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影响孩子一生的教子方案
15367000000029

第29章 不在孩子面前唠叨个不停

其实,和孩子进行沟通是一门艺术,父母不能只顾自己说,也要学会放下家长的权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多倾听一下他们的想法,当孩子愿意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你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说教方式才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所以,要做孩子喜欢的家长,首先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当父母放下架子的时候,自己会轻松许多,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孩子不喜欢父母的唠叨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百般关心、万千叮咛他们其实也是能够理解的,可是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对孩子的教育,当然需要适时的点拨和提醒,可绝对不是总是唠叨。给孩子讲道理同样需要讲究技巧和火候,最好就事论事,别把问题扩大化,有时候点到为止才是最好的办法,孩子同样需要时间自己去体悟,才能把你的大道理消化成自己的感受,假如父母从来都是一味说教,就会让孩子觉得絮叨,孩子的耳根子都磨出茧了,也就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董嘉家的早晨永远是这样的景象。

妈妈早上起来,一边收拾房间,一边为她准备早餐。6:30,牛奶、鸡蛋、面包准时端上桌,妈妈就开始一遍一遍地叫董嘉起床。不知妈妈叫了多少遍,一直到7:00了,董嘉才懒洋洋地起来。胡乱刷刷牙,抹两把脸,董嘉坐到饭桌前用最快的速度对付着这顿早餐。这时,妈妈在为他叠被子,收拾凌乱的衣服、物品,嘴里还不停地唠叨着:“看看你,老是把这儿那儿都弄得乱七八糟,让人跟在你屁股后面收拾。每天叫你起床都得喊破嗓子才动,早饭都凉了吧?总吃凉饭,还这么狼吞虎咽的,胃要坏的,天天跟你说也没用。要是妈一叫你就早点起来,不是就不用这么紧张,也不会迟到挨批评了……”

董嘉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只顾把吃的、喝的填进肚子,用手背抹抹嘴,抓起妈妈早已经为他放到客厅沙发上的书包,转身就往外走。妈妈追在董嘉的身后喊着:“着什么急呀,就吃这么几口呀,一上午的课呢,会饿的。哎,上学的东西都带齐了吗?别又落点儿什么,每天得让人提醒也不行……”

等妈妈追到门口,董嘉已经没影儿了。妈妈站在门边,无可奈何地摇着头:“你为他忙活来忙活去,他连理都不理你就走了……”

这就是孩子的父母,这种情况在中国最常见、最可怕的错误——唠叨。做父母的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自己的孩子,每天把叮咛嘱咐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当孩子没有做到位时,更是不停地说,没完没了地抱怨,直到招至孩子的反感。

父母总是全心全意地为孩子着想,大小事情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唯恐由于自己的疏忽、不周和提醒不到而影响了孩子。父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却往往不怎么领情。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些被父母安排好的事情,是孩子不愿意做的。因此,孩子当然没有积极性、自觉性。父母越是频繁地提醒、唠叨,孩子就越是反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不管是对是错,全部当作耳旁风。而一旦出现问题时,孩子就往往会把责任推给父母,认为是父母没有为他想周全,或者是没有提醒他。

2.有的时候,父母的要求比较笼统、含糊,例如:“你要好好学习”、“你要乖”之类的话,让孩子不知道要领,当然也就无所适从了。而当父母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往往会增加唠叨的次数,甚至不断地抱怨。因此,就会慢慢形成不良的循环,使得父母和孩子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3.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的独立意识也在增强,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安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决定,找到自己长大成人的感觉。假如父母还是把他们当作小孩,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嘱咐”着,孩子肯定会感到厌烦,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还会因此而产生逆反、对立情绪。特别是父母在外人、同伴面前数落他时,他的逆反会反应得更加强烈。

父母应该避免对孩子的唠叨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父母对孩子不断地叮嘱、提醒、督促。这种爱唠叨的现象,在家庭生活里特别普遍。事实上,虽然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可是却不怎么喜欢父母的唠叨。那么,指导和唠叨又有那些不同之处呢?

1.指导是言简意赅而亲切的;唠叨中则通常会有责怪、警告的成分。

2.指导可以说是一种促进,是引而不发,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但唠叨时常对孩子表现出不尊重和不信任。

3.指导可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悦;但唠叨对孩子则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使孩子厌倦、反感、苦闷。唠叨还会造成儿童的行为惰性,你不重复说,孩子就不会去做。这样的恶性循环,有可能导致子女独立自主的积极个性被破坏。

一个人之所以唠叨,首先表现的是自己的不自信,对自己说出去的话,做了的事,因为不放心才会多次进行重复。就好像是一封信投进邮筒,有的人还要重复看几遍一样,这种人在语言信息传达上也一样不相信自己。软弱和紧张型的人就非常容易唠叨。很多事实都证明,唠叨和培养孩子良好个性是完全相悖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避免对孩子的唠叨呢?

第一,不可信口开河。例如,规定孩子做好作业再开饭,可是有的父母话虽然说出去了,但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不停地说:“你饿不饿?”“快做作业,快做,饭都凉了!”“你还想不想吃饭?”诸如上述的自相矛盾的话,其实也反映了父母自己感情的软弱,说话不算数,没有威望。父母要克服唠叨,就要在对孩子讲话前经过一番理智过滤,切记不能信口开河。

第二,不可强行命令。父母要多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亲子关系和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对避免气氛恶化也有利。比如想让孩子做什么事,不妨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告诉他,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孩子,这不但是命令,而且也是感情的信任,很多时候,悄悄一句话比你大声训斥的作用要管用得多。

第三,不可事事叮嘱。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话尽管多,但很多都没说到点子上。事无巨细,都一定要反复强调叮嘱多次,搞得家里上上下下都不得安宁,大人会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愤,孩子在繁杂的语言环境里也不能安下心来做功课,结果肯定会适得其反。

一个可靠的方法是:对子女提出具体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活动,但是要坚持定期检查,记得及时表扬成绩,纠正不足。至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妨忽略不计,因为孩子毕竟还小,太多的指责会使他们无所适从。

家长一定要明白,其实你的唠叨和训斥大多数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唠叨和训斥属于习惯性批评。家长批评孩子的话,说来说去总是那么几句话,没什么新鲜的,家长每多说一遍,孩子就多一分反感。事实上,在家长平时批评孩子的一百句话里,有九十九句都是可以免开尊口的。因此,假如真能不说,家长还是让自己的唠叨少些吧,那样,你的孩子也会更快乐的。

家长的唠叨其实会伤害到青少年的独立性与自尊心。家长之所以不停唠叨,就是由于对孩子缺乏理解、信任与尊重。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在餐桌边、睡觉前、上学时、外出前对已日益成熟的孩子不变腔调地千叮咛、万嘱咐,就像背台词一样乏味。言教之道的精髓就在于少而精,简洁的语言才是智慧,但唠叨则是低能的表现。所以,在言教时在提高语言质量的同时,减少数量,使得每一句话都能起到它的作用,都能在孩子心中引起一定的反响,每句话都有重重的地分量。