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一卡耐基其人
15363100000047

第47章 二十五、奥立佛·温迪尔·霍姆兹

奥立佛·温迪尔·霍姆兹也许很想模仿这个老人,但你办得到吗?一篇所描写的是对美国思想有极伟大影响的人,他对法学方面的影响尤大,可能是美国学界最杰出的一位学者。虽然如此,他却和平常人无二,果知道哪边发生火灾,他一定会奔过去看,也常去观赏滑稽剧,而且非常喜欢看侦探小说,为了避免沉迷其中,只好规定一周只能看一两本。他就是高法院法官奥立佛·温迪尔·霍姆兹,出生于841,当时美国才只有27哩!他于935逝世,享年4.去一世纪的美国知名人物,他几乎都认识,少年时代就曾和大思想家爱默生谈论好几个小时有关书中的问题。他父亲是和他同名的奥立佛·温迪·霍姆兹博士,也就是美国古典散文文学《早餐桌上的独裁者》的作者,名诗《无敌铁舰》、《小二轮马车》即出自此书。

他父亲曾在用餐时对孩子们说:“谁说的话最有趣,我就多给他一点橘酱。”温迪尔最喜欢吃的就是橘子酱,所以经常挖空心思地想出一些有趣又锐利的话,久而久之就培养出这方面的才能。70后,当他以美国最高法法官的身分参加会议时,仍不时会口出一些极具刺激性的警言,会议结束后不得不从纪录本中删除。他常说,即使身为一个学者,也没有必要故作矜地不开一点玩笑。当他头发已完全变白时,曾去观赏一出极具讽刺性的滑稽剧,因为表演得十分精彩,霍姆兹法官不禁开怀地放声大笑,坐在前面十的人都可听到他的笑声。过了一会儿,他对邻座的陌生男子说:“我经常为我的兴趣这么通俗化,而感谢上天。”

可别忘了说这话的人,可是极具声望的法律学家哦!不久前,他还以非国人的身分被推荐为英国法律协会会员,他是第一位能得此殊荣的外国。

1857时,他父亲见他对法律产生兴趣,并决心潜心研究,心中甚为不,因为当时律师这种职业颇受轻视,父亲遂告诉他:“温迪尔,不要学这种东西,法律无法使你成为伟大的人。”

但温迪尔并不这么想,他认为法律还是能够造就伟大的成就,所以仍热地阅读有名的布拉克斯所写的《英国法注解》,如同看小说一般地兴趣盎。

1861即将自哈佛大学毕业时,美国国内发生南北战争,他立刻抛下法书籍从军去了。他穿着宽松的长裤、蓝色的上衣,戴着红色帽子的北军军服,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种穿着根本不适于作战。在战争期间,他曾受过次伤,其中一次子弹射穿他的心脏附近,当用担架把他抬走时,一个正巧经过的军医诊视后说:“我看他是死定了,再照顾也浪费时间。”

他当然没有死!这个波士顿出身的北军,不但没死而且还继续成长,身有高哩!在他参战期间,建立过不少勋绩,那是864的事,当林肯总统处于千钧一发的危险状况时,就是奥立佛救了他。

当北军司令官葛兰将军正为攻击里奇蒙德而大伤脑筋时,朱柏·亚里所挥的一支南军,逐渐逼近维吉尼亚州的亚勒山多利亚,距华盛顿只有0里之遥。

北军部队聚集于史提文兹要塞,以阻止敌军继续前进。从未到过前线的肯总统,因情况紧迫而亲自前往史提文兹要塞视察。在枪林弹雨中,他未加考虑就站上靠近胸壁的屋顶上。林肯总统的身材又瘦又高,任谁都可一眼出他,而他就自曝于敌人的视线。

立刻有位将军过来说道:“总统阁下,我想还是离开这里比较好。”但肯总统并不理会他,就在这个时候,离他还不到远的地方,一个士兵摇摇晃晃地中弹倒地,不一会儿,3远的地方又有一个士兵被敌人打中。然,林肯后方传来极大的声音:“笨蛋!马上下来,离开那条战线。”

