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人该怎么吃
15361000000008

第8章 年过四十自我保健莫轻视——事关中年健康长寿的战略对策

从世界各国的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男人在生理上将发生巨大变化。为此,把44岁定为青年和中年人的分界点。22.四十四岁,男人“生命的厄年”知道吗?

当人过四十岁时,自己也会强烈地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年轻时以记忆超人为荣,而现在养成随记笔记的习惯。以前与医药疾病无缘而自豪,但岁月不饶人,有的患高血压,有的血脂异常增高,有的患了糖尿病或胃溃疡……有一日,自己面对镜子,忽然发现又多了几丝灰白头发,心中不由地涌起一股莫明其妙的悲叹:老了。更令人恐惧的是,突然听到老同学猝死的消息,才意识到死神的可怕。据专家对各大城市的死亡年龄的统计,可以看到:40岁以后的年龄段,是突发死亡概率最高的年龄,可把它称为男人“生命的厄年”。

人的生命曲线,从高峰跌下,而工作和家庭的负担曲线向上升,这两条剪刀状曲线的相交处正是44岁,所以,44岁又可称之为“中年剪刀”的轴。中年是一生中付出最多的时期,是最需要保住身体“本钱”并且是最应该对健康投资的时期,无怪乎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将中年时期冠以“生命保持期”。

中年是个“危机四伏”的时期。

人生过渡阶段的危机,可以分为:出生到童年、少年(青春期)、年轻成年、成年、中年、老年、死亡等几种过渡状态下发生。

人类学家和心理分析学家们认为:过渡状态系生命危机。

人类学家强调:“生命危机”是生命周期中可以预期的事件和阶段,使人通向一个伴有权利和责任二者改变的新社会状态。传统上这些状态的改变,往往伴有仪式,例如:青春期成人仪式和结婚仪式等。它有助于人们完成期待的新角色,并且缓冲这些关键性生活事件带来的变化。包括改变社会角色,由单身到结婚,辈分的变化,由自己是儿子或女儿,变为父亲或母亲,自己形象的改变,由年轻到中年,由身体健壮到患病,以及汇集物资的权力和支持新的家庭成员。

过渡阶段危机又分为两种,即普遍性与非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受孕到死亡,这是人类发展不同阶段的正常过渡或生命周期,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实。

非普遍性则指社会状态转变。一个人在过渡阶段是具有脆弱性的,例如:发生未预料的创伤性事件,则易于发展危机。

危机的表现可以反映在情绪、认识、行为和躯体四个方面。

一是,情绪反应。

当事人表现出高度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有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等。

二是,认知方面。

在危机状态时,注意力集中在急性悲痛中,并导致知觉的改变。他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而体验到事物的含糊不清,表现极端痛苦,思想混乱。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决断。显得焦虑、害怕,甚至发狂。但这些思维混乱与精神病是不相同的。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复正常人的知觉。

三是,行为改变。

当事人不能完成职业功能,不能专心学习和从事家务活动;与人远离、隔绝、害怕与人交往,显得孤独并有拒绝他人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自己软弱无能的表现,其行为出现思维与情感不一致的不典型行为,如酒后驱车,明知是错误的行为,他却不认为是错误,而在过去他并非如此。

四是,躯体方面。

可发生失眠、头昏、食欲缺乏、胃部不适等身体方面疾病。

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中年男性在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存在着变化,出现了信念危机,生理危机,事业危机,职业危机,人性危机,心理危机,情感危机和亲子危机8种危机,其中心理危机是中年人最为普遍,而且,影响最大的危机之一。主要表现在如下诸多方面:

孤独年过40岁的男人,忙忙碌碌,担负着家庭与事业的重担。由于一头扎在自己的天地里,很少有时间与人进行交流。40岁以后的男人倍感孤独,竞争空前激烈,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彼此之间会产生戒备之心。成功的40岁男人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事业进展不顺利的40岁男性难免会产生沮丧、压抑的感觉。

“我的心已老了”。这是年过40岁男人常发出的感慨。大多数中年人都会有内在的、精神上的孤独。孤独是健康之大敌,它使人不能健康长寿。

敌意年过40岁的男人,可能会同情那些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的人。对那些平步青云的人,都往往会生出敌意来。敌意的产生大都与自卑感有关,当年过40岁的男人有了一番建树后会变得和蔼、富有同情心和慷慨大方,而失败之后,他又容易恼怒。

虽然敌意对40岁以上男人来说是十分普遍和正常的现象,但它毕竟是种消极情绪,过多的敌意很容易使一个人的心理扭曲,习惯戴着变色眼镜看人,以至于经常牢骚满腹,会痛苦不堪,这种人绝对不会健康长寿。

沮丧有些40岁以上男性“功成名就”却也会沮丧。例如:事业成功的男士,当他的妻子决定去工作时,如果他自己不善于处理家务,面对乱七八糟的家,往往会出现强烈的沮丧感。

沮丧情绪常会扩大生活的不幸,所以,对被持续强烈的沮丧情绪困扰的中年男人来说,很有必要接受心理治疗,但这些人又常常不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婚姻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进而影响健康,这种人也不能健康长寿。

压抑现代社会强调竞争,强调出人头地,尤其对中年男人来说更要建功立业,从而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心理压力,而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又要求人们“喜怒不形于色”。强调人对自己情绪的抑制,这就造成年过40岁男人的抑郁症状,深化了情感危机,进而影响健康,这种人也不会健康长寿。

焦虑40岁以上的男人,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对事业成功的渴望,中年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很多人由此而焦虑不安,进而影响健康,这种人也不会健康长寿。

40岁以上的男士,要想摆脱心理压力的危机,就应调整心态,培养自己快乐的性情,形成积极的自我,挖掘潜能,重新调整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学会关心自己,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23.中年人为何易“过劳死”?

我国著名数学家,摘取过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因久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终年63岁。他患上的是神经系统恶症顽疾——帕金森氏症,病因不明,但显然与他长期用脑过度,积劳成疾而又缺乏健身锻炼,使脑神经受到损害有关。

人到中年,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屡屡发生,闻名的有陈景润之外,还有科技精英蒋筑英、办健夫、施光南、杨乐、温小钰、士心、路遥等。有资料表明,国内部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去世的高、中级知识精英,50%以上皆因积劳成疾死于“不惑”、“天命”之年或“花甲”初年。专家对誉为“中国科学城”的中关村知识分子身体素质状况调查报告称:中科院和北京大学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仍不容忽视。第一次调查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2岁,相隔10年进行第二次调查,平均寿命反而降为53.34岁。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寿命的75岁水平。原因是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疏于运动锻炼,自我保健意识差,积劳成疾,乃是“过劳死”易“光顾”中年知识分子的温床。

(1)为何会积劳成疾

人体患病早衰、英年早逝的原因很多,但是,中年人不及时消除疲劳则是主要的祸根。

人到中年,40岁以上处于人生旅途中点,如日中天,多数人敬业精神可嘉,事业有成。即使不是中层以上领导,也多是业务骨干。在单位,工作紧张,交际繁忙;在家庭,则要上伺候老人,下为儿女升学就业操劳。工作与家庭双重的重担长期压在身上。而人到中年,40岁以后的人又是体内各器官组织生理功能日益衰退的时期。此时,产生的疲劳,如得不到及时的消除,心理压力或精神紧张得不到缓解,势必导致过度疲劳、体内代谢废物积聚,最易引起大脑神经功能衰退,导致失眠、健忘、注意力涣散,判断力下降,进而引起各脏器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减弱,使脑、心、肺、胃、肝、肾、脾等功能出问题,脏器早衰、多病。然而,一些青少年时期留下的病根,乘机复发,小病成大病。然而,有不少中年人都自认为是年富力强,不明疲劳乃早衰的祸根,“过劳死”的“元凶”与“信号”。一味废寝忘食,强撑硬熬地埋头苦干,最终罹患或加重各种慢性疾病,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或恶性肿瘤等疾病而早逝。

(2)疲劳,一种求救的信号

有位心理专家告诫人们:“应该把疲劳看做一种求救信号。”

现代医学、体育专家们也认为: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养生,但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尽管少有疲劳,却也不利于健身和长寿。

养生之道,要坚持生活有规律,工作有节奏,有静有动,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才能达到健康与事业同步辉煌。

