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别人想不到的生意
15361200000012

第12章 做冷门的生意

在别人走过的路上你也许会走得很稳,但想要走出新意恐怕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在人迹罕至之处发现商机,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才能迅速致富。

20世纪40年代,南洋的一个华裔小伙子产生了养鳄鱼的念头,将鳄鱼保护繁衍起来,终于靠养鳄鱼发了大财,建立起自己的“鳄鱼王国”。这个出奇制胜的成功者,就是泰国鳄鱼大王——杨海泉。

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被称为“亿年活化石”的鳄鱼正面临灭绝的危机。而在杨海泉的“鳄鱼王国”里,有一个世界最大面积的养鳄湖,占地100公顷,畜养着4万多条鳄鱼。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杨海泉创造了神奇,也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

杨海泉祖籍广东潮州,1926年出生于泰国北榄府海日村,家境贫寒,童年时曾读了4年书,但上学时间加起来还不足一年。从20岁起,他干过照相馆的佣工、客栈的店小二,当过面铺的伙计。25岁那年,经友人指引,他筹集了一些小本钱开了一间杂货店,收购土产转卖给商人。但因小本经营,又碰到商业不景气,开张不久就倒闭了。

杨海泉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决心在各竞争行业中发现“单行独市”的生意,出奇制胜,以爆大冷门来闯天下,使自己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位捕鳄鱼的老朋友,从谈鳄鱼的捕捉,到谈鳄鱼收购商拒收不达规格的幼鳄问题,这唤起了杨梅泉对鳄鱼的兴趣和认识。他突发灵感:幼鳄皮不够规格,不能成大器,捕杀十分可惜,何不养大再杀?何况只捕不养,长此下去,早晚会导致鳄鱼的绝迹。

说干就干,于是,他向朋友借了一些钱,先行经营收购鳄鱼皮的生意,继而在家里自筑了一个白灰水池,并扮作猎鳄者深入鳄户区,廉价收购幼鳄。幼鳄并不值钱,杨海泉的人缘又好,故捕鳄者往往不收分文送给他。但因他是小本经营,经济拮据,连不多的饲养费也难以支撑。朋友们都不理解他为何要做这一反常投资,纷纷劝阻,亲友们也不屑一顾,有的甚至冷嘲热讽地说:“只听人家说养鸡养鸭,养牛养马,从来没听说养鳄鱼。”他母亲也时发怨言:“养虎伤人,养鳄积恶。”要儿子“改邪归正”,干正当生意。这也难怪,因为养鳄是史无前例之事,但杨海泉认定了要走的路,就绝不动摇。

一条没人走的路,毕竟荆棘丛生,不知方向;没有人干过的事业,无师可循,自然充满艰辛与挫折。这就更需要有胆量,有创见。但杨海泉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只有这样才有大钱赚。

初期由于没有经验,幼鳄死亡率相当高,而且饲养费花销很大,迫使他不得不宰掉一些刚达到收购的鳄鱼,以获取资金。这样边杀边养,经过3年的周转,才基本解除经济困境。为了搜寻小鳄资源,杨海泉选定了:泰国山区,以及越南南部、柬埔寨、老挝等地。鳄鱼性猛而且不好养,对环境的适应力极差。特别是幼鳄,生长机能十分脆弱,对气候尤为敏感,并常因受惊而发生痉挛致病,严重的还会引起残废和死亡。为此,杨海泉日夜观察,发现了饲养鳄鱼的规律,解决了这个难题,闯过了第二道难关。随着经济好转,杨海泉着手扩充养殖场,修筑饲坑,增添屠宰设备。过去,泰国的鳄鱼多是狩猎者在捕获现场宰杀的,设备简陋,工序马虎,皮质大受影响。杨海泉决心要创出第一流的鳄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杨海泉的研究及改良,皮质大大提高,用户大为欢迎,价格也提高许多,“海泉鳄鱼皮”迅速占领市场。凭着这一优越条件,杨海泉自己包揽了出口业,组织经营机构,直接与外国客商往来。由于他善于经营,讲究信用,他的友商贸易行名声越来越大,顺利建立起了鳄鱼养殖业。

仅停留在小规模的野生幼鳄的蓄养上,对改善自己的经济已是足够了,但大凡成功的企业家是不会满足现状的,杨海泉亦是如此。他认识到仅仅停留在收购野生幼鳄加以蓄养,无异于“扬汤止沸”,不能拯救野生鳄鱼濒临灭绝的危机。经过一番苦心思索,他决定采取留种、保种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这是又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转变。

由于采用人工繁殖,杨海泉的家里已无法饲养愈来愈多的幼鳄。1955年,他移师富饶美丽、气候宜人的曼谷南郊的渔港北榄。这里适合养鳄,也是他的出生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佳。他先购地3200平方米建立主体养殖池,然后逐步扩充,及至1996年,已扩至16000平方米,并正式建立鳄鱼湖,取名“北榄鳄鱼湖”。很快就在湖中蓄养了千余条特选的良种鳄,并收集了非泰国产的鳄种10大类之多。到上世纪70年代初,该湖便成为举世瞩目的规模最大的人工养鳄湖,迈进了专业化养鳄之途,杨海泉因此名扬世界。

1971年3月,国际保鳄会议在纽约召开,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与会,杨海泉作为泰国惟一的代表出席会议。在会上,他自豪地宣布:“在我独自经营的养鳄湖里,就蓄养着约1.5万条大小鳄鱼。”

1973年,国际保鳄会议移到曼谷北榄养鳄湖举行,以表彰杨海泉的杰出贡献及宣传他的先进经验。

杨海泉的成功引起各地的关注,很多人千里迢迢去泰国北榄养鳄湖参观学习。杨海泉本人则由一个未读几年书的穷孩子摇身而变为国际养鳄专家,成为泰国巨富。

客观上讲,市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时候市场上总存在需求。机会处处有,关键在于经营者能否找到自己可以涉足的“空白地带”,迅速抢占一席之地。尤其要善于在自己的市场范围内,挖掘那些经常被同行忽视的盲点和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同时还要研究市场中有哪些未被竞争对手留意和占领的“空隙”,然后迅速填补“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