林肯吃惊地转过头来一看,原来是年轻的霍姆兹上尉,他正以极其严肃的眼瞪着总统。“原来是霍姆兹上尉啊!”林肯总统笑着说:“对老百姓说话,不该用这种口气啊!”然后就点点头退到敌军射程外的地方。件事传扬出去后,奥立佛·温迪尔·霍姆兹当然被众人视为英雄,但他很不以为然地说:“不要把‘英雄’这个称号加在我头上,我只是在尽军的义务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是不是真的没什么了不起呢?也许是吧!但另一件事,可就容不得他再虚推辞了。战争结束后,这位青年军官就好像不曾发生过什么事似的,又回到母校继续未完成的学业。他明知学习法律不可能有太多的收入——当时至流行一句话:“干了一年能赚得招牌费的律师,已算是相当成功。”但他仍毅然地决定继续修习法律。

可是,奥立佛·温迪尔·霍姆兹连招牌费也没赚着,再说得明确些,到30,他仍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31时,奥立佛和青梅竹马的哈妮·迪斯尔小姐结婚,新郎与新娘身上只有一分钱而已。只好和父亲霍姆兹博士住在一起,夫妻俩就住在三楼的卧室,往后一年,新娘辛辛苦苦地攒下生活费,于能搬到新居。房子位于药房的二楼,只有两三间房,做饭用的瓦斯炉也只有一个火口而已。

被认为是天才的霍姆兹博士之子,现在还没从出发线出发哩!有空,他就着手改订詹姆士·肯特所著的伟大古典法学名著《美国法注解》全四卷,并将其整理成现代化。这是相当艰巨的工作,因为仅是判例有几万件之多,而法院的意见更是无数,不但要一件件地深入研究,还必须加以注释,所以进行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无法如期完成。奥立佛自己也开有点不安了,因为他始终认为男人到0就应有所成就,而现在他已经39了。

“哈妮,你看这本书能在0之前完成吗?”他经常这样问他的太太。时钟敲过深夜2后,他又从书桌上抬起头问太太,她也和平常一样,将编织物放在膝盖上,回答道:“没问题的,温迪尔,一定能够完成。”

工作终于完成了!在他0生日的前,被认为是美国法制史之金字的这部巨著终于出版了,霍姆兹夫妻兴奋地开香槟酒大事庆祝。

因为这件事而首先采取行动的是哈佛大学,校方准备以年薪500聘他法学教授。这当然是很光荣的事,但他乃是最擅精打细算的波士顿人,因此并没有立刻答应,而去和朋友乔治·沙塔克商量。

“不要失去这次的机会,”沙塔克说:“但要向校方提出一个附带条件,是若有机会担任麻州最高法院法官的话,有随时辞职的权利。”霍姆兹一听不禁大笑起来,自己怎么可能成为最高法院的法官呢?不过他还是接受沙克的建议。

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幸运终于来临了。三个月后,沙塔克急匆匆地跑到哈大学,把正在课堂讲课的霍姆兹叫出来,对他说:“喂!大消息啊!欧提斯·罗德辞职了,现在麻州最高法院的法官位置必须有人递补,州长准备在12以前向咨询委员会提名你担任此职,现在是1!”只剩一小时了,霍姆兹拿起帽子,立刻和沙塔克飞奔到州长办公室。

一周后,他果然就任麻州最高法院的法官。他曾追忆道:“那次如电石般的击,的的确确地改变我的一生。”不错,这次的任命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点。

霍姆兹在担任麻州最高法院法官时,获得“大反对者”的绰号,因为他常毫无顾忌地反对其他法官的意见,例如,1886发生公会有无权利在各商店设立纠察员的问题,他虽从未从事过劳力工作,但却绝对拥护这种权利,且一步也不愿意退让。在他提出意见书时,曾告诉他的朋友:“这么一来,再无升迁机会了。”虽然明知可能会阻碍自己的前途,但也绝不改变自己的见。在他的一生中,他从未为一己的利害关系而改变观点,对他而言,唯一要做的就是贯彻信念。