须知,一般人的生命越长,身体越健康,工作时间也越多,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也越大。故奉劝埋头工作、出现疲劳的中年人(尤其是思想麻痹的中年人),当你自感精神不振,体力不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头晕脑涨,失眠健忘,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时,这些就是疲劳或过度劳累给你发出的求救信号,宜及时采取对策消除疲劳,以免埋下“过劳死”的祸根。

(3)怎样尽快消除疲劳

体力疲劳因紧张的体力劳动、剧烈运动,体内二氧化碳、乳酸积聚所致。宜以洗热水澡、温水泡脚、酣睡、按摩、娱乐、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达到消除体力疲劳。

脑力疲劳因用脑过度,神经介质消耗过多所致的头晕倦怠。宜以冷水洗脸,听音乐,投身户外大自然呼吸清新空气,观赏绿色树木或鲜花盆景,参加集体娱乐,体育运动,看球赛等消除脑力疲劳。

心理疲劳因事业挫折受损、失败、情感纠葛或家遭不幸所致的抑郁烦闷,浑身无力。宜以运动、旅游、与知心朋友倾吐、看喜剧等消除心理疲劳。

病理疲劳因患流感、肝炎、便秘、糖尿病等疾病,终日疲惫。宜及早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以消除病理疲劳。

24.中年人怎样自我监测保护健康?

人到中年,对自己的健康要珍惜,要有自我保健的意识,这是预防“过劳死”最重要又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那么,怎样预防中年人“过劳死”呢?要随时对自己健康进行自测与监护。

自测与监护的内容与方法如下:

(1)自测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①没有意识障碍

除了睡眠状态以外,能够清晰地识别自我、他人、环境和时间。

②没有感知觉障碍

对事物的感知客观、正确,没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错觉和虚幻知觉。

③没有思维障碍

言语条理、思维连贯,没有被动的或不属于自我的思维,没有强迫性思维,没有无端的敌意。

④没有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集中,在进行意志活动的同时,对客观环境保持适度的警觉。

⑤没有记忆力障碍

远记忆力,近记忆力,即刻记忆力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异常的记忆力减退或增强,没有异常的遗忘,没有记忆的错构和虚构。

⑥没有智能障碍

智力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常识、计算力、判断力、理解力、分析能力符合所受教育的水平。

⑦没有情绪障碍

情绪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自己不感到过度的压抑、紧张、焦虑和恐惧,没有无端的兴奋、欣快和激动、情感反应与其他精神活动,以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⑧没有意志活动和行为障碍

行为不表现为无端躁动、冒险或懒惰,退缩、胆小、怕事,日常活动自然地保持在社会规范许可的范围之内,有正常的睡眠和进食的规律,没有过于强迫或冲动的意向,没有对自身或外界施加破坏的意向,没有其他生命活动的特殊偏离。

(2)自测食欲改变

因疲劳或患感冒发热,偶尔一餐饭不想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超过一星期,就应警惕了。

胃部及消化系统其他器官(肝、肠)的肿瘤通常伴有食欲缺乏症状。有一种进食发噎且愈来愈严重,可能是食道肿瘤的表现,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3)自测排便异常

正常人都有一定的排便习惯,中老年人,如果一两个月内排便的习惯发生了变化,时而便秘,时而腹泻,时而两三天才排便一次,有时却一天2~3次或更多地排便,这是肠道功能紊乱的最早特征,必须立即去医院检查。因大肠及直肠肿瘤早期就常有这类症状。偶尔的排便习惯改变,不能算是肠道有病变。对于突发性与较长期的改变则宜警惕,宜及早检查。

(4)自测胸闷气喘

如果在安静的状态下,总感觉胸闷、胸堵或心悸怔忡,胸中突然蹦一下或停一下,或在上楼梯至3~5层时心跳气喘长达半小时左右,有时还可能有心脏停跳(即期外收缩)现象的,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心脏,看有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这组症状往往是心脏功能欠佳的早期表现。

(5)自测无端出血

不该见血的地方如果突然出血,要引起高度警惕。例如:痰、粪便、尿、鼻涕中,不论是血丝、血点、血块都应警惕。中年老人痰中带血,大多是肺部肿瘤的最早症状。总之,除去鼻子由于天气过于干燥,可能因局部微小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外,一般排泄物或分泌物带血,都不是好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6)自测四肢发麻

凡是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如平白无故四肢发麻,有时甚至手脚大片大片麻木,有时则有犹如昆虫在身体四肢爬行的痒麻感,再加上头痛、头昏、头晕。这些都是中风的前兆,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脑卒中(中风)的发生。

(7)自测连续咳嗽

咳嗽是由于呼吸系统中的气管或支气管受到刺激,身体产生一种保护性反射。平时,无任何呼吸系统疾病,也没有患感冒的中老年人,如果忽然经常咳嗽,就必须去医院做胸透检查。因为,这种咳嗽有时是肺癌的一种信号,尤其是干咳,咳不出痰者更要重视,这是深部的支气管受到刺激的结果,因此切莫忽视。

(8)自测头晕头痛

如果清晨起床,头脑仍是昏昏沉沉,头晕头痛,有可能是高血压或脑动脉开始硬化的迹象。但是,偶尔发生1~2次,可能因为夜间失眠或多梦、噩梦造成的。如果经常发生,那就必须抓紧去医院求医,检查观察,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9)自测日渐消瘦

这里指的是没有原因的日渐消瘦,有时在1~2个月内体重减轻6~7公斤或更多。这种进行性无明显原因的消瘦,大多表明体内有严重消耗性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说,这种消瘦很有可能是患了肿瘤。

(10)自测排尿异常

对男性中年人来说,如果忽然出现尿频尿急,每次排尿总像是没有排净的感觉。这种情况可能是男性的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肿瘤在压迫尿道,需及时去医院检查。

除上述是中年人预防“过劳死”应经常自测与监护的疾病早期征兆外,还有一些迹象也应及时注意,例如:总是发低烧、疲乏,或有进行性的贫血。如果是中老年妇女,则应重视白带中带有血丝现象,或乳腺有肿块都应及时求医检查,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后患凶险。

25.怎样从诸葛亮盛年早殒吸取教训?

“过劳死”易光顾中年人,英年早逝的悲情屡屡发生,诸葛亮盛年而殒的教训给我们启示:人,不可太劳累,应有劳有逸,决不能积劳成疾而早逝。

古典文学巨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博古通今、才智超群,可谓经天纬地之才。他在辅佐刘备的事业中,宵衣旰食,夙兴夜寐,甚至连“罚二十”之类的小事都要亲自批阅,可是“所啖之物,日不过升”。

由于诸葛亮长期过着这种“入不敷出”的生活,使他繁劳的机体逐渐衰弱,积劳成疾,渐渐地埋下“过劳死”的祸根。这难怪司马懿幸灾乐祸地说:“孔明食少事烦,焉可久乎?”事实上,果然如此,诸葛亮正当盛年就殒于五丈原军中。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体在劳动或活动量加大,其新陈代谢的速度也相应加快。使体内产生的大量的废物积聚于体内,引起大脑缺血、缺氧。时间久了,不仅会使人精神疲惫不堪,还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缺乏、饮食无味等胃肠功能紊乱。久而久之,各种疾病就会缠身,乃至使人殒命归天。马克思说:“一切劳动都意味着人在生理上的支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按其劳动强度的大小(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平均每天应当摄取2400~3600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或1克蛋白质均能释放约44卡的热量,1克脂肪释放能量达9千卡)。诸葛亮每天工作繁忙。都吃得很少,使营养物质供不应求,最终导致机体日趋衰弱,积劳成疾,且抗病能力每况愈下,以致统一大业的壮志未酬,54岁就离开了人世。

为此,我们应当从诸葛亮的早逝中吸取教训。既要努力工作,又不可使身体过于劳累,同时,要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适当参加一些健身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持久而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26.年过四十岁,怎样关注心理环境?

人,生活在浩瀚纷繁的社会中,同时也生活在自己的心理环境里。

如果说,个体无法改变外部世界,那么,置身于群体中的每个人完全可以营造自己的欢乐“心园”。

在许多情况下,是我们的心境、心态使自己变得愉快或忧愁,是我们的心理状况决定了对外界的适应程度和抗衡力量乃至承受能力。

显然,在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给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很有意义的,这对健康十分有益,而且又是对预防中年人“过劳死”筑起了万里长城,可以抵抗“病魔”的入侵、力求自身健康的安定。

这个自我创造的“万里长城”,保卫自己健康的“保安大队”该有哪些“伙伴”,该怎样对待它们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多加关注。

27.欲得长寿为什么提倡向前看?

