要以为,你在生活上关心了员工,工作上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就能赢得遍地掌声。有时候只要一件事没处理好,你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我要说的是一件小事。2006年11月15日晚,近11点时,忙了一天的我从办公室回到宿舍,教师们大多已经休息,校园里异常安静。我正准备入睡,忽然,一阵麻将声隐隐约约传来。我感到很惊讶,按规定校园里是不准有麻将声的,今天是怎么了?我拨通了住在楼上的副校长的电话,心想叫她去看看可能会好些。麻将声很快消失了,随后她打来电话作了说明:原来,一位老师的亲戚刚刚出车祸死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让独自在家的女老师害怕得难以入睡,于是叫来几位同事做伴,可空坐着又很无聊,所以才悄悄打起麻将来。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第二天一早,那几位女老师就先后来向我认错了。本来,这件事也可以到此为止了。但我觉得有必要利用这件事对老师们进行再教育。当然,得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在第二天的教师会议上,我语重心长地对老师们说:“学校定制度,目的不是为了处罚,而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啊!”接着,我给老师们讲了一个儒家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有一次惹得父亲很生气,父亲顺手拿起柴块就打,他乖乖地站在那里挨打,结果让父亲给打昏了。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对曾子说:“你这样做,是不孝啊!”曾子很纳闷,父亲打我都不跑,怎么会是不孝呢?孔子的一番话令他幡然醒悟:“假如父亲一气之下失手把你打死,岂不要让父亲痛苦、后悔一辈子吗?你这样陷父亲于不义的行为,难道是孝吗?‘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父亲拿小棍子打你就让他打,拿大棍子打你就要赶快逃走!你得为父母着想啊!”
会议室里悄然无声,我知道是这个故事起了作用,于是又趁热打铁,对老师们说了一段掏心窝子的话:“其实,我这个当校长的也跟曾子父亲的心是一样的。不到万不得已,哪里舍得处罚教师呢!教师违反制度,其实是把校长推到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处理你们吧,你们难受,我也同样难受;可不处理吧,旁人会等着看笑话不说,我们的制度就会形同虚设。我是真的左右为难啊!”
这时候,我看到那几位老师埋下了头,也许是这段肺腑之言感化了他们,让大家的心都变得柔软了吧。
我接着说:“其实,违反了制度,照章处罚是谁也躲不过的!我是连小杖、都不愿让大家‘受’的,怎么忍心用‘大杖’呢?请各位老师理解校长的难处,不要再让同样的事情重演!同在一个校园里,大家只有互相尊重、理解、支持,才有可能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在处理的时候,我付出了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像一个威严的校长,其实我也不看重校长的“威严”(或者说是制度的威严),我只在乎我的管理是不是能收到实效。事实上,正是因为我努力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我校才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在短短的两三年里我们就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团结奋进的学习型团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冠军梦”,由弱变强,跨入了我市一流农村小学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