奇妙的是,虽然做过无数次会断送升迁机会的事,最后却升迁得比其他更高。当时正是罗斯福总统为禁止垄断事业的逐渐泛滥,而奋力和各托辣斯展开激战的时期,罗斯福听闻霍姆兹法官的种种事迹后,就大声地说道:

“这才配当一个法官,相当好!”是马上进行任命手续,霍姆兹遂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这是美国司法界的最高荣誉。斯福总统原以为这个经自己提拔成为法官的人,一定会听命于自己,但他错了!遇到重大事件时,他仍会不顾一切地采取和总统相反的立场。罗福就曾愤怒地骂道:“这个没有骨气的家伙!甚至比香蕉还要没骨气!”

罗斯福虽然十分生气,社会大众却极为高兴,认为这种人才堪称为真正法官,众人所要求的,就是这种不接受任何人的压力,一切但凭自己良心事的人。此后的30间,只要在良心上认为应该反对之事,就一定反对到底,终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最高法官。是首府华盛顿中最多彩多姿的人物,但绝不接受采访,因为他非常不喜欢引起社会的注意。但社会上仍有若干有关其私生活的传闻,例如,霍姆夫妻都非常喜欢动物,除了饲养一大群的鸟之外,还养两只猴子、三只鼯鼠,那些鼯鼠经常在卧室中乱蹦乱跳的,所以晚上常常无法安稳地睡觉。霍兹法官有时会在开庭中打瞌睡,据说因为前一晚,那三只鼯鼠就像轰炸机一般,不时地俯冲袭击他的卧床,使他不得安睡。

即使到0岁,他仍不搭乘电梯,两级一跳地就爬到楼上;听到火警的报声,夫妻两人就会忙不迭地跑到火灾现场;而听他在法庭外的用字遣辞,实在难以想像这人竟会是波士顿市望族出身的人,说他是个海盗也许更能使相信哩!他有好几个秘书,他经常以“小伙子!”“年青人”或“混蛋小”称呼他们。

1928时,有个华盛顿的新闻记者问一个工人道:“你认为奥立佛·温尔·霍姆兹这个人怎么样?”

这个工人露齿一笑道:“你是说最高法院的那个年轻法官吗?他经常反那些老法官。”

霍姆兹听到这话不禁捧腹大笑,因为那时他已经7,在都是老人的最法院中,他是年纪最长者。

霍姆兹经常说:“在神要我辞职之前,我永不辞职。”到1,体身终于逐渐衰弱,甚至需要两位同事扶他走下法官席。有一天,他对书记说道:

“明天我不会来,明天再也不来了。”果然如其所说,这一天就是他到法的最后一天。

过了两年,在霍姆兹3生日那天,甫就任总统职位的富兰克林·提拉·鲁兹维特特地到他家作礼貌拜访。当时霍姆兹正在书房看柏拉图,总统便问他:“霍姆兹法官,你为什么要看柏拉图呢?”

“为了修养。”霍姆兹回答道。

想想看!他已经3高龄,竟然还为了修养而看柏拉图,美国虽大,但很难找到像霍姆兹这样的人。而霍姆兹对美国法律影响之大,也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在今后的数十年间,美国人民必然仍将受其判例的影响。

最后还有一件有关其人的参考资料——

霍姆兹法官的遗产总额约有5元,悉数赠给美国政府,藏书也全部捐国会图书馆,以供他服务了一生的美国国民阅览。

[补注——霍姆兹法官于0岁时引进有关法之起源及特性的新观念,此遂成为国际闻名的法律学家。他为拥护言论自由而奋战不懈的行为最为众人所敬仰。著书甚多。Oliver Wendell Holmes(1841—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