人,碰到沧桑坎坷,免不了抚今追昔。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萌生消极情绪。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从政多年,已是高龄老人。他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因“水门事件”而第一位被迫辞职的。在他过完八十大寿后,遇到了一件使他悲痛欲绝的事,他的贤内助去世。面对从政和个人生活中的不幸,尼克松感叹地说:“长寿的秘诀是:不可回首往事,只能向前看。你要找些让你为它生存下去的事,否则,便是生命的终结。”

看来,他是不赞成回忆的,怪不得他卸任后埋头笔耕,他写了九本书,七本在世界畅销,这样做也许让他好过些。在他看来,过多的回忆,会给自己心境带来挫伤感,使情绪大为紧张。

从心理学角度说,回忆是一种“激发点”,是一种心理压力的来源。诚然,回忆的滋味,因人而异,因景而异,不过,回忆这个心理“活跃分子”袭上心头时,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不论是有辉煌的过去,还是灰暗的昔日,回忆都不会是一种绝顶的享受,是甜的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淡,是苦的会由于翻老账而变涩。

谁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回忆”攀上“亲家”,谁的心里就总是“繁忙”的,舍去这个“亲家”,心里会“清闲”许多。可是,人总是爱抚今追昔,这是人性所决定的。

28.怎样自我心理调节求得好心情?

在心理重创中,忧愁无疑是一个“刽子手”。

要想驱走这个“杀手”,可以用“以毒攻毒”的策略去战胜它。

一位负债累累的外国商人,萎靡不振,形同朽木。当一位失去双脚,坐在一块装着轮子的木板上的残疾人,精神奕奕地向他说“早安”时,他羞愧难抑,回到家里,在每天都看得见的镜子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我一直闷闷不乐,只因为没有鞋子穿,直到我在街上,看到了一个缺了脚的人!”

有人问一位在大西洋漂流了20天的人:“你所得到的最大教训是什么?”回答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自来水可以喝、足够的食物可以吃,你一定不会再有任何抱怨了”。

这两则轶事都说明,当你的忧愁袭来时,你设想比你更糟糕的“境遇”,也许就在这时你的忧愁驱散了。这种心理的自卫“举措”,实际上采用了“激将法”。当你意识到世上有比你更难堪的情况时,你的心里会豁然开朗起来。

29.求得好心情为何不能盲目攀比?

在生活上攀比,是很容易陷进“不平衡”的心理陷阱的。

国外有一位富翁,一生积了几千万,但有一个生活信条:过比收入低的日子。

为什么拥有大量财富,却要“清贫”呢?他认为:钱多也是一种压力,过比收入低的日子,不仅仅是“节俭”。也是求得一种心理平衡的要求。生活的豪华是没有限度的,而保持着“低一个档次”的生活要求,使自己的心境较为宽松,舍去追赶竞争的心理冲突,这样反倒觉得安定与快乐。

于是,他买了一辆中等级的轿车,拥有一座中等的别墅,一切都故意把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结果寿命也很长,成了寿星。

这位“阔佬”,是很会用心理手段来实现自身心理平衡的。他离开了纷杂的竞争氛围,从而减轻了心理负荷,他有钱,但更有心理法宝。

“在我看来,舍去一切不合实际的追求目标,可以免去许多心理压力的‘加盟’,心有余而力不足却要拼命追求,岂不太累了吗?”

30.求长寿为啥要有心理宽容量?

人都想“公平”,但是,生活却常常是“不公平”的。

某君已年过四十,但直到今天仍未评上中级职称。不是其人水平不够,研究能力不强,近年来,他已出版多部专著,而是说不清楚的“缘由”,多次机遇不佳。

先是当团委书记搞政工,教师职称无法评转入教职,从教后,教龄不到不能评,刚到年限时又恰逢工作调动,调动后因是不同专业系列,又等了几年,结果因不到这个系列所需的年限,又拖下了。

他想想很气恼,人到“不惑之年”,居然连中级职称还挨不上,可他的学生早已头上有“衔”了。

不过,他又想明白了,“不公平”是绝对的。他说:我不能为此自寻烦恼,要给自己留一点心理的“宽容量”。

此话说得极是。留一点“心理宽容量”是给自己“台阶”下,找出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步步逼紧,岂不把自己逼“急”了吗?

如果心理上有对待“不公”的承受能力,那么,对暂时的不顺会表现出理智,而且,通过努力不断校正“落差”,使自己时来运转。

这是对“不公平”的心理“公平法”。

31.为啥宽恕别人才能使自己心平如镜?

宽恕的道德意义无需赘言,它的心理价值也是无量的。

国外有一位政治家,早年在一个大富豪家干活,主人对这位政治家百般刁难,后来,那个大富豪破产了,而这位政治家在政界崛起,真是风水轮流转。

有一天,那个破落家族的小儿子可怜兮兮地找上门,希望政治家能为其谋取一份工作,这位政治家非常客气地对待他,而且不到一星期,就在一家船务公司给他找到一份工作。

政治家的儿子有些纳闷,而政治家则认为:宽恕人家,不仅施行道德,而且也使自己的心境远离因为报复引起的负面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讲,报复心理是一种莫大的精神负担。是给自己增加无休止的烦恼。怪不得康德有句震惊世界的名言:“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宽恕别人,使自己心平如镜,不为算计而绞尽脑汁,不为泄私愤损伤自己的快乐,不为结果如何而担惊受怕,这样的话,心里会坦荡,如沐春风。

在生活中,与人相处,请宽恕这个“大姐”当“家”,有不少心理苦楚是不会“入室”的。

32.年过四十岁,为什么要有颗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呢?有一个故事可以回答这个被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所关心的话题。

从前,有一个人为了探求生命的“大道”,不辞辛劳,走遍千山万水,找到了一位高僧,他向这位高僧请教什么是“道”,这位高僧回答说:“饥来即食,困了即眠。”意思是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这就是“道”。

这个人听了很不以为然,他说:“你所说的人人都知道。”他觉得高僧的回答太平淡无奇了。他想:我受尽千辛万苦来到你这里,难道就得到这么简单的两句话么?

高僧知道他的心思,便又说了两句话:“一般的人,吃饭时不想着吃饭,百种思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这一点拨,使这位求道者茅塞顿开,原来“道”就是“平常心”啊!高僧就是具有平常心的人啊!

古人常说:“平常心是道。”真理往往是最简单的、最明白、最平凡、最普通的。有的人为了寻奇见异,结果是自寻烦恼。就像那位求道者,假若他当初具有平常心,何需走遍千山万水呢?有的人认为只有深山里才最安静,到那里才能找得到“道”。其实,只要我们的心能静下来,少打点麻将,少泡点舞厅,少吹点牛,关上房门或打开书本,或端身静坐,自然就能享受到深山里的那种宁静。在宁静之中,往往能明白许多平日里因纷扰的事务影响下所不能了解的道理。即所谓“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道”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心中。“道”在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之中。

有的人以为“道”就是出家,以为剃光了头,穿上了袈裟,藏到深山里,什么也不干,过一种与一般人不同的、奇特的、清高的生活,以为这样才算是道。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对生命有深刻的体验和有正确的领悟的人,都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工作时专心致志,积极进取;生活中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不猎奇求异,安于平淡的生活,不刻意追求得不到的东西,自然就少了许多的烦恼,节省出许多的时间,与亲人共聚天伦,享受愉快而宁静的人生。

一些人因为不安于过平淡的生活,没有平常心,总想出人头地,甚至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择手段,做出许多损人利己的事情,最终是损人害己,倘若能明白“平常心就是道”。过淡泊的生活,其人生将是另一番景象。古人说:“明烛在背,回首几人?”只要我们肯回头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就能明白许多的道理。有位名人有句名言:“一种未经内心审视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愿我们都能通过对生命的反省,拥有一颗真正可贵的平常心。

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怎样体现出一颗平常心呢?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问题。

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不平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于那家贸易公司完全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部门工作完全了解了吗?”朋友反问道。

“没有”!他回答。

“君子报仇三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管理方法和业务知识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他的朋友建议,“你用你们的公司做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弄明白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那人听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暗暗地使劲,甚至下班后还在办公室里钻研商业文书的写作方法。

半年之后,那朋友偶然遇到他,“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了,最近总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成为公司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事!”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日渐提高,当然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老板的态度,却不反省自己的能力,这是人们常犯的毛病啊!”

人,在生活中,碰到的都是平平淡淡的平常事,却事事都是一种平常心的体现,人的一生都是在平常却又普通的生活中度过的,日子一天一天逝去,光阴一去不返,都会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想想,自己已到“不惑”之年,平心而论,有了一种紧迫感,三十“而立”,自己立了什么?不敢回头,因为没有辉煌的业绩。“不惑”是不是说人已到了生命的一半,或用老百姓的话说:已是黄土埋了一半截了。因为,人过四十了。

由此,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要牢记保尔说的名言,自己真要“碌碌无为”而“虚度年华”了。有人说,来世一遭,就那么回事,讲究个啥?还有人说,别那么争强好胜的,无论你吃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或者整天乞讨要饭,无论你住豪华、超豪华别墅,还是平房小居,甚至斗室漏屋、茅草小屋,无论你坐“奔驰”、“皇冠”、“红旗”高级轿车,还是骑自行车,甚至步行,无论你当国家主席、总统、联合国秘书长,还是一介平民,无论你获得了硕士、博士学历,还是初中、小学,甚至大字不识半斗,结果都得死,谁也逃不出死亡的结局。由此得出一种与世无争,争也没用,不如混混了事的思想,过一天是两个半天。这是大错特错的错误思想。起码的道理是:如果都这么想,世界还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吗?人还不永远在原始社会踏步?

人毕竟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人有思想、有理想。虽然不能说每个人的一生都轰轰烈烈,但平平凡凡地,实实在在地为这世界,为社会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是可以做到的,这就要有一颗平常心。否则,白白来世一趟,如过眼烟云,不如不来,这一点,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们的前辈和前辈的前辈们,我们周围的老老少少,在改造世界。这就是一颗平常心显出的威力。所以,我们的世界一天比一天美丽,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人啊!尤其是年过四十的中年人,得加油了。献出一颗平常的心,努力工作吧!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觉得压力很大,而且,这种压力是从未有过的。但是,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压力能转变成动力,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就会自觉地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干点什么,或工作中出成绩,或研究中出成果。有了一颗平常心,就能使自己每天心里得到安慰。想一想,再过10年,到“知天命”的时候,自己应该减少现在这种负疚感了。

年轻是个资本。怕年龄大是多数人普遍的心理。尤其是年过四十的人,或者年龄不小却又希望提升的人,特别怕别人问年龄,年龄几乎成了“禁忌”了。

其实,年龄这东西既说明什么又不说明什么,贡献大小也不在此。但是,毕竟年轻人手脚灵便,头脑敏捷,应该珍惜。以不负青春好时光。年龄大的,也不必忧虑,客观规律,谁也阻止不了。只是不要后悔人生,无论任何时候,都敢说:我们没白来世一回,值了。因为我们有一颗平常心。

33.年过四十岁,为啥要关注自己的“吃”与“动”?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已成为通向健康的必经之路。专家建议,人们想健康,尤其是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在生活中要多关注自己的“吃”和“动”。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汤、躺、糖、烫是危害健康的四大因素。

(1)健身应控制喝汤

汤是人们喜爱的膳食饮料,它含有丰富的膳食营养,脂肪丰富,且有氨基酸及其他营养成分,鲜美宜人,因此,许多人家餐桌上天天都有汤作为配餐,经常是一荤二素一汤供三口之家进餐,人口多的家庭三菜一汤或五菜一汤,总之,餐桌离不开汤。然而,喝汤也有方法,如果喝汤不当也会损害健康,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曾总结经验指出: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易发胖,危害健康。原因何在呢?因为,饭后大量喝汤,由于液体流动快,汤汁又较均匀,是液体很少有固形物,半小时就进入小肠,在小肠中弥散,吸收面积大,因此极易被消化吸收,久而久之,汤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高热量的滋补物质得不到分解就不断地在体内堆积,转化成难以消耗的脂肪,从而易导致人体发胖,同时,在汤液进入小肠以后,动力作用要比固体食物为少,因此饭后喝汤过多容易发胖。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最容易发“福”成胖子,其实发胖不是“福”而是“祸”,许多疾病都是由于肥胖引起的凶险,因此,为了保持健康体重,中年人要防止发胖,控制饭后大量喝汤是身体保健措施之一,为了健康,应转变过量喝汤是值得重视的,这种汤鲜美,过多喝汤的习惯可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切莫忽视,提倡适量喝汤。

(2)为了健康应少量吃糖

糖是人体供能主要物质之一。食糖过多,超过机体所需,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存起来,促使身体发胖。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大量的淀粉、糖类添加到食物中和西式快餐的引进,国人的饮食逐步演变成西欧化的倾向必须警惕,这是近年来国人膳食中出现高糖、高脂饮食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人吃糖已超过人体每天所需,糖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于体内,使人发胖,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都会缩短寿命。体重在超重水平就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肥胖者除了以上几种疾病外,还易患骨关节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这些饮食不当所引起的肥胖致病,都是人体代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的。内分泌紊乱是造成癌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引发癌症和大量的慢性疾病。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显示:超重目前在中国的中年人群中已相当普遍。从1989~2000年,11年间,男性超重增加了1倍多,女性超重增加了10.8%。高糖饮食所引起的糖尿病、脂肪肝、乳腺癌、肠道癌等发病率普遍上升,都说明过量的糖摄入,是人体健康的大敌。

应该认识到,预防肥胖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艰巨挑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奏效。尤其是年过四十岁的中年白领人群,应改变过多吃糖和进食高糖饮食与高脂肪的习惯,例如:喝咖啡少放些糖,饮料少喝高糖和含糖饮料,休闲食品少吃糖果巧克力,小点心少吃含糖高的奶油点心等等。同时,对于容易发胖的中年人,除了少吃糖和高糖、高脂饮食外,特别强调应适度限制进食量。俗话讲:“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是,一口一口累计起来,胖子就可能吃出来了。从体重增加发展到肥胖,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这种变化必然建立在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基础之上,但是其中的差距一定很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物安全所,在全国八个省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每天仅仅多摄入不多的能量,相当于米饭40克,或水饺25克(2~3个水饺),烹调油5克,累计起来,一年大约可以增加体重1公斤,10年,20年下来,一个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健康人,就可以变成肥胖者。因此,预防不健康的体重从控制日常的饮食量做起,从少吃“一两口”做起,不要完全吃饱,更不要吃撑,最好在感觉还欠几口的时候就放下筷子。此外,要注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少吃糖类食品,多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这对中年人防止肥胖有好处,因为,人到中年最容易形成“将军肚”。

“将军肚”不仅影响健美,也给行动带来许多不便,更是危害健康的祸根。那么,人到中年要消除“将军肚”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般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要坚持合理运动

人到中年,要增氧健身运动,包括爬楼梯、慢步走、跑步、骑自行车。研究人员认为:增氧健身运动结束二三十分钟内,人体的热量消耗速度仍比平常快得多,这种运动最先最快能使腹部脂肪减少。

②要平衡合理饮食

如果身体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多余的热量就会作为脂肪贮存下来,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摄入的热量都会使人长胖,起作用的主要是脂肪,专家们认为,脂肪在热量中的比例应限制在25%~30%。按照一般标准,男人平均一天摄入2400千卡热量,女人平均摄久1900千卡热量。如果脂肪提供的热量占25%的话,那么,男人每天脂肪摄入量不该超过66克,女人不能超过53克,与此同时,来自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应占55%,这种热量消耗很快,不容易转化为脂肪,而且,还会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消化更多的热量。另外,减肥的另一措施是多喝水,每天多喝水,能改变大吃大喝的习惯。

③除了少吃糖还要少喝酒

年过四十岁,为了健康应少吃糖,这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但是仅减少吃糖还不够,应少喝酒才能防止“将军肚”的发生,因为,为数不少的“将军肚”中年人爱喝啤酒,所以,“将军肚”又称“啤酒肚”。因为,酒精不能像其他营养物一样贮存起来,饮酒后要立即将酒精消耗掉。但是,酒精是高热量食物,当机体消耗酒精的时候,脂肪消耗就会停止。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大多爱喝啤酒,所以,“将军肚”的人群也亦多见,为了健康,少喝啤酒。

④减肥要坚持不懈才能消除“将军肚”

减肥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变得苗条。只要坚持不懈,身材健美是能够实现的。

然而,进食时间对肥胖的影响决不能忽视。有些人害怕肥胖而过分节食,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但是,只要掌握好进食时间与体重增长的关系,就既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又能防止肥胖,专家研究发现:人体在上午或白天,主要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有促进分解合成与代谢作用,所以,上午进食不容易引起营养过剩而增加体重。有实验证明:早上进餐吃2000千卡热量的食物,并不会引起肥胖,如果晚上和早上进食同样数量的食物,则会使体重增加。

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家庭的饮食方式都是晚餐比较丰富,这是人为造成肥胖者增多的一个因素,因此,应该提倡早餐吃好吃饱,晚餐吃精吃少的饮食习惯,这对预防肥胖的发生和保证人体营养均衡都是非常有益。

(3)爱“躺”易肥胖向中年人敲响警钟

躺是指喜静不爱动,人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凡是“过劳死”的人,十有八九是犯了喜静不爱动的错误。因为,人的活动就要消耗能量,而能量要靠吃食物来提供。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或不足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

久躺、久睡、久坐、久站都是不动或少动的表现,对健康危害极大,尤其是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更应重视“生命在于运动”。应保持食量与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能量不积存,各种食物所供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保持在适宜范围。然而,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身体活动减少,进食量相对增加,由此造成肥胖,进而发展成致“过劳死”的凶险,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等。运动量增加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够降低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Ⅱ型糖尿病、肠结癌、乳腺癌等“过劳死”的风险。同时可以提高中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的发生,改善睡眠,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缠身。但是,我国大多数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中,体力活动不足或体育锻炼缺乏。为此,中国营养学会权威专家组在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提出:应改变久坐、久躺、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动。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根据国家卫生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一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30~60分钟者的比例只占有31%~53%,即大部分成年人都缺乏体育运动或运动不足。年过四十岁的中年知识分子的活动量则更普遍不足,所以,“过劳死”易“光顾”中年知识分子,这种悲剧的发生就不奇怪了。如果重视加强体力活动则有一半以上的中年精英能免遭“过劳死”的厄运。

34.什么叫身体活动?

中国营养学会权威专家组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告诉我们:身体活动是指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和体育锻炼等各种消耗体力的活动。身体活动在体力付出的同时,肌肉收缩、能量消耗增加。因此,走路、骑自行车、打球、跳舞、上下楼梯、清扫房间等都是身体活动不可少的不同形式。体育锻炼是一种以健身为目的之主动身体活动,如参加跑步、体操、球类、游泳、太极拳等项运动。

与成年人健康有关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类,即有氧耐力运动、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柔韧性练习。

(1)有氧耐力运动:需要氧气参与运动中的能量供应,负荷在小到较大强度范围间,通常可以持续几分钟或更长时间,如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

(2)肌肉力量训练:主要针对身体的大肌肉群。训练中肌肉对抗阻力产生收缩,阻力大小不同,肌肉可重复的收缩次数不同,对肌肉骨骼形成的负荷也不同。阻力负荷可以采用哑铃、沙袋、弹力带、健身器械,也可以是肢体和躯干自身的重量。

(3)关节柔韧性练习:是通过关节的屈曲、伸展和旋转,可以起到保持或增加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和关节活动稳定性的作用。

那么,运动对健康有哪些作用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指出:身体对不同形式运动产生的反应有所差别,但是,都是能促进健康为目的之活动,具体地讲可分下列益处。

(1)有氧耐力运动:能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血脂和一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提高肾密度,保持或减少体重,减少体内脂肪蓄积,控制不健康体重。

(2)肌肉力量训练:具有促进心血管健康和血糖控制作用,特别是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强壮作用更大,这不仅可以延缓身体运动功能的衰退,还有助于预防老年人的骨折和跌倒造成的伤害。骨骼肌的代谢调节作用与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肌肉力量的锻炼也有助于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关节柔韧性练习:主要改善关节功能对预防运动外伤、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也有帮助。

那么,健康成年人的适宜身体活动量是多少?

专家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不同;个人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不同,在选择运动时间、内容、强度和频度时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每天的运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包括工作、出行和家务这些日常生活中消耗较多体力的活动,另一部分是体育锻炼活动。

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要使身体健康,防止发生“过劳死”的不幸,就应养成多动的生活习惯,改正久躺、久睡、久坐的不良习惯,每天都有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是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少的内容。用家务、散步等活动来减少坐着看电视、打麻将等久坐少动的时间,上下楼梯不乘电梯而步行上下、短距离步行不乘车,较长距离则骑自行车少坐汽车。搬运物品、清扫卫生等劳动都能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保持能量平衡,促进健康长寿。

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为了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风险,则需要更多的运动才能保持健康,可以是达到中等强度的日常活动,也可以是体育锻炼。每次活动应达到相当于中速步行1000步以上的活动量,每周累计约2万步活动量。运动锻炼应量力而行,体质差的人活动量可以少一点;体质好的人,可以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根据能量消耗量,骑车、跑步、游泳、打球、健身器械练习等活动都可以转换为相当于走1000步的时间。完成相当于有1000步活动量,强度大的活动内容所需的时间更短,心脏所承受的锻炼负荷更大。不论运动强度和内容,适当多活动消耗更多的能量,对保持健康体重更有帮助。为此,建议每天累计各种活动,达到相当于6000步的活动量,每周约相当于4万步。

利用上下班,以及其他外出机会步行,市区公共汽车站的间隔为500~700米,两站路就会超过一千步,多者可以达到2000步。

35.年过四十岁,怎样做好“吃”与“动”?

(1)动则有益:身体活动消耗体力,包括生活、工作、出行往来和健身锻炼各种活动。爬几层楼梯,走十分钟路,累计起来,有益于健康。长此坚持下去是远离“过劳死”的有效措施。

(2)贵在坚持: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为了健康要改掉久躺、久睡、久坐的不良习惯,养成多活动,勤锻炼的习惯,你的健康才能持久受益。

(3)多动更好: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为了健康,适度多活动,使你的健康得到更多的保护,多种慢性病的患病风险进一步降低,这才是防止发生“过劳死”的有效措施。

(4)适度量力: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个人体质不同,同样的速度,有人吃力,有人嫌慢;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活动强度和活动量,锻炼会更安全有效。

饮食喜“烫”易致癌危害健康。

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中,有许多人爱喝功夫茶,喜喝热咖啡,还有人喜食滚烫的粥,更有人爱吃滚烫的火锅等等,总之一句话,吃东西认为越滚烫越有味,殊不知这种饮食习惯是患癌的因素之一。这种爱吃烫食的饮食习惯不仅易造成食道损伤,而且温度较高的食物可使肠壁血管扩张,消化腺分泌活动加强,因而促进了消化吸收过程紊乱,所以,多吃烫食也会促使身体发胖。同时,更为严重的危害是易患癌症,烫热过度的食物是诱发食道癌的主要元凶。专家告诉我们:食道通道里面是一层黏膜的上皮层,既薄又软,直接同食物接触,因此,最容易受到各种食物的刺激,如果进食过于粗糙的,过度热烫的食物,就会损伤或烫伤食道黏膜上皮,使之发生破损,进而溃烂、出血等问题。长期受到这种损伤,就容易发生癌变。所以,忠告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为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切莫追求喜吃滚烫之食物,不要为了追求口福而损害健康,在饮食生活中,更避免进食过热、过硬、过快,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要节制饮食,不要酗酒,要戒烟,减少不良饮食对食道的慢性刺激。这既是防止癌变的措施,也是人到中年的健身益寿之道。更是严防“过劳死”对年过四十岁中年人的侵袭,更是自我保健应当遵守的健康守则。

36.年过四十岁,怎样纠正饮食误区?

民以食为天,人以食为本,吃是人们生存的第一需求,吃得恰当,健康长寿,吃得不当,患病早亡。大家对维护人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都非常关心。但是,我们自己是否真正做得很好呢?我们每天所吃的膳食质量如何?营养好不好?能否维持你的身体健康,诸多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对一些饮食误区与生活习惯误区必须予以重视,切莫轻视。

(1)都市人消费的误区应更正

误区之一:食品消费失衡危害健康

据中国营养学会权威专家组对某市居民最基本的几种消费食品调查,结果显示:人均月消费粮食6公斤、蔬菜9.5公斤,分别低于标准61%和21%,而食油、肉类及蛋类的消费则分别高于标准32%、11%及2倍。食油、肉类及蛋类食品的高消费与粮食、蔬菜类食品的低消费,这与人们对荤食、价格贵的食品越多越好、越有营养的消费观念及营养认识的误解有关。

误区之二:肉食消费过量危害健康

不少人以为一提到营养就是大鱼大肉。因而以荤菜消费量的大小来衡量营养,来表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脂肪、肉类的消费高于标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脂肪及糖的摄入量过多,膳食结构的不平衡是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症等现代饮食不当造成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饮食误区造成的对健康的危害。

误区之三:主食消费过精危害健康

都市人在主食大米和面粉方面的消费逐渐减少后,片面追求口感好的精白大米和精白面粉,陷入吃粮食过精细的饮食误区,而且,拒吃薯类和粗杂粮。众所周知,粗粮糙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而精米细面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去掉大部分营养成分,所以,常吃精米细面的人,会导致某些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影响健康。所以,中国营养学会权威专家组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提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指导建议。因为,粗细搭配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适当多吃一些传统上的粗粮,即相对于大米、白面这些细粮以外的谷类及杂豆,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二是针对目前谷类消费的主体是加工精度高的精白米、精白面粉,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与面。

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如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豆类蛋白质中富含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却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若将谷类和豆类食物合用,它们各自的限制性氨基酸正好互补,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蛋白质的生理功效。相对于大米、白面、其他粗粮中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多得多。粮食在经过加工后,往往会损失一些营养素,特别是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些营养素和膳食成分也正是人体容易缺乏的。

(2)错误的营养观应纠正

现在,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吃饱、吃好,而是讲求高营养和合理营养。然而,很多人不懂得什么是高而合理的营养。在饮食营养的认识中,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营养观,为了健康,必须予以纠正与澄清。

其一,如果体重正常,则说明营养适中。

错。因为,正常的体重并不能说明食谱是否缺乏矿物质或维生素,而若缺乏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即使体重适中,也会生病或有碍健康。

其二,高蛋白、低糖分的食谱是理想的减肥食谱。

错,因为事实上,蛋白质并非绝好的营养,合理的食谱是蛋白质、脂肪与含糖食品的有效搭配,这种搭配还应该因人而异。要减肥,最简单的道理是少摄入能量,或多消耗能量。

其三,如果摄取多品种食物,就会获得适当的营养。

错。因为食物的多样性绝非良好的营养保证,即使摄入的食物品种再多,若搭配不合理,根本就谈不上适当的营养。

其四,餐间进食对健康有害。

错,因为营养价值取决于你吃的是什么食品,而并不是你什么时候进食,如餐间吃个水果,喝杯咖啡将对健康大有益处。

其五,人不吃鱼、不吃肉将有害健康。

错,因为只要人吃了足够的乳制品,鸡蛋或肉类的替代品,就可获得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不会有害健康。

其六,多服维生素会增加能量。

错,因为人们中有人认为多吃维生素会增加能量,有利于健康,就大量吞服各种维生素片剂。实际上,维生素过量不仅不会增加热量,如同一辆多加油的汽车不会跑得更快些是一个道理。而且,有时会因为维生素过量而导致疾病,例如:维生素C过量可引起尿路结石、痛风等,维生素A、维生素D过量可引起中毒,所以,维生素虽对人体重要,但不可摄入过量。

其七,要想节食减肥,就别吃含淀粉食品。

错。因为如果不吃含淀粉的食品,如土豆和面粉,就会失去维生素B、维生素C和有关营养成分来源。

其八,天然维生素比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好。

错。因为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维生素,它们的化学结构和性能都是相同的,并无好坏之分。有些人工合成的维生素不好,大多是因为其所含的杂质过多。

(3)饮食习惯的误区应澄清

误区之一:用过热的油锅炒菜

烧得过热的油锅中,易生成一种硬脂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人若常吃用热油锅炒出的菜肴,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以诱发胃癌。

误区之二:长期单纯吃植物油

经测定,花生、玉米油中易混杂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棉籽油如未经处理则可能含有使人中毒的棉酚,菜油不利于高血压、心脏病人的健康,故长期只吃一种植物油不利于健康。正确的食用方法是各种植物油应轮流选用,而且,应是一份植物油搭配0.3份动物油吃较有益于健康。

误区之三:用砂糖拌凉菜

砂糖拌凉菜危害健康,原因是螨虫作怪。有种喜甜的粉螨虫,常生活在白砂糖、绵白糖等甜食中。如果被污染的食糖未经加热处理,螨虫就会随食物进入人体而寄生于胃肠道。螨虫释放的毒素能刺激肠壁,发生痉挛,因而出现腹痛腹胀。

误区之四:喜喝时新茶

时新茶叶,虽然泡出的茶水醇香、口味宜人,是一种新的享受。是年过四十的白领阶层喜爱之饮品,但饮用弊大于益。因为,新茶特别是存放不到一个月的新茶,含有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和醇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会引起腹胀、腹痛,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势必会加重病情。

误区之五:饭后喝茶可助消化

“饭后立即饮茶等于喝毒药”,最近,各大保健网上流传这样一个观点对传统保健观“饭后喝茶可助消化”的冲击很大。然而,受到许多喜欢饭后来一杯的老茶客的质疑。对此,专家站出来说:“将饭后马上喝茶称为喝‘毒药’虽然太过夸张,但是饭前、饭后20分钟左右确实不宜大量饮茶,特别是饮浓茶。”

饭前饭后20分钟左右不宜饮茶,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空腹饮茶也会妨碍消化,甚至引起心悸、头痛、眼花、心烦等症,俗称“茶醉”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胃黏膜炎。正确的饮茶方法:餐后一小时再喝茶,且不宜过浓。

误区之六:饮隔夜茶解渴

这是错的,饮茶以现冲泡现饮为好,因为,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容易发馊变质。平时要注意的不是茶水是不是被放了一个晚上,而是被放了多长时间。如果早上7点就泡好的茶,放到下午5点才喝,茶水经过的时间与隔夜茶也差不多。

误区之七:喝头道茶味浓好喝

错。现代茶叶的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难免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以及尘土的混入,头道茶其实是洗茶叶的水,应尽快倒出后再冲泡,这样泡出的茶水喝了才卫生、安全。

误区之八:醉酒者饮浓茶能醒酒

错。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茶会使酒精中有毒的醛来不及分解就进入肾脏,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和危害性。因此,对心、肾患病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酒后不要饮茶;对于身体健康的人则可少量饮茶,但不宜喝太浓的茶。

误区之九:虾米直接煮汤喝

虾米或虾皮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污染上一些致癌物质,如果直接煮汤喝,不利于人体健康。专家建议,可将虾米煮数分钟后再换水煮汤,或在汤中加1~2片维生素C,就能阻断致癌物在体内合成。夏季天热,虾皮虾米易变质产生毒素,应放冰箱保鲜。

误区之十:多添佐料调味

胡椒、桂皮、八角、丁香、小茴香等天然调味品,有一定的诱变性和微毒性,不宜多用,如果长期过量添加在菜肴中,虽然增添香气有利于食欲,但可能会吃掉自己的健康。因为,这些天然调味料多吃可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变;并会产生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过敏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病变,所以,对这种传统天然调味料的应用要慎用,少量有调味、醒胃、增加食欲的作用,但多用则有微毒,会危害健康。

37.年过四十岁,最容易发生哪些营养弊病?

健康要从饮食开始,这样的饮食观已被大家所接受,都知道民以食为天,人以食为本,吃是人的第一生存需要。对于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来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一般都不可能缺少,而且会过剩,当然,营养素缺乏与过剩都是不健康的表现。然而,据专家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年人的营养问题上,维生素与矿物质普遍存在着不足的突出问题,这是营养领域中的盲区,值得引起足够重视与普遍关注,量小作用大的矿物质与维生素。虽然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小,但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中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因此,必须补充,才能维持健康。

38.人体为啥不可缺少矿物质?

维生素与矿物质,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前者是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而矿物质则是无机物(不含碳元素,微量元素硒和铬除外)。健康所必不可少的矿物质包括下列元素的化合物:钙、氯、镁、磷、钾及硫。此外,下列微量元素也至关重要:铬、铜、碘、铁、锰、钼及锌。

(1)人体中最易缺少的钙

钙是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人体中99%的钙都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则分布在体液及软组织中,并且是维持它们正常机能所不可缺少的物质。钙又是血液凝固必需的物质。机体许多酶系统也需要钙来激活。钙盐在血液中与其他无机盐共同调节作用。例如:钙、钾、钠、镁在适当比例下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和正常的神经应激性等。在营养问题上,矿物质中最容易缺乏的是钙。钙质缺乏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对于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来说缺钙造成的危害是骨质疏松。

在一日三餐饮食中,奶制品、小鱼干、传统的豆腐中都含有丰富的钙质。但是,我们东方人的膳食结构,很容易发生钙质摄取不足的现象,为此,中国营养学会权威专家组在新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提出:天天饮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国人饮食普遍缺钙的弊病。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天钙质摄入量为800毫克,孕妇及更年期妇女,每天更应多摄取钙质,摄入量应为1500毫克。钙质该如何量化?一杯纯牛奶大概含钙质250~300毫克,一片夹面包的乳酪片,大概也含有等量的钙质。营养学家一再呼吁,为了健康,适度地补钙是必要的。

那么,哪些食物富含钙质呢?

钙的食物来源,钙主要分布在白色食物区。如牛奶、豆类、蛋类和水产品、海产品和动物的骨骼中含钙量非常丰富。植物性食物中含钙量也很丰富,但由于植物中所含草酸较多,草酸常与钙结成不溶性的草酸钙沉淀,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2)与钙一样重要的物质磷

磷与钙是人体中无机盐的一对“好兄弟”,磷和钙一样,都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材料,而且,磷与钙结合为磷酸钙,存在于骨骼中。骨骼中含磷最多,约占机体中总磷的80%,其余则参与细胞核蛋白和人体内各种酶的组成,如核酸、磷脂、辅酶等。而且,还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磷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也有一定的作用。

那么,哪些食物中含有磷呢?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组织中,如肉、鱼、蛋、奶、粗粮、干豆、坚果、蔬菜中。因此,膳食中一般不易缺乏磷。

磷的需要量:中年人每日1.5克。

(3)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钾

人体含钾量约150~200克。钾也是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钾占人体矿物质含量的第三位。人体中1.2%的钾存在于细胞外液中,98%以上存在于细胞中。钾是细胞内膜的主要阳离子,亦是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对维持人体内液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当细胞外液中的钾含量发生变化时,横纹肌的活动受到影响,骨骼肌呈痉挛状态,心脏肌肉的活动也受影响。钾过高时,则神经肌肉高度兴奋,钾过低时,呈现麻痹状态。一定浓度的钾还可维持细胞内一些酶的活性,特别是在糖代谢过程中,糖原的形成必须有一定量的钾参与。血中糖及乳酸的消长与钾有平衡的趋势。

那么,哪些食物中含钾丰富呢?

钾盐大量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如谷皮、酵母、豆类、香料、茶叶、蔬菜、水果和肉类、奶等。由于钾广泛存在于食物中,正常成年人每日需钾2~3克,故一般不易缺乏。然而,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由于事业与家庭两副重担的压力,总感到疲劳。人体的疲劳与钾有关。钾是提供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代谢、保证酶的正常工作、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当钾摄入不足时或体力、脑力透支、细胞内钾离子减少,代之以钠离子和氢离子。这种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差改变,使神经肌肉细胞膜的应激性下降,神经冲动传导发生障碍,导致细胞产能不足。所以,我们说疲劳是缺钾导致代谢产能不足的表现。尤其是耗能较多的大脑和肌肉特别敏感。专家认为:疲劳是人体对钾过度流失产生的一种抑制反应。人体的生命活动只要在进行,钾就会不断地减少。当钾减少到一定的程度,人体会“智能”地采取“紧急措施”来阻止钾的继续流失,此时人就会感到疲劳,这是机体向人发出的“需补钾”的求救信号与警告。在研究中,专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人体对钾和钙的吸收与体内镁的多少密切相关。单纯补钾、补钙而缺镁,钾、钙浓度不会显著提高,如果同时补镁,血钾和血钙便会随之上升。由此之故,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要对付疲劳问题,不可轻视补充矿物质与维生素。

(4)人体矿物元素的“姊妹”钠与氯

钠与氯一般结合为氯化钠,两者代谢关系密切,钠含量高时氯也高。人在腹泻、大汗时,钠含量损失较大,氯同样减少;而呕吐时则氯损失较多。钠元素在人体内约含105克,相当于体重的0.15%,其中约有80%分布在细胞外液,其余存在于骨骼中。钠的主要功能为供给机体碱元素,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并调节其渗透压。细胞内外都含有氯,它的功能是结合成胃酸,调节渗透压,以及维持酸碱平衡。

钠与氯的食物来源,食盐是钠与氯的主要来源,肉类、鱼类和绿色蔬菜,以及饮食中亦含有较多的钠。钠在人体中保持动态平衡,一般成年人因生活习惯不同,需钠量3~5克。为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一般年过四十的中年人应限制食盐摄入量,因为,食盐是食物的调味品,且在消化道内几乎全部被吸收,故人体内一般很少缺钠,仅在严重腹泻、呕吐、大量出汁,或服用利尿剂或长期吃低钠饮食的人才会出现缺钠。缺钠的症状是:早期为头晕、乏力、恶心;严重时可引起肌肉痉挛、血压下降、休克。当摄入食盐过多时会产生诸多危害健康的症状,民间说:“盐多寿短”,专家忠告:“咸”中有危险。为了健康,中国营养学会权威专家组在修订《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时提出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提倡饮食清淡少盐,确保健康。

(5)激发体内多种酶活性的镁

镁是建造骨骼、牙齿和细胞质的主要成分,对调节神经和肌肉的活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很大作用。是体内无数酶的激活性代谢的致活剂。正常成年人体内含镁20~30克,其中50%~70%的镁以磷酸镁和碳酸镁的形式分布于骨骼与牙齿中,其余则以离子状态分布在软组织和细胞间质内,镁与钾相似,是细胞内液主要成分之一。另外,镁离子或镁盐类有利尿作用,亦可用为泻剂。镁有抑制神经应激性的作用,镁过多时,则神经处于麻醉状态。镁缺乏时,能引起过敏症及肌肉痉挛,同时,有血中胆固醇增高的现象产生。

镁的食物来源,主要存在于黄色区的谷物、豆类及干果中。成人每日需200~300毫克,正常膳食中即可满足,故一般不易缺乏。但是,对于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来说,由于竞争的压力,一般会觉得疲劳的人较多,尤其是中年白领,患有脑力疲劳与心理疲劳的人较多,为了缓解疲劳需要在补钾、补钙的同时补充镁元素,只有钾、钙、镁元素同时补充,血钾与血钙才能得到提高,三者同时补到适当时才能使疲劳的机体恢复充沛精力,由此之故,人到中年要更多地补充镁元素。

39.年过四十岁,为啥要防微量元素缺乏?

在人体膳食需要中,成人每日需要量的元素在100毫克以下,称为微量元素。目前专家确定包括铁、碘、铜、氟、锑、钴、铬、锰、钼、硒、镍、锡、硅、矾14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虽然所需剂量极少,但它在人体内的作用却十分重要。缺乏或超过量都会给机体带来不利于健康的影响而发生特殊的疾病。因此,在考虑合理营养,决不能忽视微量元素的摄入。为此,人到中年,了解各种主要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分布、功能与作用、摄取来源等营养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1)构成人类血红蛋白的铁

铁是构成人类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铁质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血液中氧的“座车”。铁质不足,氧就无法被充分地运输到体内的各个器官,导致人体出现缺氧,健康就会亮起红灯。

人体中铁的总量为4~5克,其血红蛋白中贮存70%,肌红蛋白中贮存4%,肝脏、骨髓、肾及脾中贮存25%,其他1%分布在血浆和各种氧化酶中。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机体内部氧的运输和组织呼吸过程。铁还是一切细胞的重要成分,在细胞色素酶系统,过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均有铁的参与,人体缺乏铁元素时,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中年女性由于每个月的月经,因此更容易出现缺铁的问题,缺铁比例高达60%以上。纠正缺铁,可以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

那么,哪些食物含铁丰富呢?

铁的食物来源,含铁丰富的食物多半分布在红色食区,如动物的心、肝、肾等,尤以肝脏中含量丰富,动物的血中含量也较多。蛋黄及红色瘦肉中含量也较多。植物类食物中的红果、红枣、山楂、柿饼、海带、木耳、紫菜、红糖等也含有较为丰富的铁。一般成人每日约需铁12毫克,孕妇、乳母和经期女性约需15毫克。

(2)能维持脑组织和髓鞘健全的铜

铜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并维护细胞膜的整体性。铜能维持脑组织和髓鞘的健全。人体内铜的含量为100~150毫克,遍布全身组织和器官。肝是人体铜的“仓库”。需要时可随时输送到其他器官。铜对神经系统的代谢,血液的生成,骨骼和结缔组织的构造起着重要作用。铜是体内许多酶的成分,它参与组织呼吸过程和提高酶的活性,使血氧容易增加,使机体得到更充分的氧气供应。严重缺铜或过量积蓄都可使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人体色素形成必须有铜参与,缺铜时,皮肤、须发颜色变浅。铜过多时色素沉积在肝,使肤色变暗。铜能调节心脏搏动,冠心病与缺铜有一定关系。人们缺铜时,可导致贫血和引起心肌病变。

铜的食物来源:含铜多的食物有动物类的牡蛎、肝、肾、猪肉、禽类、鱼类;植物类有坚果、干豆、谷类、根茎类、叶菜类、鲜果类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铜。铜的需要是:年过四十岁的中年男性每日每公斤体重为80~100微克。

(3)被誉为长寿金丹的锰

锰与铜一样是一种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以致在许多生化反应中,一旦锰元素不足,机体会自动以镁元素来代替它。锰在延年益寿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专家研究发现:在各种肿瘤中,含锰的酶的数量大为减少,锰含量的缺乏可能对人的退化过程有一定影响,所以,认定锰是具有使人祛病的健康因子,因此,将锰元素誉为“长寿金丹”。

人体内锰的含量仅为铜的五分之一左右。它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骨骼、乳腺等处。锰能促进和增强许多代谢反应,如参加蛋白质、核酸的合成,维持糖和脂肪的代谢。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约需0.1毫克。如果体内锰的含量不足,会出现饮食不振,体重下降,走路不稳,易衰老。

含锰较多的食物有:茶叶、坚果类、粗粮、干豆类、鸡肝、鱼肝等。

(4)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的碘

碘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成人体内含碘量为20毫克左右。其中80%~90%贮存在甲状腺内,是合成甲状腺的激素之原料,其余部分分布在肌肉等组织。碘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能量转换,维持正常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体内缺碘时,血浆中甲状腺水平降低,引起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加,甲状腺代谢代偿性增大,缺碘地区可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黏液性水肿,俗称“克汀病”。人类缺碘是世界性的营养问题,为此,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了不同年龄的人每天碘的供应量为:成年男子140微克、成年女子100微克、孕妇115微克、乳母125微克,儿童中7~10岁110~120微克、4~6岁80~90微克、1~3岁60~70微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居民都有缺碘倾向,为了健康,我国政府规定民众吃加碘强化食盐,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地方性普遍缺碘问题。

碘的食物来源:含碘的食物主要为海产的动物与植物,如各种海鱼、海虾、海蟹、海带、紫菜等。日常一日三餐用碘盐饮食,一般都可以不发生缺碘营养问题。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每日需碘0.15~0.3毫克。

(5)微量元素的超级明星硒

硒过去被专家视为是一种致癌物质。随着科学进步,科学家发现这是“冤假错案”,硒不仅不是致癌物质,而是治癌抗癌的超级“明星”。它不仅可用作治癌抗癌,而且还可预防多种其他慢性病,有助于人类健康长寿。

硒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防止细胞膜的损坏。它的另一特征是防癌抗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与饮水中的硒含量越低,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就越高。这点在对世界上不同国家所作的对比性研究中得到验证。例如:日本人体内的硒含量高于美国人,日本人的癌症发病率就低于美国人,除非他们移民到了美国。其他研究还表明:健康人血液中硒含量高于癌症患者。有关方面研究还指出:硒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机能。

硒还可以保护心脏及循环系统。硒含量越低,心脏疾病死亡率越高。

食物中硒的含量与地壳中硒的含量密切相关。故人体内的硒含量可随居住地域的水土、生活习惯不同而异。硒的食物来源大白菜、小麦、玉米、小米、南瓜、大蒜、洋葱、蘑菇、海产品等。成人每日需硒量为30~50微克。

随着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只要是对人体健康能构成影响的营养物质都作为关注对象。微量元素在中老年人体内更要有相对的平衡,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体内细胞减少,功能下降,就像舌上有关味觉的味蕾迟钝不敏感,吃东西没味道,而影响食欲一样:胃黏膜上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影响着摄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再有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则体内所需要的包括微量元素在内的营养素就不足或失衡,疾病往往容易发生,带来很多麻烦。常见的贫血症,就是因为微量元素铁摄入不足所造成的;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缺锌,易出现食欲缺乏,味觉迟钝,免疫力降低,还可造成皮肤干燥粗糙和秃发病,引起嗜睡症、抑郁症。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如肝脏、猪瘦肉、牛羊肉,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率很高。至于鸡蛋和牛奶也含铁,但吸收率较低。植物性食物中,则以黄豆、小油菜、芹菜、水芹菜、萝卜缨、毛豆、木耳、黑芝麻等含铁量较高,其中黄豆的吸收率较高,是铁的良好来源。含锌食物,如动物性食物像牡蛎、鲱鱼、肉类、肝脏、蛋类,而植物性食物如大白菜、黄豆、白萝卜等,但是,植物性食物虽也含有丰富的锌,但吸收率不如动物性食物高。

人人都会老,谁都不会让时间停步,年过四十的中年人,一眨眼便进入老年期,因此,中年期是保健养生的关键时期,为了健康,为了长寿,应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在日常膳食上做到平衡营养、多样化、不偏食,主食能做到粗细搭配,副食能做到荤素搭配、干细搭配,养成进食清淡,不食或少吃油腻的好习惯,就可以保证身体内所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其他营养素不缺而保持体内环境营养物质的平衡和稳定,避免患上微量元素缺乏症。

40.年过四十岁,为啥强调补充维生素?

几分钱的维生素,怎么能说是延长寿命的关键呢?殊不知,绝大多数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由于运动量少、饭量吃得少,处于一种对维生素需要量大、摄入少的亚健康状态,迫切需要补充维生素,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据专家对上海地区居民营养调查显示:上海人每人每天维生素A的摄入量只有573.4微克,摄入量是供给标准量的69.91%,明显不足。维生素B1,每人每天的摄入量也只有1.2毫克,摄入量是供给标准量的88.6%。维生素B2,每人每天摄入量也只有1.0毫克,摄入量是供给标准量的75.4%,明显不足。

维生素虽然不是构成人体的原料,也不能提供人体需要的能量,但却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体许许多多辅酶的组成成分。人体对这类物质的需要量虽然微乎其微,但一点儿也不能缺少。如果供给不足,物质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影响,疾病就会发生。

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对我们身体产生如下作用:

(1)避免各类癌症的攻击。

(2)减少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

(3)降低胆固醇。

(4)改善血液循环。

(5)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延缓衰老。

(6)增强免疫系统的有效性。

(7)保护机体免疫环境污染和食物毒素的危害。

(8)抵御感染。

(9)防止贫血。

(10)解除有害物质和毒素。

(11)去除有毒金属和重金属毒害,如汞和镉等危害。

(12)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13)减轻对甜食的渴求,从而有助于减肥。

(14)保持肌肤健康。

(15)增进食欲,防止食欲缺乏引起的疾病。

从上述对人体保健与防病的益处来看,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基的组成部分。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同,在天然食物中仅占极少比例,但又为人体所必需。维生素大多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本身不提供热能。虽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量计算。但是,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天然食物是最佳途径。但是对年过四十岁的中年人来说,由于整天忙碌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很难通过一日三餐去获取足够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饮食补充的同时,配合服用含上述矿物质和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如中国营养学会研制的黄金搭档,缺啥补啥,均衡补充,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